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政治传播具有“无知之幕”的特征。在网络政治传播的过程中,网络政治传播技术、网络政治传播规律、网络政治传播理性、网络政治传播认知、网络政治传播效果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无知。网络政治传播的“无知之幕”存在着难以预判的政治风险,夸大网络政治传播的政治功能,无视网络政治传播的风险,既破坏了网络政治传播秩序,又破坏了现实政治传播秩序,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解决“无知之幕”带来的风险,需要遵循客观性、真实性、多元性和常识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三鹿百万公关费”在网络上的流传.引发人们对“网络公关”的高度关注。而最近很多媒体对“网络删帖公司”的报道.更是让“网络公关”引发舆论激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在公共关系行业日益红火,无论公关公司.还是企业,纷纷将网络公关作为传播的利器。然而,作为公关业内的新兴领域,网络公关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和行业的关注.网络传播亟需行业标准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从“沉默的螺旋”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设出发,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通过对“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运用进行详细分析,得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时代不会沉没。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文学传播已经进入网络传播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由“原子”形式向“比特”形式转变。这里的“原子”,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物质,而“比特”可以理解为数字化虚拟技术。换句话说,文学的传播已经摆脱了报纸、书籍等物质化传播媒介的束缚。向以电视、网络等电子传播媒介转变,那么在这种新的媒介变革和背景下,文学的生...  相似文献   

5.
“繁华”与“寂静”——网络究竟是什么以及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论网络媒介发展到何种地步,也无论是超越论者还是实证论者,网络媒介终究只是一种工具,潜伏于其背后的决定因素不外乎是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以及民族国家的哲学习惯及文化治力。不要太过迷信网络的“自由”与“民主”,也许,网络技术的终极发展及其终极结果很可能就是人类“末日”的真正原因与“映像”。国家或地区历史与文化语境中的网络传播,其实都是一种相对规定下的“自我延伸”与“社会演化”过程。这一规定也必然地限制了网络传播的各种形式与意义。网络媒介对于一般传播的意义,主要有四:时间、空间、数量、意层,亦即:即时、虚拟世界、巨量、意维。网络文化是一种工具文化、技术文化,抑或媒介文化而已。网络技术将进一步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与社会“转型”,并将更多的世界文化图景展示于中国一般公众面前。  相似文献   

6.
融媒体时代,增强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争夺、网络民族主义与网络民粹主义的蔓延、大学生参与政治观念与方式的改变等。“泛媒体化”背景下,多样化的传播媒介、多元化的传播路径、融媒体的传播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难度系数。新时代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要在实践中把握政治认同的基本规律,围绕新需求、新传播、新模式搭建“横到边、纵到底”的融媒体实践育人平台,提升高校主流传播的有效“供给量”,培育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7.
从传播基础结构角度讨论了农村文化礼堂在乡村社区传播中的角色与作用,认为农村文化礼堂为乡村社区创造了全新的“传播行动环境”,从而构建了乡村“公共领域”,影响村民的家庭、邻里、社会互动和乡村社区故事讲述网络,促使村民故事讲述网络与乡村社区传播网络的融合,提升乡村社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相似文献   

8.
“后真相”时代的媒介传播具有信息杂糅化、叙事情感化、舆论去中心化等特征,其与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相耦合,影响传统历史叙事。历史虚无主义将“蒙太奇”手法运用于繁杂的信息处理、传播过程中,借助感性优先的情感化叙事裹挟网络群体情绪,从而拼凑、虚化历史,造成主流意识形态消解、文化认同解构以及动摇党执政地位的危害。应对“后真相”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唯物史观大众化;加强网络治理,培养媒介意见领袖;变革历史教育,增强群众辨识力。  相似文献   

9.
对网络传播中传播心态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网络传播中的传播心态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网络传播———作为“匿名”这一社会现象的延伸———对网民的传播心态造成的影响。一、对自我心态的分析第一,网络传播中网民的自我意识网络传播会增强人们的“私我意识”,而削弱“社会意...  相似文献   

10.
Web2.0时代需要发起“圈地运动”.打响网络传播的游击战。这里的”圈”实质上是营销中的“目标消费者锁定”这一黄金法则在网络世界的体现。市场细分后,企业需要根据目标消费者的媒介接触习惯进行媒体选择.这种选择在身份虚拟的网络世界,可以依靠“圈群”这一形式实现,精准定位目标人群,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迪思数字的T-coin是生长于迪思全传播的土壤中,这个土壤是过去13年的经验总结.是将全传播和迪思倡导的“五力体系”(整合力、洞察力、创意力、执行力、销售力)嫁接到了网络、手机等数字媒体平台上,是在网络和手机上的全传播。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来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暴力事件频发,严重破坏了网络舆论环境。将QCA方法引入研究高传播力网络暴力事件存在的多元复杂因素及多重因果关系发现,相较“事件属性”,事件“传播属性”对网络暴力事件传播力的作用更关键。其中“算法助推”与“首发内容倾向性”是引发高传播力网络暴力事件的充分条件。除此之外,“事件叠加效应”与“是否存在谣言”分别作为“事件属性”与“传播属性”的关键变量与其他变量共同作用,导致网络暴力事件的高传播力。由双重属性条件组合作用生成的多种构型可知,网络暴力事件的应对还需多方协同,从而实现由内向外更加精准的治理。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和传播机制出现了新形式,即信息出现,网络扩散,传媒关注和报道,经过传媒报道后回归网络热议。“网络扩散、传媒报道、网络热议、传媒调控、相关部门处理”这样的传播机制,颠覆了传统的“传媒报道,网络扩散,相关部门处理”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社会,乡村网红是网络广场中的“乡村信息源”、自者视角下乡村社会的形象建构者和网红效应下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他们进一步弥合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助力着数字乡村建设。乡村网红以“原生态”的草根人设传播、富有“地方感”的共情传播、集体参与下的人际传播助力媒介化乡村社会的构建,优化了乡村社会的传播格局。乡村网红的传播实践加速了乡村社会传播的“在地化”转向:传播资源从“汇聚城市”转向“返流乡村”,传播话语从集中把关的宣传话语转向共享式的民间话语,传播方式从单向的信息传递转向在地性的参与式对话。我们尚需引导乡村网红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其为当下乡村社会传播力的提升贡献更多力量。  相似文献   

15.
“网络暴力”在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含义,法律上的网络暴力是指发生在网络公共空间的针对特定个人的人身侵权行为。在现行法律下,信息发布平台既不对网络暴力的发生和传播负有事先审查义务,也不负有向受害人披露侵权者身份信息的义务,而是按照“通知—删除”规则消极应对,这是网络暴力背后的主要原因。同时,公司法规范缺乏系统性、法律责任过轻等也不利于网络暴力问题的有效治理。因此,立法应该从以下维度进行优化:适应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客观规律,贯彻“事先预防+事后救济相结合”的理念;让信息发布平台承担事先审查义务和侵权行为人身份信息披露义务;协调公私法的有关规范;加大网络暴力行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和艺术邹平提纲挈领地把握电视的大众传媒属性,可从电视的传播特征着手。电视作为一种网络传播似乎人皆熟知,但这种网络传播带来的受众反应却并非一目了然。国外电视传媒学者都以地球成为“电视村”的形象说法来确认网络传播的传受事实,不过这一点对...  相似文献   

17.
角色变异:网络传播挑战“把关人”权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末期兴起的网络传播,使大众传播的“把关人”权利受到严峻挑战。“把关人”已由传统的单向传播与控制信息向多元角色转换,成为集传播与接受、调整与变革为一体的新型网络信息调控。网络传播“把关人”的角色定位,是21世纪新闻传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网络社群文化是网络共同体共享的价值观、仪式和精神意趣,而作为一种社会化的符号,品牌则是网络社群文化的外在表征。网络社群文化形塑并引领着成员观念与行为的同时,还催生了社群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它体现为成员间交流与交换行为的互渗、信息共享与分享模式的对流,并推动品牌由“物格”向“人格”的价值转向。因此,网络社群背景下的品牌建构理念应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以“品牌开放”为导向,品牌传播策略也应向“链接社群”的方式转换。  相似文献   

19.
数字技术使信息传播渠道从单一向“网络立体化”转变,信息传播主体从“中心化”向“分散化”转变,信息传播环境从“真实化”向“拟态化”转变,信息传播出现了“混沌”与“失序”现象。“坚持人本理念”是网络信息传播秩序重构的基本逻辑,“信息资源与要素的再整合”是网络信息传播秩序重构的基础条件,“智能化信息平台决策机制”是网络信息传播秩序重构的保障。在信息传播秩序重构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技术体系与网络体系的链接,搭建多层次信息流动与传播的网络空间;需要加强对社会生活空间与产业的数字化改造,促使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迁移;需要催生全新的元宇宙信息场域,构建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  相似文献   

20.
科学传播理论主张用“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传播理念来理解科学,以更好地实现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有效传播。科学传播借重网络媒介,拓展自身研究视界,既可行又有着现实的必要性。网络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其独特的优势和科学传播理论倡导的理念有很高的契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