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希龄评传     
<正>熊希龄、字秉三,湖南凤凰人.一八七○年生.幼年聪慧好学,有“湖南神童”之称.十二岁入沅水校经堂.一八九一年中举,一八九四年考中进士,同年由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从一八九五年到一九三七年的四十三年中,他主要从事政治活动、教育、实业建设和慈善事业,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实业家和慈善家.一九六二年,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香山慈幼院是熊希龄创办的,曾教养了数千孤苦的儿童.熊希龄任过北洋政府的内阁总理,因为他是湖南凤凰人,当时人们尊称他为‘熊凤凰’”.胡耀邦同志两次到湘西,都谈到熊希龄,说:“湘西是有人才的,熊希龄就是一个.熊希龄有‘湖南神童’之称.他是中国第一个内阁  相似文献   

2.
由于《清史稿》成书于众人之手,谬误甚多,该书卷六十八之“地理”十五“湖南”部分所记乾州、凤凰、永绥三厅升直隶厅和永绥厅设立之时间都存在谬误之处,本文对其进行了考订和辨正。  相似文献   

3.
马骏同志是我党的早期党员,也是最早来吉林传播马列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马骏,字遹泉,号准台。一八九五年出生原吉林省宁安县的一个回民家庭。一九○三年入读私塾,后转入父亲与乡亲们共同创办的清真两级学校。一九一二年,马骏升入吉林一中学习。第二年,十八岁的马骏就在家乡宁安领导了抵制日货的斗争。后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一九一五年,马骏又考入天津南开中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同  相似文献   

4.
田兴恕是1862年贵阳教案的主谋与参与者,与1902年贺金声领导的反洋教起义本是两性质截然不同的,时间跨度也大,相差40年,教案发生地也属贵州与湖南两个不同行政区域。然而我们何以把它们二者联系在一起来研究呢?这不仅在于这两案的主谋者均系湖南官绅,更为主要的是两案处理结果的天壤之别。我们从中可透视出湖南反洋教斗争的一大特色———湘军的影响。一二人生平异同田兴恕,字忠甫,湖南凤凰厅镇竿人。十六岁时即起卒伍,从道员王葆生平土匪于新田、宁远,每战必先陷陈,手馘数贼以归。后又屡建奇功,荐保参将,赏花翎。赐尚勇挚勇巴图鲁名号。自…  相似文献   

5.
张宝泉传略     
张宝泉,字仲苍,一九○一年生于陕西省三原县。父亲张宗厚以经商为业,在县城开杂货铺,常入川作生意;母亲是四川人,早年去世。叔父张宗福(字景秋)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后任职于国民党政府监察院。由于父亲、叔父与于右任系同乡、同学关系,常有交往,因而在地方上有一定地位。张宝泉先在本县私塾及高等小学堂就读,一九一五年入三原渭北中学,越半载,转学西安省立三中。那时,陕西教育在封建军阀陈树藩的把持下,十分落后。张宝泉和不少同学对这种状况极为不  相似文献   

6.
白雪山同志为革命壮烈牺牲,至今已有三十六年了。在清涧老区提起白雪山,人们对这位革命老前辈无不崇敬、怀念。白雪山同志,字东岭,化名周凯,一九○五年生于陕西省清涧县白李家河村一个农民的家庭。一九一五年开始上学,一九二四年考入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一九二五年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就积极参加革命宣传活动,在群众中很有威望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韩长耕教授     
韩长耕,字子牛,1926年生,湖南湘阴城南乡人。读初中时,因抗战爆发而辍学,从此开始自学。新中国成立后,先在地方任小学、中学历史教员。不久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随后转入历史研究所工作。1979年调来湘潭大学历史系任教。曾任《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校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文科)、省学科评审组成员、省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现任《中国地方志集成》编辑学术指导委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湘潭大学历史系教授。  相似文献   

8.
<正> 作者于一九八七年四季度带着高师教育改革的问题,到湘西自治州的吉首、凤凰、花垣、泸溪四个县市边远地区的十三所农村中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现将汇报材料中关于培养目标问题的部分写成专文供有关部门和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萧离,原名向远宜,土家族,一九一五年出生于湖南省古丈县河蓬乡白羊溪.童年是在兵荒马乱但却水秀山清的乡村里度过的.这期间曾在沅陵县读过一两年小学,其他则在乡村间读私塾.十三岁随家人到武汉,就读于粤汉铁路局的附属正规小学.一九三一年春毕业,去长沙读初中(大麓中学).一九三四年春初中毕业,  相似文献   

10.
清代湘西苗族地区屯田的兴起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清乾嘉苗民起义失败后,统治者在湘西苗族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屯田.屯田、练勇和边墙碉卡结合,成为此后清政府加强对苗区统治的基本方略之一,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湘西苗疆此种“均屯”的起因和土地所有制关系作一初步分析.一、湘西苗疆屯田兴起的原因湘西苗区均屯,乾嘉苗民起义高潮过后,嘉庆元年即开始酝酿,嘉庆二年至五年在几个厅县初步开展,至嘉庆四到八年,苗族人民大起义平息,屯田在湘西凤凰、乾州、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一六年夏,还不满十八岁的彭德怀为生活所迫,也为寻找反抗的道路,投入湘军当兵。 当时,正值湖南“讨袁驱汤”斗争新高潮。各地民军先后向长沙开来围攻省城,驻省湘军联合桂军进攻督军公署,彭德怀所在的部队也参加了此役。汤芗铭极为惶恐,在绝望中,于七月四日晚仓皇逃走。  相似文献   

12.
近代湘鄂西地区各族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湘鄂西地区,(本文所指的湘鄂西地区,是以清代区划为标准的历史地理名词,而不是指现在的行政区划.它包括湖南西部的辰州、永顺二府所辖的沅陵、泸溪、溆浦、辰溪、永顺、保靖、龙山、桑植等八县和乾州、凤凰、永绥、晃州四厅以及湖北西部的施南府所辖的利川、恩施、咸丰、宣恩、来凤、鹤峰等县.这些地区现在大部分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来是土家族、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千百来年,各族人民在这里进行着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斗争,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又共同进行了反对外国侵略、反对封建剥削  相似文献   

13.
<正> 熊希龄(1887—1937)字秉三,湖南省凤凰人,故人称“熊凤凰”.熊希龄一生爱国爱民,早年曾参与戊戍维新.辛亥革命事起,极力赞襄共和,民国以后,官至内阁总理,1914年2月,因与袁世凯政见不合,辞去总理职.此后他对仕途心灰意冷,遂潜心致力于社会慈善事业.1925年任世界红■字会中华总会会长.本文试图对熊希龄在红(?)字会的活动情况作一评述.“(?)”字是梵文,它的含义为“吉祥之所集”.释加牟尼佛胸前所示之(?)字为“瑞相”和“万德吉祥”的标志.唐武则天对音■字为“万”,在佛经中即被写作■.红■  相似文献   

14.
<正> (一) 乾隆五十二年(公元一七八七年),几个客商从苗区内地买了一批耕牛赶往汉区贩卖,途经湖南省凤凰厅栗林汛勾补寨附近,突被一伙强人劫走了。栗林汛驻军把总刘成玉同几个百户前去捕“贼”办案。他们不问青红皂白,一意株连勾补全寨苗民,从中大肆敲榨勒索。勾补苗族人民平日多受胥役“客民”欺凌,对官府兵弁早怀恨在心,今又蒙此不白之冤,更为不满。在苗民石满宜、龙官音等人组织下进行了说理斗争。把总刘成玉强行捕人,石满宜便组织了武装反抗。坐镇镇竿镇的湖南分巡辰、沅、永、靖兵备道员王家宾闻禀后,立即通令“千里城防”戒严,命镇竿镇前中左右四营分兵把守要塞关  相似文献   

15.
一、先生之生平、教学及著述简介 顾师羡季先生本名顾宝随,河北省清河县人,生于一八九七年二月十三日(即农历丁酉年之正月十二日),父金墀公为前清秀才,课子甚严。先生幼承庭训,自童年即诵习唐人绝句以代儿歌,五岁入家塾,金墀公自为塾师,每日为先生及塾中诸儿讲授四书、五经、唐宋八家文、唐宋诗及先秦诸子中之寓言故事。一九○七年先生十一岁始入清河县城之高等小学堂,三年后考入广平府(即永年县)之中学堂,一九一五年先生十八岁时至天津求学,考入北洋大学,两年后赴北京转入北京大学之英文系,改用顾随为名,取字羡季,盖用《论语·微子》篇中“周有八士”中“季随”之义。又自号为苦水,则取其发音与英文拼音中顾随二字声音之相近也。一九二○年先生自北大之英文系毕业后,即投身于教育工作。其初在河北及山东各地之中学担任英语及国文等课,未几,应聘赴天津,在河北女师学院  相似文献   

16.
被列宁称为“伟大的自然科学改造者”的爱因斯坦,是近代自然科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据粗略统计,他一生中完成的重大发现,至少有十四项之多。一九○五年,他首次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并用以解释光电效应;随后又提出了布朗运动的理论解释,开创了涨落的统计理论;也就在这一年,他发表了在自然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狭义相对论。从一九○六年到一九一五年,他又陆续提出了固体比热在绝对零度时也趋于零的论断;确定狭义相对论的质能关系是体系(包括电磁在内)的重心守恒定律成立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提出光量子动量公式、光化当量定律、万有引力的度规场理论等一系列新原理。一九一六年,又是他在理论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他完成了广义相对论,应用索末菲推广的玻尔  相似文献   

17.
<正> 今年五月十日是沈从文先生逝世四周年纪念日.这天在凤凰举行了沈先生骨灰安葬仪式.九日下午三时,沈先生骨灰由夫人张兆和先生率子沈虎雏、媳张之佩、孙女沈红护送,由北京回归凤凰.先期到达的沈先生的外甥田纪伦,张先生的四弟张宇和、五弟张寰和,沈先生生前助手王亚蓉和凤凰县负责人,沈家在凤凰的亲友,湖南师大教授凌宇,吉首大学校长张有志及教师代表在凤凰迎接.  相似文献   

18.
一余惠,字爱生,1896年5月3日出生在湖南慈利县甘堰乡平溪峪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余惠从小勤奋好学,爱打抱不平。1912年在慈利县立中学读书期间,他因以犀利的笔锋揭露学校当局压制民主行为的行径,被学校开除了学籍。1914年,余惠考入湖南师范学院附中,后考入上海持志大学。在校10余年期间,他深受当时的新思想、新文化影响,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19.
陈渠珍小传     
<正> 陈渠珍,字仲谋,号玉鍪,湖南凤凰县人,一八八二年(清光绪八年)生.其父陈茂林年轻时曾在衙门当差,咸丰、同治年间入湘军,历任把总、游击等职,解职后回乡任凤凰县黄丝桥都司.  相似文献   

20.
张含辉传略     
张含辉是大革命时期陕西地区工人、农民、学生运动的杰出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陕西和北方地区从事秘密工作。一九三三年四、五月,执行特种联络任务时,不幸被捕,以身殉难。走上革命道路张含辉,原名松林,字蕴山,化名英侠、光军。一九○○年出生于陕西省兴平县马嵬镇界庄村(今兴平县赵村公社宋村大队)。父张鑫,在马嵬镇开设药店兼务农,家境比较富裕。张含辉先在本村附近私塾读书。一九一五年考入兴平县高小,在此期间,阅读过陈独秀宣传新文化的文章,对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