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51年秋,正当全国各地按照中共中央要求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之际,"三反"运动开始了。这样,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又插入了"三反"运动,而且一度成为其主要内容。知识分子的"三反"运动一般经历了反贪污、思想批判和组织清理三阶段。反贪污阶段较为独立,而思想批判和组织清理这两个阶段又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合二为一。厘清知识分子中的"三反"运动,研究其特点,无论是对"三反"运动还是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的文学思潮有一个从改造群众到改造知识分子的范式转变:20世纪初直到40年代,文学中的主导话语是改造群众的启蒙文艺;随着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改造话语的广泛传播,文学作品中改造知识分子的话语模式逐渐兴起;在改造知识分子的文学范式中,知识分子形象逐渐"逊色"于群众形象,甚至淡出了文学视野,这改变了文学的格局。通过改造知识分子来提高群众的地位,这种"改造"叙事颠覆了既有的群众与知识分子形象,但却远离了他们各自的真实,对知识分子和群众都有一定的"误读"。知识分子与群众只有在双向互动的情况下才能使各自走向良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主政西南时期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开创性探索。他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西南的政权建立离不开知识分子;西南的经济建设离不开知识分子;西南的社会安定离不开知识分子。邓小平更明确提出了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策略方法:一是救济知识分子,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和待遇;二是团结和争取知识分子,大胆使用知识分子;三是教育知识分子,开展思想改造运动。重温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知识分子思想,对于当前和今后维护和巩固共产党执政基础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正确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一)知识分子是一种使用脑力的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二)知识分子在革命中起着先锋和桥梁作用,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三)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四)党对知识分子要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在科学文化方面要实行“双百”方针。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对庄子及道家认识的转变,最终使他由绅士型知识分子站到精英型知识分子的行列。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厚此薄彼。无论对于庄子的肯定还是否定,都只是闻一多"金银盾"的一面。其实他人生价值的转变,还是源自庄子的"真人"思想,从生命的真实和率真这个意义上说,闻一多前后期的表现,都是庄子思想在他身上的折射。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鲜明特质和本质要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中所蕴含的现代性与现代化思想的当代继承与发展。《共产党宣言》中的现代性思想、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等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渊源、实践支撑和组织引领,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五个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又在理论上发展了《共产党宣言》的现代化思想。《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渊源,深刻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蕴意,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上实现双重超越提供强大真理力量。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原典中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渊源,对于理解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守正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拓展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发展的光明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十分重视对知识分子改造.他认为,要处理好党同知识分子的关系,改造知识分子,就必须充分认识知识分子改造的必要性,其由知识分子的地位、知识分子的思想现状、知识分子的作用决定的.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改造的必要性的分析,极大地调动了知识分子革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我们党建国后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奠定了基础,丰富了马列主义知识分子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8.
以晚清和"五四"为代表的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文学系统的转型相呼应,民族危机的现实与强国富民的政治理想激发了知识分子对强势西方他者的学习兴趣,结合"启蒙"、"救亡"的目标,翻译当仁不让地成为再现民族文化身份,建构中国形象主体性的思想选择。其中主要以严复和鲁迅为例,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人本实践和社会分析来阐述严译文本的社会需求及其启蒙意义,严复选择西学的"精髓"来翻译,主要是"癒愚"、启蒙,消除国人头脑中落后的意识形态,努力改造中国愚昧、落后的国民形象,同样也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中的人本实践和社会分析来阐释鲁迅对改造"国民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在战后的国共斗争格局中,"中间派"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同情、支持共产党革命的进步教授们积极活跃在民主运动中,通过各种联络方式聚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个民主教授群体,并通过公共交往和私下往来,不断影响着周边的知识分子,从而逐渐在知识界生成了一种有利于共产党的"政治气候",有力推动了民国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与农民大众相结合,建设新农村"是我国近代以来知识分子的一贯思想。百年来,知识分子到农村去经历了"五四"先驱者、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派、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新时代的大学生"村官"5个时期。不同的历史时期寄予青年知识分子各不相同的历史使命,而新时期的青年知识分子扛起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3.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那些在历史和传统中一直被排除在主体和作者之外的群体--女性、黑人、被殖民者等等弱势群体的角度来看,"作者之死"理论不适合他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主体,否定作者,而应该把被排斥的部分包括进来.不过正是因为"作者之死"理论,传统作者主体的权威地位受到质疑,弱势群体才得以在历史中发现自己的位置.而这种新型的作者主体追求并确立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现行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控辩双方享有质证权,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它们之间的对抗,在对抗中澄清争议,发现案件真相,使庭审不走过场。然而,审判实践中质证大都以书面形式出现,往往流于形式,与立法初衷相去甚远。其症结在于:我国缺失有关质证权实现的保障措施。该保障措施来源于:交叉询问规则之完善和相关配套措施之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