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经济发展定然要求产业结构进行相关调整,而产业结构又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东南沿海和内地的城市较为落后.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以回、汉为主,多民族聚集的聚居区,所以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协调关系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有近1/3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经济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面临着一系列复杂问题和多种障碍,文章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特点,探讨相关的对策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4.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产业结构变动十分明显,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效应属于中等水平,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整体上也呈下降趋势;但近年来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比重快速增高,引起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快速反弹;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转型任务相当艰巨,亟需实施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5.
程必定 《城市》2010,(8):3-7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资源型城市(镇)数量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工矿城镇426座,其中城市179座(地级市79座、县级市100座)。经过长期的资源开发,相当多的城市(镇)已资源枯竭,必须转型。2001年,国务院确定辽宁省阜新市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2007年12月和2009年3月批准了44个资源枯竭城市进行绎济转犁。  相似文献   

6.
郭元凯  胡晓江 《城市观察》2015,35(1):166-175
农民工在流入地的长期稳定居住,是该群体社会融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北京、天津和重庆等10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农民工的就业结构对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的城市定居意愿,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年龄、流动时间、职业类型、社会保障、劳动合同签订、行业类别存在显著相关。因此,政府及企业应该尽量消除制度和政策性歧视,降低城市的就业门槛,同时加大对农民工群体的职业教育,提升城市定居意愿,加快社会融入步伐。  相似文献   

7.
王珺  李威 《城市观察》2016,(5):5-16
本文在改进Duranton提出的产业变动指数的基础上,对我国2003-2013年281个地级市的就业数据进行了分行业、分类型与分时间阶段的测量,发现随着时间阶段的推进,我国城市的产业结构变动指数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城市规模越大,产业结构变动指数越高。此外,不同类型的城市之间在不同时间阶段的就业流入与流出产业中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尚不十分明显,这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特大城市并没有从聚集转向全面扩散。因此,建议我国城市在下一步的发展政策中,要注意在提升特大城市新产业成长与产业扩张能力的同时,加快推动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特大城市中产业的加工制造生产环节外移,促进其与周边城市之间形成良好的分工与互动,从而实现城市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自筹办和举办以来,已经产生多方面的重大影响,“世博后”仍将持续发挥其后续效应。在全面梳理世博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的基础上,迫切需要系统分析世博资源后续利用的方式和途径,广泛挖掘世博科技成果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应用领域,努力寻找延续和放大世博后续效应的主要抓手,以全面推动上海“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战略进程,初步构建全球城市的功能体系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9.
把握世博契机,拓展世博效应,谋划好世博后大文章,关系到上海城市转型和未来发展方向,意义深远。发挥世博效应,涉及具体问题有:如何把握世博效应概念、上海举办世博会究竟能形成哪些世博效应和世博资源、如何将世博资源转化为推动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优势、在促进世博资源转化方面的主要工作和路径安排等。这些问题的解答需要集思广益、持续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陈建华 《城市》2007,(3):23-26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国际化城市在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国际化城市一般是全国性或地区性的首位城市,如上海、北京和广州,它们是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国际化城市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是联系国内外资源、资本、人才与市场的重要通道,也是一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转型的首发地和带动力量.国际化城市的聚集与扩散功能对一国资源的有效配置起到重要作用,对提升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可缺少的空间力量.因此,国际化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状况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显示城市转型的主要观察点是其核心功能演变。当代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功能正由商品集散、工业集散、资本集散等转向知识集散。知识集散是一个知识集聚、创新与扩散的循环累积过程。这可通过AID模型加以刻画并运用样本城市数据予以实证。  相似文献   

12.
张明斗  闫昱睿 《城市》2021,(6):25-37
城市蔓延问题属于城市发展中的战略性问题,合理识别城市蔓延的经济发展效应对未来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参考价值.笔者以我国20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论证分析了2009年~2018年城市蔓延及其异质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蔓延对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相对于低水平的城市蔓延,高水平的城市蔓延对经济...  相似文献   

13.
在上海未来发展中,能源、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供给约束已经成为影响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有限的土地供给成为上海"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要瓶颈。清醒地认识土地资源约束的影响,通过优化土地空间配置和促进土地循环利用来破解土地资源困境,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前提,对上海"十二五"规划编制和上海2020年中长期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左燕 《城市》2007,(6):52-54
资源型城市是因当地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在一段时期内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支持的一种特殊城市类型.这类城市对资源有强烈的依赖性,资源指向性明显.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城市经济容易因为资源的枯竭而发生逆转.如今,我国很多资源型城市都陷入资源接近枯竭,城市经济发展变缓的尴尬境地,面临着城市经济转型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研究大学对其所在城市餐饮、娱乐服务以及零售业直接经济贡献额度的基础上,还将从另一个维度分析大学与城市经济的前向关联效应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间接贡献,并探讨目前大学与其所在城市在互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此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郭源园  张润昊  夏梓慧 《城市观察》2023,(6):69-80+161-162
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土地、交通、资源依赖、生态环境六个方面建立了四川省资源型城市的精明发展评价指标,描述资源型城市精明发展水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揭示市级和县级资源型城市的精明发展水平差异,并在对资源型城市进行重分类的基础上,剖析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精明发展水平变化差异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是影响资源型城市精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2010—2019年,大多数四川省资源型城市的精明发展水平均有大幅增长,且南部资源型城市的精明发展更快;2010—2019年,市级资源型城市的精明发展情况整体比县级资源型城市更好,尤其在土地、资源依赖和生态环境三个维度表现出更好的精明发展水平提升;发展型、式微型、衰落型资源型城市的整体精明发展水平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而潜力型资源型城市的精明发展水平并没有改善。  相似文献   

17.
从人口与经济互动关系着手,以河南省18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4-2013年人口与经济两系统各7个指标,构建河南省人口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算出两系统综合发展指数,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定量评判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交互作用的关联协调程度,把握河南省人口与经济的时序特征与空布局,深入剖析时空分异形成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十年间,河南省各市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指数可以分为稳定型、波动型、增长型和下降型四种类型;(2)空间布局上,无论是人口发展指数,还是经济发展状态,呈现出以郑州为核心,圈层状空间发展格局;(3)各市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耦合度以初级磨合性耦合和拮抗性耦合为主,高水平耦合城市缺乏.协调度表现为濒临失调和轻度失调,仍保持着郑州"一枝独秀"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牛桂敏 《城市》2007,(3):12-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循环经济从先进的理念转化为国家战略和政策,这预示着循环经济模式将成为今后我国的主导经济发展模式.城市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综合载体,是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密集区,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人口消费全球75%的自然资源,并产生全球75%的垃圾.城市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因此,城市应该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行地区和重点地区.积极地探索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措施,对于全面推进城市循环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阳光、空气、绿地等美的环境的憧憬,加上家用汽车的普及,发达国家大城市大量的人口迁往郊区,形成了市郊城市化的格局。在美国,人们将这种为了特定的目的,在短期内由郊区农田变成的新城称作边缘城市。一般而言,这些新城绿化丰富,基础设施完备,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效工作环境,为解决交通堵塞、住房拥挤等  相似文献   

20.
石森昌 《城市》2008,(12):36-40
一、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压力的概念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承载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大部分功能。因此,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其所在区域的循环经济的发展程度。目前,对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建立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二是探讨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政策的构成:三是对特定类型的城市,分析其循环经济的发展;四是对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问题的讨论:五是对建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