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记载了不少“树神”崇拜活动。“树神”崇拜活动具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教化意旨,其祭祀礼仪、巫术舞蹈中蕴藉着审美意味,整个崇拜活动与初始生态审美教化是合一的,应该属于生态审美教化的一种初始形态。崇拜活动多以“巫术”为主,“巫”表演图腾舞蹈,“事神人之事”,以向所有参与者潜移默化地传达出一种敬畏“树神”,尊崇自然、爱护树木、保护生态、顺应自然,不得破坏树木的生态审美意识。通过祭祀活动以生成敬畏“树神”的心理意念,以实现生态审美教化。生态审美教化与信奉、敬畏、信仰精神密切结合,教化功效呈现出多元性,诸如“人”“树”互济与互佑、人神和煦、天地圆融、人世和睦,期盼与祈求合一。祭祀场景、祭祀仪式,一切都井然有序,使参与者通过强烈的情绪感染而获得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2.
崇古观念很早就随着先民们的原始宗教意识的产生而出现了。在殷人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上帝崇拜中无不体现了对生命本原的感激和对原点的依恋。原点崇拜造就了殷人的崇古情结。宗教祭仪使先民所生活的世界秩序化。在殷代政、教合一的政局下 ,宗教信仰及仪式为王权提供了整饬世俗秩序的规范 ,而王权则为信仰和仪式的延续提供了政治保障。商代王权自觉地利用人们的这种崇古心理为政治服务 ,在施政中一再强调“承于古”的重要性 ,从而使宗教意味很浓的崇古观念转化为对旧秩序具有强烈的精神依恋的复古精神  相似文献   

3.
论古蜀人的月亮崇拜与历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蜀人的原始宗教除了太阳崇拜和鸟图腾崇拜最为典型外,其月亮和月神崇拜也是不可忽略的,而且也很有特色,既与古蜀的“蟾蜍、象牙”等宗教崇拜和神话传说有关,也是历法等科学进步的体现。换言之,一方面,古蜀历法的进步和发展固然与古蜀人的日、月崇拜等原始宗教的发展变化有着必然联系;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日、月崇拜等原始宗教和神话传说也一定与古蜀人的历法等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分不开。  相似文献   

4.
作者从太平天国拜上帝教的崇拜对象、宗教仪式、宗教戒律等方面来探讨太平天国与道教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对太平天国的影响,以期对“拜上帝教”的宗教实质有更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一、宗教结构与神系研究学术界对于宗教中的崇拜对象──神灵体系的研究可以说源远流长。现代宗教学的创立者,著名东方学家麦克斯·梁勒就曾说:“在一般的语言里,我们所使用的宗教一词至少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指信仰的对象,其次指信仰的力量,再次指信仰的表现,即在崇拜行为中的表现”①。在这段话中,缨勒将‘信仰对象”放在首位,是有深刻原因的。从人类历史看,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在对不同宗教的认识与理解中,信仰对象总是最能激发人们兴趣的观察目标。在古代许多旅行家的游记、见闻中,可以发现他们对于异邦宗教的认识、描述差…  相似文献   

6.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价值体系,人们借此建立起自己与整个世界的联系,这一价值体系便成为人们安身立命并确证自己存在意义的“阿基米德点”,宗教意识便是这样一个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不可或缺的“阿基米德点”。当然这种宗教意识往往有着较为宽泛的内涵,它并不仅仅指对于上帝和神灵的信奉和膜拜,同时也包括对于所有超自然力量的虔信和崇拜,它把这些超自然力量安放在与上帝、神灵同样神圣的位置上,奉为人类所应向往和追求的最高价值。在当代文化面临着精神价值体系的历史性转型时,一种畏惧落入茫茫无际的虚空之中的本能也使人们找到了新的“上帝”,形成了新的宗教意识。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原始宗教? 按照宗教的一种历史性分类法,所谓“原始宗教”(自发宗教、自然宗教)是与“人为宗教”(人文宗教、文化宗教)相对应的名称,二者概括了全部宗教历史形态的两种类型。为了便于理解,不妨把二者分别称为“原始的自发性小宗教”和“发达的人为性大宗教”。这两个术语的含义当然均不是指实有的单一宗教系统,只不过是宗教类型名称,历史上出现的所谓某某教都是指某一或某些群(族)体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单一宗教系统,一个宗教系统一般都是以一个中心宗教形式(崇拜形式)为主,结合其他相关宗教形式构成一个信仰体系。也可以这样说,世界上很少或不存在真正只有一个或一类崇拜对象的宗教(宗教系统)。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叶以前,费雅喀人一直是我国东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之一。费雅喀人长期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和其他原始民族一样,在清代费雅喀人的宗教意识中,核心的观念仍然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动物崇拜和祖神崇拜。此外,费雅喀人还接受了邻族的一些宗教影响,如萨满教、基督教等。  相似文献   

9.
藏族对自然的神圣崇拜观念蕴含着朴实的生态意识,而其中的神山观念尤为突出。藏族人民受自然崇拜、灵魂崇拜、本教及藏传佛教的影响形成了现今的神山观念。对神山的崇拜与敬畏在藏民的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各种宗教仪轨和禁忌。这些仪轨和禁忌反过来客观地保护了藏区的生态。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藏族的神山观念对在发展中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保护生态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克奇 《东岳论丛》2003,24(4):101-105
齐鲁宗教文化起源于东夷文化、殷商文化和周文化。齐与鲁的宗教文化有其不同的特点 :前者主要继承了东夷—殷商宗教文化的传统 ,表现出自然神崇拜的特征 ;后者主要继承了周的宗教文化传统 ,表现出道德化的属性。齐的宗教文化的崇拜对象是外部自然力量的象征 ,所以其指向是向外的 ,封禅之礼祈求的是与“天”的沟通和认可 ,神仙说追求非人间生活而为方外世界。而鲁的宗教文化崇拜的对象为道德性质的“天命”与鬼神 ,所以其发展途径是内向的 ,注重宗教仪式中的情感体验 ,使人在世俗的道德生活中获得宗教的快感。齐鲁宗教文化最终走向一体化 ,其主要的精神成果是阴阳五行学说和道教理论。  相似文献   

11.
论纳西族生殖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将纳西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时期有关生殖崇拜的宗教活动进行了一定的梳理,揭示出纳西族生殖崇拜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2.
论古代藏族的图腾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一样,藏族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氏族公社时期,亦即我们倡常所指的原始社会。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存条件很不完备,人们的思维能力、智商水平也极为有限。人们往往以一种神秘、迷惑的眼光看待事物,认识世界.进而逐步形成了“万物有灵”的认识观念。从此,“万物有灵”成为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基础,继而有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以及巫术等原始宗教体系。“目四”既义“图腾”一词,源于印第安入鄂吉布瓦部落的方言,原意大致为“他的桂类”、“他的亲属”或“他的氏族标志”。鄂吉布瓦人用…  相似文献   

13.
张炜 《江淮论坛》2009,(1):165-167,144
蜀汉统治下的巴蜀地区,随着司马氏的代魏,再度纳入中原政权的版图之中。史称晋武帝“弘纳梁益,引援方彦”,对巴蜀人颇为宠待。但是,他优待的“蜀人”其实并非巴蜀土著大族,而是以刘备旧部和刘璋旧部为主的蜀国旧臣。真正的巴蜀大族实际上处于被漠视的地位。本文从西晋时期巴蜀人士的出仕情况着手,探讨巴蜀大族在西晋朝廷中的地位问题,澄清以往在巴蜀大族问题上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14.
<正>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的经济生活发生重要的联系。从根本上说,各种宗教的内容,都深受现实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宗教观念“归根结底都是从他们的经济生活条件,从他们的生产方式和产品交换方式中引导出来的。”①原始宗教中的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实际上是古代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和狭隘的经济关系的反映。而一神宗教的出现测完全是私有制经济的产物。关于社会经济决定、制约宗教的产生、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做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本文想要说明的仅只是宗教对经济的影响。一般说来,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宗教对经济的影响是不难理解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却比较薄弱。一是因为,宗教作为一种信仰,其内在重心自然在于人的思想观念。然而。如果认为宗教的内在重心在于宗教学术,就放弃对宗教与经济关系的研究,则是不正确的。宗教与经济是相互作用的,不研究宗教的外在重心,是不能很好地研究和把握其内在重心的。另一方面,宗教是耸人云端的上层建筑,无论是经济决定宗教,还是宗教反作用于经济,都不是直接的,中间要经过许多复杂的环节,这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似乎宗教与经济是没有什么关联的。这是十分?  相似文献   

15.
解放以前,鄂伦春族在大小兴安岭里从事渔猎经济,同外界接触很少,虽然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地域公社发展阶段,但是由于知识未开,因此原始社会早期延续下来的原始宗教,即萨满教还较完整的存在着,其中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等。 一、自然崇拜 恩格斯指出:“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等等庆祝活动。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了它的宗教里。”这就是自然崇拜。鄂  相似文献   

16.
由于清代官府打压及资料缺乏,有关巴蜀袍哥的形成之说多属臆测。据清代巴蜀社会的历史情状,巴蜀袍哥主要源于入川移民的异姓结拜,移民社会打破了血缘联聚的宗族社会形态,异姓结拜之风盛行:一部分没有土地的移民通过异姓结拜方式形成靠“暴力”手段为生的啯噜,而拥有土地却离乡背井的移民,也通过异姓结拜方式以“自保”,或通过“以暴制暴”以抗衡啯匪等的侵扰与威胁。两种结拜方式是巴蜀“浑水”袍哥与“清水”袍哥形成的雏形,异姓结拜促进了巴蜀袍哥的广泛兴起与兴盛。  相似文献   

17.
唐君毅基于人类文化的精神价值与意义,以人文概念涵摄宗教,建立了贯通宗教与哲学领域的一个基本范畴———人文宗教。这种以儒家思想构建的新宗教观反对从实用的功利观点去看待宗教,强调天人合德的宗教道德智慧与“悠久”之历史意识,并认为科学与宗教的价值决不相悖。  相似文献   

18.
一、蒙古文学的源流——神话传说 神话是人类文学样式之源,蒙古族文学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学概莫能外。无论哪个民族虽然存在不同社会阶段的文化体系,但它的起源都是原始文化,绝不是以最早的文字写定的典籍为其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发展史方面的著作中对神话多有论述,马克思说:“……古代各族是在幻想中、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期。”恩格斯把初民意识归结为宗教意识,把初民神话归结为宗教观念,并特别在“观念”后的括弧内注明“神话”二字,可见神话与原始宗教几乎密不可分。鲁迅称《山海经》为“古之巫书”。“巫书”无非是以文字写成的神话;“巫话”就是口头神话;“巫风”就是神祭。巫风炽而巫话起,巫  相似文献   

19.
先秦“天人关系”经由最初的“天人相分” ,到“天人相通” ,最后朝“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发展。究其流变的主要内驱力 ,乃是因先民的宗教最高崇拜对象不断演化所致。  相似文献   

20.
论文主要从文化学角度探讨文学典型在东西方现代文学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即被尊崇、被迷信、被“提升”为一种“宗教教义”的文学的也是文化的现象。论文分三个方面论述:一、典型崇拜的发源地:19世纪欧洲;二、典型崇拜的泛化与东渐:东欧与苏联;三、典型崇拜的“东方现象”:20世纪中国的狂热与迷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