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基于民族教育学“跨学科”的综合属性,对作为一种“研究方式”的民族教育田野研究给予方法论层面的思考.首先从本体论层面厘清民族教育“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式”的区别,把以田野调查为主要方法的“跨学科”方法体系命名为“民族教育田野研究方式”,进而从认识论层面超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两极对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统一民族教育田野研究方式“两个着力点”,进一步从价值论层面突破“主客二分”的传统思维方式,剖析了民族教育“客体主体化”现象对田野研究方式的投射,最后通过辨析“多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之别,论证了民族教育田野研究方式不仅规避了“方法中心倾向”的局限,而且进一步确证了民族教育学学科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
民族教育三疑三议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 ,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源泉 ,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民族教育的概念、政策和实践进行了审视和思考后发现 ,针对少数民族的民族教育并没有或很少对本民族文化进行选择和传递 ,民族教育其实成为民族地区的现代性教育。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贯彻民族教育的“多元一体”的教育理念 ,培养出具有本民族文化特点 ,又能适应普遍文化和全球化发展需要的人才 ?为此 ,我们需要在理念上进行争鸣 ,获得共识。  相似文献   

3.
曹颖 《中国民族》2010,(10):14-14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阿拉善民族教育的大花园中,蒙古族之花开得分外美丽、迷人。建盟30年来,阿拉善盟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教育政策的前提下,不断出台多项扶持优惠政策。在“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的方针指引下,阿拉善盟蒙古族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承与发扬,民族教育事业呈现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入手,着重探讨民族教育的任务和民族教育发展方向一“多元一体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民族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是一门揭示教育的一般原理在具体民族环境中应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任务是通过实现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现代化来促进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的世纪 ,民族教育的走向 ,世人瞩目。本文认为 ,发展民族教育 ,要宏扬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兼容互补、共生互助。为此 ,在民族教育的战略地位、内容、办学形式及投入等诸方面要体现统一性与多元性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徐姗姗  张文英 《民族学刊》2020,11(4):59-65, 131-132
“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在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针。然而在“教育改变命运”的共识之外,布迪厄认为教育一代代地维持着对社会中下阶层的不公平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被一些学者应用于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如在“三区三州”等民族地区,代际间的贫困传递难以阻断,因家庭文化资本弱势而造成子女求学、求职受阻,看似可用“贫困文化的再生产”予以概括,但笔者不同意直接套用西方理论认定中国存在“教育不公平”的论述。因为我国社会实际与布氏提出“学校教育再生产社会阶层结构”观点之环境不同,有多项教育政策在切实保障着少数民族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当前在我国民族地区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障碍,并非 “文化再生产”的结构性阻力,而在于就业环节的阶段性困难。教育公平可分为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环节,民族地区经多年教育扶贫,“起点”入学机会和“过程”教育质量已明显改善,而作为“结果”的就业环节亟待改善。以“就业优先”方针多渠道扩大少数民族就业,可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市场融入、巩固减贫成效和精准防控返贫,是助少数民族自主掌握教育“社会阶梯”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及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源泉.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物质的丰富,注重主流文化的主体地位,很多朝鲜族学生对民族传统礼节知之甚少,日趋淡漠,面临着消亡的边缘.本文提供了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体会,分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教育方法,强调学校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民族学校有义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朝鲜族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民族教育学的发展,国内学者对我国民族教育学发展阶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出了三阶段说和四阶段说.从我国民族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民族教育学发展阶段可以概括为这样四个阶段:20世纪初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萌芽阶段、1949-1979年的奠基阶段、1980-1990年的初步发展阶段、1991年至今的初步繁荣阶段.  相似文献   

10.
罗晓飞 《民族论坛》2012,(10):78-80
少数民族教育是中华民族教育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教育意义下,美术教育担负着提高本民族审美意识,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己任。在全面凸现其教育功能的过程中必须突出"民族"和"文化"特性,体现民族教育核心本质;同时,顺应时代对美术教育的发展要求,关注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多元品质并以此促成民族文化创新的基础;以教育的时代性特征为价值取向,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教育中培育公民意识,弘扬民族精神,从而完善和丰富民族教育意义下的美术教育功能及其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1.
唐红  王峰 《民族论坛》2008,(2):38-39
重庆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严峻挑战,但民族教育体系尚不完备,没有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文章在探讨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顺应多元文化生存的需求,培养出各级各类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人才,以推动当地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民族审美文化”范畴及其意义。认为 :民族审美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 ,以民族审美活动及其成果核心的 ,以及包容于各个文化领域的文化成果之中的 ,具有审美特性和价值的民族文化观念和物质产品。“民族审美文化”范畴确立的意义在于 ,首先它廓清了民族美学研究对象的另一部分 ,即民族文化中具有审美特性和价值的部分。其次 ,民族审美文化范畴的概括 ,实际确立了民族美学理论的方法论框架。以民族审美文化为生长点 ,建立新的美学范畴、观念和价值体系。再次 ,民族审美文化范畴的确立 ,其现实意义在于发扬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品质 ,选择适合各民族文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实现民族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决定了我国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必须基于多元文化的背景.我们有必要借鉴多元文化科学教育理论,结合我国的民族文化特点与当前少数民族科学教育发展状况,就多元文化背景下科学素养的提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前民族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成果也囊括了民族教育的政策、学科性质、实施成效等等,成果颇为丰硕。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很多难以运用到民族教育的实践中去。因此民族教育要发展,还得回归到学科的根源上,对民族教育的基础学科民族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进行理论、方法、研究领域等进行有机整合,在教育学大的框架上,运用民族学知识指导民族教育的开展,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实施具体的教育教学,从而推动民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扩展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本文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传承及应用进行了相关的探讨,论述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作用,讨论了民族优秀文化教学的必要性,总结了现有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及困境,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能够有效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传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民族预科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民族性,民族性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保持好文化的多样性,传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均衡发展意义重大。语文教育是挖掘、弘扬、传承、传播民族文化重要途径,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民族预科文化多样性、民族预科语文教育对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作用、保持文化多样性的语文教育实践等方面,探讨了在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背景下,民族预科语文教育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责任”是民族高等教育主体性文化功能释放、民族高等教育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的理性诉求.关于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责任研究的直接相关文献鲜有,集中表现为: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探讨民族高等教育问题;聚焦于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与文化建设问题.而与此话题相关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主要为教育、大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包括三个层面:以文化为取向的文化教育人类学研究;以关系性思维为导向的教育与文化之关系研究;大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在社会转型期,要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继续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责任研究空间进行拓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多元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适应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特点,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要依赖于教育。处于教育与文化互动状态中的西部教育必须按照现代民族文化的生成条件和方式去配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设备,选择和运用适应民族文化传播的教育教学手段、方式、运行机制和实施方法,从而根本上保证现代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广才 《民族论坛》2012,(14):33-35,47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是民族文化保护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论从民族学校的规模与民族学校中民族学生成份以及民族文化在民族教育中所占比重来看,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均显不足。要构建以民族文化保护为主导的乡村民族教育体系必须加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利用家庭教育优势、培养民族文化氛围,全方位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多样的民族群体,然而由于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选择性,一个民族的文化并不一定同样作用于该民族的每个成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学术界对民族文化传承和教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成绩斐然、成果丰厚。本文就这一时期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从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互动关系、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在教育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的理念和策略等几个方面对之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