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是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科学指南,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道路、世界三重维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的原理、立场和价值,丰富了《共产党宣言》的内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彰显出巨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人将唯物史观与全球发展情况相结合而得出的结论和判断,是解决世界发展难题的"中国方案"。要想真正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考察其历史依据、客观条件以及将会面对的现实阻力,并以此探讨这一"中国方案"给世界发展带来的价值指向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根源于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于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解决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它符合当前国际社会发展需要,契合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发展的共同心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真正源于中国的新时代理念,是走向世界人民的国际共识.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以来,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尽管时过境迁,《宣言》中所蕴涵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伟大精神对于当代社会主义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同志继承并发展了《宣言》中的某些思想,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5.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全球经济、政治发展势态,为积极应对全球发展困境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史理论的一脉传承,而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不断变迁、科技的日新月异,如何在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前提下寻求思想与观念的更新,则成为推进国家建设的根本所在。以马克思主义世界史理论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为依据,深入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世界性体现与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多年来,随着探究的深入,其价值变得更加光辉。《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光辉篇章和马克思主义确立的纲领性文章。"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形成有其历史脉络,《宣言》中蕴含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内涵极其丰富。"自由人联合体"思想也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理论价值方面,这一思想是对未来共产主义样态的客观描述,形成对"自由人联合体"的科学认知。在现实意义方面,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人类解放进程的必经阶段,这一思想也彰显了实现人类解放的使命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类已经成为最大共同体,为应对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困境,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通过纵向考察历史文明的演进,再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时期的价值取向及工业革命时代以来全球化的必然性与不可解决的内在悖论,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回答这一“世界之问”的中国密钥。同时在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逻辑的基础上,强调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逻辑”、行知合一的“践履逻辑”、汇纳百川的“思想逻辑”等内在要义。进而寻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新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新征程”中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物与物化及其批判是解读《共产党宣言》的重要视角。《宣言》中蕴含着丰富的物化批判思想,值得深入挖掘和剖析。当前,交换价值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化倾向使价值观建设面临拜金化、虚无化等诸多困局。对《共产党宣言》物化批判思想进行剖析,就是要努力冲破物化境遇的束缚,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构建真实共同体,在思想领域凝心聚力,回归真实生活世界,由此矫正存在的价值观偏差,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事业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9.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关涉人类命运的共同体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社会发展趋向的时代展望,自由人联合体是对美好社会的终极追求,基本内涵的差异构成二者理论张力的存在根据。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自由人联合体关怀人类命运核心议题、"问题意识"与改变世界思维逻辑,以现实利益为基通达路径的承继,成为彼此理论张力的基本呈现;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渡型共同体本质、包容性时代内涵、相对具体的实践方略则构成二者理论张力的突出表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自由人联合体理论张力的实践价值呈现为前者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意义,即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重要启示,为全球治理供给中国智慧,为审视人类解放贡献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提出来的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是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在当代的创造性运用,是人类社会由"虚幻的共同体"向"真正的共同体"的过渡阶段。因此,"自由人联合体"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价值取向。在根本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是"虚幻的共同体"的具体表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自由人联合体"创造条件,是中国道路的世界性意义之所在。面对世界发展潮流,开放发展既可以发展壮大自己,又可以引领世界发展潮流,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五个方面基本要点,回答了时代之问、世界之问。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科学理念的重大理论贡献要从全人类共同价值、实现路径和理论支持等三个维度进行理解和把握。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占据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最有力佐证,具有极大的当代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2021,(1)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世界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详细阐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起点、动力和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当代阐释与历史延续,包含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前提基础、关注人的现实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注重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践理念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等当代实践。其内涵延续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理论、关注人类美好生活诉求的价值取向、完善全球治理中国特色方案、彰显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时代精神的四维价值,更加凸显了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质是建立在全人类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以和平非对抗方式,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是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外交理念;在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过程中,是走向马克思"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过渡路径;在解决人类问题的拓展中,是彰显中国智慧与道路自信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形成的标志性著作,亦是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理论源头。与旧哲学和各种错误思潮的理论斗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实践、批判资本主义文化与构建新文化分别构筑了《共产党宣言》斗争精神出场的理论语境、实践语境和文化语境。《共产党宣言》系统性地阐发了斗争精神的内在逻辑,即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无产阶级与共产党的实践主体,一切人自由发展的价值旨归。多维审思《共产党宣言》蕴藏的斗争精神对当前把握新时代斗争精神有着深刻的现实启示: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把握斗争精神时代内涵;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昂扬奋斗姿态,提振斗争精神主体动力;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稳固斗争精神人民立场。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深刻的原创性思想:“整体性观察基本矛盾”来“把握社会发展方向”,创新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果必然性理论和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方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首次以“引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动论”,揭示了引领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深层关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发展了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揭示了“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和“构建”方略;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是运用历史规律的自觉行为,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说明了人类社会规律的实现是主体实践自觉的结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与实践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全球化的拓新.通过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共同体理论的内在联系以及对全球化历史进程的分阶段描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为指南推进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不但将成为未来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如何实现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大拓新,同时,也为促进全球化治理体系的变革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19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理论视野》杂志社最近在京召开《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与会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  相似文献   

18.
李晓乐 《东岳论丛》2019,40(8):168-174
"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是由哈维和索亚等西方左翼学者生发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动态,该思潮强调从时空统一的辩证方法去认识和解释社会历史进程,对我们回应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地理/空间问题,建构本土化的历史地理学,都有积极的意义。基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视角,我们不仅要历史地看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厘清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新境界;而且要用地理/空间的眼光解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看到它立足的是当代中国的地理/空间实际,是为推动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治理矛盾和问题而生发的地方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五大发展理念"和"中国方案"等都从空间视域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对全球治理理念和模式的一种革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全新探索。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既是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也有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传播体系,有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致力于全人类参与的共建、共享、共赢的价值导向,以包容互鉴的态度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是对人类命运的历史思考,也是对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现实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承载着对人类命运的历史思辨,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的继续,是中华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创新,是中国智慧的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国两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等,都体现着中国智慧。中国智慧,尤其是其中的"和合"精神及其价值追求,是人类社会文明之大道,从本质上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中国智慧对世界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