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要活得精彩     
"我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是无臂钢琴师刘伟的励志名言。刘伟是第一季中国达人秀的总冠军,同时也是2011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刘伟虽然自幼失去了双臂,但他并没有想过要放弃自己,他依然活得乐  相似文献   

2.
琴,亦谓“七弦琴”,俗称“古琴”。据古籍记载,相传古琴的创制者是远古时期的神农、伏羲、尧、舜等。甲骨文中,音乐的“乐”字,就是以丝弦张附在木器上的象形。这说明早在甲骨文时代,人们就使用了琴,瑟之类的乐器。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集《尚书》中,介绍当时的演奏方式是“搏拊琴瑟以咏”(《尚书·益稷》,即击器打着节拍,以琴瑟伴奏歌咏。 如今,当我们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宝库中发微撷珍时,就会发现,古琴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与瑰丽多姿的中国古典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逐渐与之相映成辉、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人道就是依人为道,依人为道就是去苦求乐。康有为《大同书》认为,去苦求乐不仅是人天生的普遍的平等的本性,而且是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变法维新,明男女平等各自独立之权,并遵循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进化阶梯进至大同社会,人类才能去苦难至极乐。  相似文献   

4.
荀春荣 《中华魂》2013,(4):34-36
过去人们一提到《诗经》,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乐奏周南第一张”,即《诗经》的第一篇《关睢》其实这是一首贵族婚宴的乐歌(虽然二、三章开头有几句采摘荇菜的描写,但是那只是写作上兴起手法的运用,并非作品的实质性内容),“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欢乐气氛是足够的了,但那是家有“琴瑟”和“钟鼓”的贵族们的欢乐,与当时饥寒交迫额的奴隶和“无衣无褐”的农夫们无关。  相似文献   

5.
庄明亮 《21世纪》2000,(3):46-47
美斯乐,泰文名“MaeSalong”,位于泰国北部,接近缅甸边境,属于原“金三角”鸦片生产的核心地带之一。此地多山,气候宜人,因原国民党第五军残部驻扎在此而名闻遐迩。该部队在八十年代归顺入籍泰国后,美斯乐正式改名为“Santikhiri”,意思是“和平之山”,泰国政府想借此树立美斯乐的新形象。5000名国民党兵使美斯乐成为泰国的国中国1999年7月,我举家前往泰国北部旅游,美斯乐为必经之地。在美斯乐的入口处,“段将军茶店”的招牌赫然醒目。段将军指的是国民党原第五军军长段希文中将。抗日战争时期他是…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所藏蒲松龄遗著———聊斋俚曲《琴瑟乐》的文本作了考辨,研讨该本较国内存本多出的诗文和重要异文的真伪与正误,以释此曲整理研究中有关文本原貌的疑难与歧见,并对庆大藏本的价值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7.
(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二)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三)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相似文献   

8.
传统语境中,“士无故不彻琴瑟”,古琴与士(文人)是一组文化伴生关系,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颇具哲学意蕴的有道之器;古琴音乐最能体现文人士大夫的心理状态和审美情趣,具有知音、爱情、个人操守、家国情怀以及治身理政等多种文化意蕴,而“琴与心通”则是理解琴乐文化多重意蕴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9.
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北朝时期象教发展与造像技艺之代表,为世人惊叹。后世学者从造像、壁画、服饰等各个方面予以研究。而云冈石窟与大同城以及大同居民百姓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研究的人较少。本文以时间为线,通过丰富的史料,梳理了北魏迄今云冈石窟与大同社会之间关系的演进脉络,阐释了云冈石窟与大同城、大同居民百姓之间的社会互动。  相似文献   

10.
大同思想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思想,大同世界更是为万千中国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同时,把它和西方的一些理论杂糅在一起,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大同思想,其中康有为和孙中山的大同思想最具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11.
北京大学部分爱好社会学、关心社会问题的同学,不久前组成了社会学社,聘请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雷洁琼、袁方为顾问。雷洁琼、袁方教授出席了成立大会并讲了话。学社社员现有一百四十余名,来自北大二十二个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不少是理科学生。学社的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联系社会实际,培养同学研究社会学以及社会问题的兴趣,普及社会学知识,活跃学术气氛。学社将组织讲座、报告会、  相似文献   

12.
霞客 《老友》2015,(3):50
竹泉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距县城12公里,迄今为止至少有400年的历史。元明时期叫泉上庄,清朝乾隆年间改名竹泉村。古村庄泉依山出,竹因泉生,村民绕泉而居,砌石为房,竹林隐茅舍,家家临清流,田园瓜果香,居者乐而寿,是中国北方少见的桃花源式的古式村庄。村中的泉水四季恒温,富含人体必需的十几种微量元素,经鉴定符合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村里人饮用此水多长寿、无恶疾。竹泉村因此  相似文献   

13.
延安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培养抗日骨干而建立起来的一所闻名中外的大学。1936年5月,党中央决定将长征前创办的工农红军大学改名为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春,中央军委决定将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延  相似文献   

14.
王淑萍 《南都学坛》2003,23(4):95-96
孔子的大同思想具体表现在生产资料共有,人们之间没有等级差别,没有剥削压迫,平等和睦相处,各有所得所乐。它对毛泽东的主要影响表现在毛泽东青年时期及建国以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上。  相似文献   

15.
冰心的爱情     
傅野 《可乐》2011,(5):48-49
民国的才女们要么短命,要么一生情路坎坷,大都没有好下场。冰心似乎是个例外。 1923年,冰心从燕京大学毕业,被学校选送到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8月17日,她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在船上,她想起同学吴楼梅说弟弟吴卓这次将同船出国,于是请许地山帮忙找一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康有为的社会变革思想和大同社会理念进行了初步评介.指出康有为的社会变革思想融中国传统哲学变化日新的观念与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理想为一体,具有变法图强、强国富民的积极社会意义.他所鼓吹的改良维新主张,又显现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同样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互动的产物,是儒家大同理想与西方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理念融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论李大钊的大同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理想社会观。在中国近代 ,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大同思想开始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相结合 ,形成了各种新的理想社会的模式。李大钊从共产主义理想与儒家理想社会观的内在联系出发 ,在唯物史观的科学基础之上 ,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大联合和互助的角度来阐述“大同”,赋予大同思想以崭新的时代内容 ,构想出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大同团结与个性解放相统一的理想社会 ,进而实现了近代大同理想社会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并且对实现“大同景运”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有益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云南回教俱进会振学社高等中阿学校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办于民国十年冬的云南回教俱进会振学社高等中阿学校,是中国回族现代史上第一所新型中阿文并授的高等专科学校,是以马复初、马联元为代表的中国伊斯兰经堂教育体制在本世纪20年代的延续,也是现代中国回族文化启蒙运动在云南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中国政治文化的主题从"大同"转向"自由",实质是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重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社会基础。通过对大同政治逻辑和自由政治逻辑进行梳理,揭示大同政治逻辑转向自由政治逻辑的时代意义及其相应的制度性内容。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大同观是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立足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批判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果。从历史逻辑看,毛泽东的大同观存在一个道德理想层面的连续性特质,这一连续性特质成为毛泽东大同观的鲜明特色。从理论逻辑看,毛泽东大同观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不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是一种一以贯之的“常态”,而绝非孤例。从现实逻辑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仍然应当批判继承传统大同思想和毛泽东的大同观,继承其中蕴涵的理想主义精神,批判其中的乌托邦成分,在现实物质生产和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建构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合理张力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