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渔擅长写艳词,《耐歌词》中艳词居多。或状女性态度衣饰,或述艳遇与艳情,或写思妇性苦闷,或用艳语暗示性行为;通俗中不乏雅致,秾丽中稍涉淫亵;艺术上趋于曲化和戏剧化,在清初词坛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陆游诗尤其是其蜀中诗集中地表现出"兵魂"特征,传达出陆游杀敌报国敢为国殇的情感。陆游蜀中诗"兵魂"的表现既有现实的"兵魂"、历史的"兵魂"也有梦想的"兵魂"。在宋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歌领域,陆游以"兵魂"为代表的诗作都达到了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陆游散论》对陆游作出了多方面的研究,掌握的材料较全面,论证较确切、细致深入,尤其对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咏物诗、爱情诗、词和词论、创作鉴赏论等的论述极为周到,征引材料极丰富。对陆游本人生平有关史事也作了令人信服的辨正。  相似文献   

4.
伍联群 《船山学刊》2007,(2):132-134
陆游的诗歌有大量关涉佛教的作品。他对佛教的涉及,一方面是因为宋代所具有的儒释道三家思想杂糅的时代风气。另一方面,更是因为人生的坎坷和世路的艰难,使陆游不得不借助佛教自我解脱的精神追求,用禅悦来打发时光,排遣胸中的苦闷,把儒家的外在社会要求内化为内心的恬淡与宁静。  相似文献   

5.
诸葛忆兵 《文史哲》2006,(5):98-102
唐代以前,文人诗歌创作很少涉足男女情欲的描写。晚唐时期,文人群体笼罩在世纪末的绝望哀伤之中。李商隐大量的“无题”诗所倾诉的,是文人声色享受过程中的男女恋情体验。宋人对“无题”诗的理解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无题”诗是专门写男女情爱的;其二,不愿意标明诗歌题目的。陆游还原李商隐“无题”诗的本意,他所作的七首“无题”诗,首首写男女情爱。而且,诗风缠绵哀怨,轻灵空濛,隐约委婉。受李商隐诗风影响,陆游“无题”诗的抒情模式也近似歌词。苏轼的词,人称“以诗为词”,陆游的“无题”诗则可称“以词为诗”。  相似文献   

6.
7.
岑参的西部诗歌真实地再现了祖国西部奇丽的风光、淳朴的人情,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本文在对岑参西部风情诗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拟对岑参及以岑参为代表的唐代边塞诗人做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徐敏 《船山学刊》2010,(4):157-158
权德舆在唐代贞元、元和年间以文章进身,位极权宰,其毕生的创作甚丰,流传于世的诗歌有三百四十余首。其中关于亲情、家庭的诗歌占了六分之一强,涉及的亲属对象广泛,感情真挚,具有超越时代的显著特征,有助于我们把握理解这位中唐名相的真实人格与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陆游在中国文学史上以诗词著称,在南宋动荡的统治下,成为一代爱国主义诗人和词人的楷模.实际上陆游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藏书家,<宋史>中记载他"才气超逸",并没有记载他对于私人藏书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陆游的父亲,儿子,祖孙三代都有藏书的嗜好.可以说陆游才气的高逸与他的私人藏书是密不可分的,私人藏书对其一生诗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评中国古代亲情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情诗虽未立名,但它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却是大量存在。始自《诗经》的亲情诗就以其高起点传承于后世。亲情诗的优良传统和表现体系,都值得认真总结,予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刘蔚 《东岳论丛》2012,33(10):57-61
陆游的田园诗中频繁出现"太平"一词。称颂时世太平气象,展现诗人的太平心境,构成了其田园诗两种重要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他齐家治国、修身养性的最高理想。南宋乾道、淳熙年间的中兴是陆游田园诗太平书写的时代背景;儒家"美政"的诗学传统、宋以前陶渊明等人诗歌对"心太平"境界的塑造,成为陆游田园诗太平书写的艺术渊源;而邵雍大量吟咏太平的诗作更为陆诗提供了最直接的范本。陆游田园诗的太平书写有其历史和艺术的合理性,但也有客气假象、虚矫作态之嫌,"太平"实质上成为了一种带有浓厚理想化色彩的文学性书写。  相似文献   

13.
曾维刚 《江海学刊》2014,(3):174-180
历史上典范作家及文学经典的产生,离不开特定时代读者群体的接受。陆游作为集士大夫、文人及学者等属性于一身的一个典型,其才学、爱国之忱、诗歌艺术在他生活的当世得到广泛认可接受,当世接受群体对他的全方位阐释,构成一种多元的批评性接受形态。作为陆游接受史上的第一批读者,其批评性接受群体涵括君主、朝野政要、学术宗师、文坛名家以及江湖名士,体现出陆游接受的普世性特征。就其接受的影响与效应而言,有周必大、张镃、戴复古、苏泂等对他的学习效法,孝宗对他的青睐激赏及由此而致的君臣遇合,蜀中、临安大众对他诗作的争相传诵,呈现出诗坛、朝堂、民间等宏阔时空中的多层次接受格局,体现了陆游对当世普遍而深刻的影响。陆游接受的时代性、普遍性与导向性,形成其当世接受的鲜明历史时代特征,具有独特文化与文学意蕴。陆游的当世接受,确立了其典范地位,开创了自宋以降数百年的陆游接受史,具有深远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袁美丽 《阴山学刊》2004,17(1):25-27
邱鸣皋先生的<陆游评传>从思想家的角度研究陆游,自新创说从宏观角度将历史背景与作家作品结合起来,透过作品观照其思想,深刻揭示了陆游思想和成长的历程;传论结合,夹叙夹评,对陆游的爱国思想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广泛收集和深入考证有关文献资料,考证辨析澄清了不少以前较模糊的看法;从理解一个人的角度出发,把诗人还原成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他有缺点,但并不影响他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思想主流.  相似文献   

15.
"事象"是古代诗歌研究中的重要概念,相较于传统诗歌所提出的"意象"概念,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若"意象"的产生是针对于唐诗这种偏重抒情达意的诗歌类型,那么"事象"的提出则是针对宋诗这种偏重议论说理的诗歌.在宋代陆诗的众多事象中,"卧听"是一个特殊事象."卧听"在陆诗中的时间、位置,以及陆游卧听的对象和卧听时的心态,都是我们研究陆游诗歌的新方向.对陆诗中"卧听"事象的研究,是我们打开陆游诗歌内蕴的一把新钥匙.  相似文献   

16.
作为封建仕臣,陆游的仕途呈现出较明显的时任时免、时升时黜、调动频繁、东奔西走的特点,仕履遍及浙、苏、赣、闽、蜀等区域。前人对他的评述,偏重其在镇江、南郑时期的活动,很少论及他在江西的活动,这种评述难免有失偏颇。陆游与江西诗派有深刻的渊源关系,一生屡入江西,两次在江西任职,虽然时间较短,却留下了200余篇诗文。不论是前往拜访名师,还是直接入仕赣地,或是取道江州入蜀,其诗文都独呈异彩,既反映了陆游梦寐以求的拜师、谢师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当时政局急剧逆转、爱国志士备受打击的消沉心情,并真实记载了江西名胜和赣地风情,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幅精彩绝伦的山川形胜图画。  相似文献   

17.
南宋文学家陆游,不仅是一代诗豪,也是一代散文宗匠.他独创的日记体山水游记,自成一格,是其散文中的上乘之作.其<入蜀记>更具开拓之功,写景物,叙风景,记古迹,作考证,内容丰富多彩,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这种以独到的审美体验的文化型山水游记,颇具独创性.  相似文献   

18.
山水景物是陆游诗歌的一大主题。陆游赏景时带着强烈的主观情志,每逢会心之处便诗兴勃发,故景无巨细、美丑,皆能入诗。陆游写景经常联想到与景物相关的人文活动,尤以绘画与诗歌为多。经过此种联想,自然景色便接受了人文精神的投射。陆游览景常会思及与之相关的古代人物,故写景诗中的江山风月无不打上人文历史的深刻烙印。此外,陆游的写景诗中也经常闪现今人的身影,景物与诗人自身及当时人们的喜怒哀乐密切相关,故多情思勃郁之佳作。总之,陆游的写景诗具有特别浓厚的人文色彩,这是陆游对古典诗史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蒋士铨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的诗文、戏曲大家.他创作了大量的亲情诗,是个"情真性亦真"的孝子贤夫和慈父.其亲情诗体现出以文为诗、善于刻画细节及语言朴实等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其亲情诗,走进诗人真实的情感世界,这对深刻了解蒋士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福勋先生的《陆游散论》,是近些年国内学术界研究陆游的一项可喜收获。《散论》以“四个结合”概括了陆游爱国诗的丰富内涵和鲜明风格,简明确切;《散论》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诸如咏物诗,农村诗、诗论等,都道前人之所未道;《散论》显示了著者深厚的学力和过人的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