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曾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道出了创新的重要性。创造性思维是指有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应当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培养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敏捷、灵活、严谨、深刻.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以激发兴趣为出发点,以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为基本目的,以启迪、开拓思维为主。然而,思维的开拓多体现在习题的训练上。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巧用习题,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提高思维能力。本文试就如何巧用习题、培养学生思维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4.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当前学校教育的核心。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目的,这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论文从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育人就要培养人的创造性 ;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是教学的主导思想出发 ,指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信息化社会和大学生现实状况的需要 ,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教育质量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分析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及其基本要求,论述如何充分利用课堂这个有限的教学空间和时间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朱溶基总理也说:“教育和科技事业要走改革创新之路,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适到符合学生特点、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状态,将激情和微笑、趣味和爱心带进课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启发诱导,语言幽默风趣,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因学习紧张引起的心理压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 相似文献
9.
10.
毛微森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为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教师们正积极进行课堂教 学的改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改革课堂教学应自始至终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使课堂生动活泼,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区别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在我们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生素质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我… 相似文献
11.
许丽群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1,18(4):94-94
当前 ,全社会都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使他们成为创造性的人才。其中 ,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 ,可以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它是高级水平的思维活动 ,是一切创造活动的主要精神支柱 ;同时 ,创新思维也是思维的特殊形式 ,具有积极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及独特性等特点 ,它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 ,而且能培养学生执着追求科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 ,在生物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那么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现从以下几点予以论述。 1.… 相似文献
12.
感悟是作文中一种最活跃、最高质高效的创造性思维,具有突发性、偶然性、模糊性和不可控性.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增强学生的感悟思维,有助于学生从熟视无睹的日常琐事中抓住闪光的东西,涌动文思,写出清新、亮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文章.培养学生的感悟思维,关键是要把握好四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问题。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生动的事例探讨了如何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实验课教学的单一化、程式化模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的提高,以及思维定势、被动学习的现状,提出了验证性实验中采用质疑释疑形式,综合设计性实验中采用探究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论逻辑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瑾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2):92-93
创新思维是逻辑性思维与非逻辑性思维的统一。逻辑学的工具性 ,决定了在逻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的重要地位。本文探讨了逻辑、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关系 ,及在逻辑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宁永金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Z1)
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的获取与形成,离不开对文本的诵读、语言的理解、语境的体味,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一、在新课引入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乐于质疑 小学生天性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喜欢表现自己,但学生能否质疑是否乐于质疑则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性,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巧设诱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质疑。 二、在新知探究中,提供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好的问题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和动力,通常教学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加工、重新组合逐渐渗透的,同时配以适当形式的开发训练得以逐步发展的.学生对知识的加工、重新组合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如果对知识的概括性越高,知识的系统性越强,迁移性越灵活,注意力越集中,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越突出. 相似文献
19.
聂宜岑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Z1)
数学思维品质主要有五个方面: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本文结合教学中的体会,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地设计反思的问题情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而所谓创造性思维,在小学阶段体现为学生对问题的新颖解法;探求知识的新思路,新的发现;在考虑问题时不受程序所限,不局限环境常规法,而是从多方面去设想、思考等.所以,我们将数学教学的重点放在加强思维训练、提高思维水平的方向上来,使学生从知识型向智力型转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