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36岁的舒心一直从事婚恋研究工作。2001年,他在上海一家报纸开辟“离婚”专栏,专门写稿给那些处于婚姻困惑的人群作婚姻分析,让他们走出婚姻迷途。这个专栏引起了许多热心读者的关注,他们纷纷给他打电话,倾诉婚姻中的困惑。舒心为此开通了一部免费咨询热线电话。通过这条热线,舒心接触了许多需要“婚姻”帮助的人。舒心给他们出谋划策,对于那些无可挽回的婚姻,就建议他们离婚,并给他们进行“离婚”指导。离婚,往往涉及到子女抚养、财产分  相似文献   

2.
《社会》1988,(10)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因为恋爱、婚姻、家庭和性问题而苦恼,需要有关研究工作者加以指导。本书作者刘达临以他亲身见到和处理的许多事情,以第一人称、抒情的笔调和故事题材把它写下来,并加以理论分析。看这本书,可以从消  相似文献   

3.
海旭 《东西南北》2008,(6):54-54
婚姻不是一张彩票,输时一撕了事,婚姻是一种责任。他眼中,8年的婚姻生活已经把原本温顺美好的妻子变得越来越庸俗不堪,两个人的心离得越来越远。他想婚姻可能就是这样的,只不过,他又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了别样的色彩。单位里漂亮而不招摇的女孩成了他的情人,让他重新寻回爱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王小波 《社会》2003,(5):54-56
恩格斯有一句名言深入人心:“没有爱 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但真正能够 在婚姻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爱情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婚姻这个巢留得住爱情这只鸟吗?难道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并且没有墓志铭? 重读弗罗姆《爱的艺术》,不禁让人惊诧:这个美  相似文献   

5.
婚姻质量的社会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最近应上海社会科学院的邀请赴上海参加了有关“婚姻质量”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众多国内和国际学者交换了对“婚姻质量的看法”。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讲求生活质量。婚姻家庭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讲求生活质量,自然要讲求婚姻质量。然而,婚姻质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对此人们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不同的认识。第一,评判婚姻质量究竟是重婚姻义务,还是在婚姻情感。一些人认为,中国人在婚姻家庭中的态度严肃,责任感强,夫妻相敬如宾,赡老养小,共同承…  相似文献   

6.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斯·博允的新书《融洽婚姻》中,列举了不少男女对婚姻的误解,现摘录其中要求,与读者分享:误:当初不嫁他就好了!正:一段婚姻成功与否,在乎双方的努力,一段婚姻如不幸福,便需要双方作出转变,而不是把问题推到对分身上。检讨自己的行为并作出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对方一起改变。误:爱情能征服一切。正:非也。当现实生活问题介入两人关系中时,爱情就会进行调节、改变。双方必须尽量适应双方及至自己需要的改变。误:若真心相爱,就不会有意见分歧。正:两个人持两种不同意见是非常正常、健康的,但在争论时应只…  相似文献   

7.
“人们整天忙于工作、带孩子或者充实他们各自的心灵。《永结同心》的作者格洛里亚·瑞奇菲尔德说,“他们早就忘了自己的婚姻也需要补充营养。”为何不腾出一点时间给婚姻补充营养呢Z试试以下几种方法,运用它们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它能让你的家庭生活更加美满幸福。做你的伴侣最热烈的欣赏者“我的妻子对色彩极有品味,”马罗在不久前的一次晚会上对我说,“她极有艺术气息。”同桌的女伴又嫉妒又羡慕地看着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则因为这意外的赞赏而容光焕发。“赞扬,尤其是当着大家的面赞扬你的伴侣非常重要。”瑞奇菲尔德说,“不幸的是…  相似文献   

8.
踏入婚姻的生活,其实也是为了这份承诺,给对方幸福。婚姻绝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在中国的婚礼当中,古礼都很有意涵在其中,男子要去迎娶女方的时候,他首先要拜天地,祭拜上天,这是在告诉结婚的人,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婚姻是两个家族的事,也是社会的大事。婚姻之后,好好的教育下一代,将是社会的栋梁,绝对不是只有两个人的事情而已,那是对家族、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在经典当中提到,婚姻是"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上以事宗庙,就是婚姻是承传自己优良的家道,承传祖宗的教诲;下以继后世,就是教育好下一代。所以这句上以事宗庙,是永远要记得父母、祖宗;下以继后世,是永远  相似文献   

9.
人们为什么要结婚?换句话说,婚姻有什么作用?常听到一些大龄女青年说:“我结婚是为了让別人看的,是为了得到社会承认的”。农村的小孩子则会对大人说:“娶媳妇是为了给我做饭缝衣服的”。这正表现了各自的一种婚姻观念。这个最简单的问题却包含了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设想,婚姻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冯晓燕 《社会工作》2008,(10):55-58
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深人了解再婚家庭的婚姻生活,探讨再婚家庭中原“第三者”在婚姻中社会支持网络和婚姻适应问题。笔者希望通过此研究,能让那些已经进人婚姻的原“第三者”或目前还徜徉在别人婚姻中的“第三者”,对再婚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前景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促使他们思考并把握自己在两性关系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导致不幸婚姻的因素很多,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固然重要,但不愉快的事情已经发生。如果能够预测婚姻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尤其是能够洞察那些看起来很常见的不良感觉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加以预防,则将能避免一些不幸的结局。这里介绍美国衣阿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佛的一篇文章,他采用路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329对夫妇进行抽样采访。然后分析了平等关系对夫妻的自我感觉(概念),感觉中双方对自己的评价和双方的客观评价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做了深刻的预测性阐述。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婚姻家庭问题,在我国还没有见到,所以虽然该文与研究方法都较晦涩难懂,我们还是介绍给广大读者与有关研究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存在于婚姻开始,在男女婚姻问题上就存在“男高于女”或“女高于男”的现象。但自从一夫一妻制家庭出现以后,这种男女双方的差异演变成单一的普遍的“男高于女”。这种一般而论的“男高于女”的现象,社会学家巴纳德叫它“婚姻梯度”。“婚姻梯度”何以会存在?又会带来什么后果?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探讨,并就“婚姻梯度”的存在而导致我国青年在择偶方面出现的一些现象作一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人类自从青了婚姻制度以后,婚姻一直就是个潜伏了很多问题的乐西。不过以往的社会文化、道格标准、舆论力压和宗教约束都对婚姻的维持起着很大的作用。在中国漫长与稳定的封建社会里,婚姻是衷上处于单向的平稳发展过程中。而在全天,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传统的影响力正日趋减弱。因而,当代的婚姻较以往似乎充满了更多的困挠和问题,而在众多的困挠和问题中,表现最为突出也最为复杂的恐怕就属“婚外恋”现象了。我以为,谈“婚外恶”首先要从“异性恋需要”说起。“异性恋需要”是指个体对性的兴异趣,因这种兴趣而产生的对…  相似文献   

14.
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得主,著名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因在去年11月应南朝鲜“韩国开发研究院”的邀请,参加在汉城举行的经济讨论会以后,接受南朝鲜《韩国经济新闻》社李秉国的访问,谈了他对某些经济问题的看法。在谈到美国的经济时,克莱因说:“布什基本上沿用了里根的经济政策。里根留下了非常大的一笔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看来布什在解决这一问题上也不会取得多大的成功。他以紧缩政府开支来代替提高税收,企图以此减少预算赤字,但这是不可能成功的。在解决贸易赤字方面,只要他不从根本上改变政策,只能是悲观的结果。”克莱因认  相似文献   

15.
以"天价彩礼"为代表的婚姻成本已成为农民家庭的一项沉重负担。彩礼的多寡与父代对子代婚姻责任的强弱有关系。在父代强责任的地方,子女婚姻是父母的事情,他们在传统通婚圈内为子女找对象,从而强化了对本地婚的偏好,使婚姻的本地市场和全国市场并存。在"性别挤压"和本地女孩外流的双重作用下,婚姻的本地市场竞争激烈,男方家庭只有不断抬高自身的比较优势才能吸引女孩,女方则会竞相索要高额彩礼,从而共同推高了当地的婚姻成本。在父代弱责任的地方,结婚是子代自己的事情,他们一般在打工地找外地对象,从而打破了本地通婚圈,婚姻的本地市场被纳入全国市场。全国市场的选择空间相对较大,女方只能在全国平均价格上要价,因而要不起高价,也就较少出现"天价彩礼"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什列伊杰尔谈情报学的哲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科技情报(第1类)》杂志1983年第12期刊登Ю.什列伊杰尔1983年2月在“科技情报理论与实践”讨论会上的报告摘要,他指出: 情报学的哲学问题首先与阐明它的对象有关,即与研究科技情报这一现象本身有关。情报在社会中作为物化知识出现,这就有可能看到科技情报与起控制信号作用的信息之间的差别。由于社会积累的关于应如何完成这种或那种活动的知识发生异化而产生科技情报,而“控制信息”产生于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中发生事情的知识固化过程中。这些事件可能是科学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上总有一批孤高的创业者,这些人往往扮演了事业上的成功者、爱情上的失败者的双重角色。我的密友田夫(此友生自农家,以田夫自号),系某大学法律系的青年教师,精通三门外语,创立了两门新学科;然年届三十,婚姻尚渺茫无期。通过我与田夫的时话,对他的婚姻心理进行一番展示。赵:兄年届三十,学业上已成功了,婚姻上却一无所成,不着急吗? 田:一点不急。我现在仍同十多年前一样,认为我将来的婚姻是美满的,不过是个时间问题。“佳人爱才子”不一定成立,但一个在事业上有成就的男子,必能赢得某个出众女子的心却是规律。事业者首先是个理想者。我比别人更多地生活在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18.
有人曾把婚姻分为4种:可恶的婚姻、可忍的婚姻、可过的婚姻和可意的婚姻。第一种因为其质量的低劣让人忍无可忍,肯定是要解散的,而最后一种则是一种理想,我们常用一个词来形容:神仙眷属。但这种婚姻就像一见钟情的爱情,可遇而不可求。我们的婚姻,大多是可忍或可过。它当然是不完美的,有缺憾的,让人心酸而无奈的,继续下去不甘心,放弃又有太多的牵绊。它是我们心头的一个刺,隐隐地痛着,又拔不去。  相似文献   

19.
赵合俊同志在《落后农村的包办婚姻析》一文中,对目前落后农村还盛行包办婚姻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些颇有参考价值的观点,但在探讨包办婚姻是否违背落后农村青年的意志这一问题时,他认为在婚姻大事上,落后农村绝大多数青年“乐意遵从父母的意志”,并由此断言“包办婚姻同这些地方的情况相适应,而婚姻自由目前在这些地方还不可能实施。”我认为这不妥。如果作者说在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前,落后农村大多数青年在婚姻上“乐意遵从父母的意志”,那倒还持之有据,言之有理,但认为今天在落后农村的青年们仍然喜欢父母包办他们的婚姻,那确实是闭目塞听了。诚然,目前落后农村基本上还是处于夫耕妇织、家长专权的自然经济阶段,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闭塞的地方,人们还是比较保守、愚昧、盲从。但是,今天的落后农村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第一次“婚姻”毛泽东第一次“结婚”时才8岁。是在他父亲的强迫下成的亲。女孩子比他大6岁(14岁),当时毛泽东迫于父亲的压力,很有礼貌地接受了这种生硬而可怕的婚姻仪式,很有规矩地向每一位来宾磕头。但是,当仪式过后。他拒绝与这位大姐住在一起,并发誓决不碰她一指头。毛泽东作为农民的儿子,没有采取逃跑等方法来对付娶媳妇,而是用既默认又不顺从的独特方式显示了他的聪明才智。实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