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大庆社会科学》2013,(3):159-159
宋宝安撰文指出,社会预期是指公众对未来社会经济状况和生存环境所作的估计。随着社会化程度日益加深,社会预期已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社会预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经济增长率与消费率存在非常的依存关系,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率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消费旺盛时期,同时也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消费低迷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率下行比较快的时期。不可否认,长期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在相应延长。然而作为一个特定阶层的中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其平均预期寿命与全国平均预期寿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对中高级知识分子体育价值观及健身行为现状分析。其目的在于唤起知识分子对健康的重视,从而自觉投身于全民健身的活动中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可行性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合理预期学派的形成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经济行为主体(如作为消费者的家庭和以盈利为目的的工商企业。银行以及其它金融中介机构)在作出它们当前的行动决策时,除了考虑当前有关经济变量(如价格、工资率和收益率等)以外,还要对这些变量的未来情况作出合乎理性的预期。合理预期(Rationalexpectation)概念最先是由John·FraserMuth1961年在其著名论文《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中提出的,按其见解,“由于预期是对未来事件有根据的预测,所以它们与有关的经济理论的预测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把这种预期叫做‘理性(合理)’预…  相似文献   

4.
刘瑞 《天府新论》2008,(6):F0003-F0003
经济预期是指经济行为人对于经济变量(如价格、利率、利润以及收入等)在未来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的一种事产估计或主观判断.显然,正确的预期有助于市场主体适当行为,而错误的预期将导致市场主体行为失当甚至血本无归.江世银教授长期关注经济预期问题,继出版了<中国资本市场预期>(商务印书版)之后,又推出了新作<预期理论史考察——从理性预期到孔明预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新作.  相似文献   

5.
时间动态——由要素对区位收益的预期所规定——对于新经济地理学非常重要。现有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对预期问题的处理采用两种极端的理想形式,即完全近视的静态预期和完美预见的前瞻预期。这或许适合于研究个体预期已趋稳定的成熟经济,但对研究我国这类个体预期正多变动的发展中经济则明显不足。因此,完善空间预期的微观基础,借鉴理性预期学派和行为学派的研究成果,发展时空结合的新经济地理学,是新经济地理学未来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提高经济决策水平势在必行.适度地进行宏观调控,正确地进行经济决策,要求重视宏观经济预测工作.一、宏观经济预测的重要性经济预测是人们对未来事件从经济方面作出推测和表述.即把某一未来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缩小到极小程度,并从经济上对这一事件的结果提出具体设想和推断.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是一个被忽视了的群体,但是它们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和变迁过程中迫切需要给予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外出原因与行动选择的关系上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现象以及对我国社会的影响,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仅用一种原因很难解释农村人口选择外出的行为,而是在不同阶段他们外出的动因是不同的,用经济理性、劳动力剩余或者普遍贫困等理论难以解释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行为。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在外出过程中不断地建构他们外出的理由。所以要从过程或动态的角度来理解新生代农村人口外出的行动和原因,才能真正把握住这一群体特征以及他们的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农村消费的真实周期模型,以价格补贴政策为背景,从我国农村消费激励政策角度出发,对制约我国农村消费水平增长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农民对未来的预期因素、农民消费支出与收入结构不合理,政府对消费补贴政策实施效率的不合理估计等问题的存在,是导致农村消费激励政策无效率进而长期制约我国农民消费力水平提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决策是实践之前的“智力动作”,是一种认识活动。所谓决策性认识,则是认识的相对独立的完整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质言之,它是通过将关于某项实践的理想意图与关于某项实践和客观环境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的科学预见知识相互对照、相互反应、相互结合,使关于实践的理想意图具体化为关于实践的科学决策的认识活动。具体地说,它是指主体在完成关于某项实践的设计之后,预期地考察该项实践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根据对未来的科学预见,按照一定的准则,对理想意图进行评估,从中选择现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听证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也是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它的目的在于尽可能获得与某项行政性决策有关方面的社会各方的利益表达和对决策的意见反馈,以便作出尽量合理的决策。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现行的行政听证制度面临着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转换政府体制,树立民主程序观念,加快行政听证制度程序立法,则是完善这一制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让决策行为更加科学,决策效率更加快速,成为组织领导人和研究者所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前人在决策问题上作出的成果,着重探讨了不确定性情境下的决策行为,分别从决策行为的理论以及研究焦点等问题展开,对目前已取得成果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感恩是提高人们主观幸福感,促进亲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探索行之有效的大学生感恩行为养成策略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行为决策理论为基础,从感恩决策的独特视角剖析大学生感恩行为的决策评估系统,深入分析感恩决策法则中的体验效用、决策效用和预期效用,提出了要以体验效用启发大学生"知恩"、以决策效用促进大学生"感恩"、以预期效用引导大学生"施恩"的高校大学生感恩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就要进行决策活动。而决策,它又是多因素有机组成的活系统。因此,只有正确发挥决策系统的功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决策系统具有哪些具体功能?如何有效发挥这些功能去达到预期目的?对诸如此类问题深入探讨,无疑,将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决策,有利于加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当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党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时,人们还很难估计到这场举世瞩目的改革将会对理论建设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当天津社会科学院伴随着改革的春风出现在海河之畔的时候,人们仿佛也没有来得及细细思量它的未来将会怎样发展;然而,曾几何时,当人们回头一瞥改革十年的社科院,却不胜欣喜地发现,改革十年乃“建国以来社会科学发展最快、成果最多、思想最活跃、获得社会效益最大的一个时期”(胡绳:《社会科学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理论之树已然郁郁葱葱,绰约多姿。  相似文献   

15.
戴园晨认为,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的特定历史环境中,由体制转轨引起的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由此考察,通胀与紧缩都是货币现象,但货币的供给过度或供给不足则是由特定体制和发展背景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我们对我国自然利率和产出缺口进行联合估计,并利用自然利率和产出缺口的估计值建立具有前瞻性成分和后顾性成分的"混合型"Taylor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行为并不具有明显的前瞻性,但对滞后的通货膨胀变动和产出变动作出了稳定反应;在不考虑我国货币政策平滑行为影响的情况下,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目标通货膨胀率位于3%左右。  相似文献   

17.
农户的耕地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基于2006CGSS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在耕地使用方面究竟作出怎样的行为选择、哪些因素会影响他们的选择、以及他们的行为选择对家庭经济又有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考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当前农民与土地关系以及农村经济问题的重要切入点.经验研究显示,农户承包和耕种土地的行为依然属于小农经营,土地和劳动力外出对其土地使用行为选择有影响,而耕种土地仍然是影响家庭收入的主要因素,但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则显示出最大影响.鉴于此,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以及加大对农业生产及农户兼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等政策选择,将对“三农”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凡注重中国发展的人士,都极为关注中国农村土地承包期的延长给农村带来的变化。人们惊喜地发现,党中央在土地承包期15年之后又作出继续延长承包期30年的决定,这是我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又一英明决策。表明我党对发展农村经济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土地承包期的...  相似文献   

19.
在解决朝核问题的会谈中,美朝决策一直存在尖锐碰撞.之所以出现决策碰撞,主要在于美朝两国对对方的错误认知.美国对朝鲜政权生命力以及"以压促变"政策效果的错误认知,使得美国难以作出正确的对朝政策.而朝鲜对美国态度的错误估计以及核边缘政策的反复使用,使得朝鲜也不断作出不利于美朝合作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群体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他们虽在城市工作、生活,却不能成为城市市民,而是以流动人口的身份长期存在.在从生存向尊严保护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已经不能用那种“恩赐”心态对待农民工群体,同时,农民工群体已不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要通过他们积极地参与影响政府的决策和制度安排,使政府在进行社会利益格局的设计时作出有利于他们的决定,并使之制度化、法律化.只有农民工群体应有的利益得到认可、保证,他们才能成为社会的和谐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