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飞 《快乐青春》2004,(12):72-76
(一) "哇!不会吧,龙妹,你买这么多衣服干什么啊?难道想开个人时装展示会啊?"看着满手提着衣服袋子、破门而入的柳龙玫,我瞪大了双眼、张着嘴巴半天才冒出一句话来.  相似文献   

2.
周琴 《家庭科技》2014,(7):25-26
“养生”是当下热门话题,但对常见的养生讲座、养生书籍、养生大师要慎重理性对待,避免上了“伪养生”的当.特别是在“吃”方面,一定要擦亮双眼.  相似文献   

3.
关于人自己的内在人格和安身立命之事,这在中国先秦哲学中已被鲜明地提出来了。这当然要首推儒家的孔子和孟子。孔子的“仁”就是用于表征人的社会性的一个范畴。我只指出两点;其一,“仁”是人的社会关系或社会性的内积。《论语·阳货》载宰我问孔子关于三年之丧的事,孔子问他说:当你的父母去世你为他们守丧时,“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宰我说:“安!”子曰:“女安则为之”。孔子并说:“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在孔子看来,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这种“礼”原来并不是一种单…  相似文献   

4.
赵星 《家庭科技》2014,(2):17-17
正对于大多数夫妻而言,吵架是家庭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事情。当对方抱怨"你根本不在意我的感受""你都不愿陪陪我"时,得到的回答往往让他们更加气愤不满。其实,理性的回答应该是"我要怎么做,你才会觉得我在意你的感受","你觉得一个星期陪你几天比较好"。千万不要觉得厘清这些问题很愚蠢,其实这是沟通的开始。就算是吵架,有些事情也要避忌。  相似文献   

5.
遗失物制度存在的前提是拾得人所拾得之物为他人之物.这个偏见为道德入法提供了可能.如果回到事情的本原,当拾得人面对一物时,他只能作出他人之物、无主物或者非我之物三种判断.遗失物仅仅是三种态度中的一种.大多数情况下拾得人并不能作出此物就是他人之物的断定,只能认定此物是非我之物,面对一个非我之物,拾得人并无法定义务交还,因此在未被证明为他人之物前可以占有,在不存在时效取得制度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确认无主物的方式取得所有权.基于此,遗失物制度才回到了真正的法律轨道.  相似文献   

6.
对谁好脾气     
那天,参加一个聚会,告别时,几位朋友都对我说:你这人十几年没变,还是那样的好性格、好脾气,和你聊天真是愉快有意思!我微笑。 我的脾气真的好吗?我想起了母亲曾对我说的话:"你这孩子,人能干,心地也善良,就是脾气不好。"老公也说我:"你这人,一辈子全是脾气害了你。"  相似文献   

7.
我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在美学研究中,对审美活动的考察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却毕竟还应该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对人的感性存在的考察。为什么审美活动能够使人“飞入空灵”?为什么审美活动在根本上区别于科学或伦理活动?甚至更进一步,为什么审美活动与人类生存有着最为深刻的内在联系?诸如此类围绕着人类的超越性生存而展开的种种变奏,只有延伸、推进到人的感性生存,才有希望得以解决。 人的感性存在,你这生命之舞的发生之地,你这曾经为人们疏忽了的生命的秘密! 所谓感性存在,是指人的机体、诸感觉和实践活动本身。它  相似文献   

8.
我知道,你是这世上唯一不会生我气的人,唯一肯永远等着我的人,也就是仗着这份宠爱,我才敢让你等了那么久。可是,我真的有那么忙吗?母亲真的老了,变得孩子般缠人,每次打电话来,总是满怀热忱地问:"你什么时候回家?"且不说相隔千里路,要转3次车,光是工作、孩子已经让我分身乏术,哪里还抽得出时间回家。母亲的耳朵不好,我解释了半天,她仍旧热切地问: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几次三番,我终于没有了耐心,在电话里大声嚷嚷,她终于听明白,默默挂了电话。  相似文献   

9.
佚名 《中文信息》2002,(9):79-81
原来我们在学校时,做设计是为了应付老师,没考虑太多的实用性。到找工作时才知道,学校学的东西太少且不实用。你想想,现在都是网络环境,我们还用明文传输,人家随便拿一个抓包工具,就可把你的机密一览无余。呵呵,你别告诉我你其实也用了加密,不过是 ASCII 码加减一而已。如此小儿科的东西,你好意思面试时跟对方说你会加解密?好了,转入正题。  相似文献   

10.
我你之辨与现代性意识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你之辨是指在我你之间作出区分的哲学意识 ,它区别于我它之辨 ,二者意味着两种不同的视角 ,我—你的视角与我—它的视角。这两种视角构成了古典的世界观与现代性意识之间的内在分野。通过我你之辨的视角 ,存在的特殊性也即个体性才能真正得以产生 ,而现代性的意识又发端于对存在的特殊性的尊重。在这个意义上 ,现代性的意识是在我你之辨中发源的。  相似文献   

11.
家有闺蜜     
那天,朋友晓茹约我去逛街,欣然应允之后,我顺带"捎"上了婆婆。一路上,晓茹张了几次嘴,似乎有话要说。总算瞅了一个婆婆去洗手间的空当儿,她才"斗胆"问我:"你怎么敢带婆婆逛街呢?可真有你的!"我明白她的意思,也明白疑问背后恰好道出了她的苦衷。晓茹不止一次地说过,她每次买新衣服都要藏藏掖掖好久才敢穿上身,而且面对婆婆盘问的眼光时,她还要把价格说成"跳楼价”,防止老人家抱怨她乱花钱。  相似文献   

12.
闲谈     
正你喜欢上一样东西A,嫌贵,买了一堆便宜的BCD,自以为能当替代品,到最后发现你还是心心念念想要A。所以,在个人能力接受范围内买你最想要的那个,才是最省钱的消费观。做其他事情也一样,都别将就。——买买小天使一个人总有一天会明白,忌妒是无用的,而模仿他人无异于自杀。因为不论好坏,人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只有耕种自己的田地,才能收获自家的玉米。上天赋予你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当你自己努力尝试和运用时,才知道这份能力到底是什么。——爱默生  相似文献   

13.
许多时候,我们在为"快速育儿"的成功而窃喜时,却忽视了自己不知不觉中已在心理上伤害了孩子。年轻的父母们:育儿切莫图省事! "妈妈,快点来陪我哦!"女儿又在床上催我。 "你先睡吧,妈妈要等事情做完才能睡呢!" 女儿都五岁八个月了,晚上睡觉总是不敢一个人  相似文献   

14.
开胃豆     
该你啦吃过晚饭,冯笛回自己房间写作业。不知什么时候,在客厅看电视的爸爸妈妈竟吵起了架。冯笛赶紧跑了过去,站在旁边劝也不敢劝。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吵得不可开交。突然,妈妈词穷了一时语塞,冯笛左右为难,没办法了才催促道:“妈妈,快点儿,该你啦!”  相似文献   

15.
正一位学生带了盆兰花来谢我,说是因为我在他的毕业纪念册上写了"为人点灯,明在我前"那句话,让他找到了工作。我因赶去上课,无暇问他原因,怎么也想不起来为什么我会那样写,而不是一般的"鹏程万里"。几天后,我无意间看到书架上的《创意电力公司》才猛然想起,我那时正在看那本书,看到皮克斯公司的创办人卡特穆尔去卢卡斯公司应聘时,被问道:"你会推荐哪些既懂电影,又会做特效的人来本公司做事?"  相似文献   

16.
播种爱心     
人生,本来就如此——善人者,人亦善之。你在随意中付出一份爱心,就会在臆测不到之时感受到那些一样善良、一样美好的回报,感受到那份被人记着、被人爱着的幸福。爱心,这时就像冬日里的阳光,温暖着你,也温暖着我。  相似文献   

17.
家无余财     
“你不是理财能手,我纵然有天大的本事,到头来也只有一个结局:受穷挨饿。别的不说,单看我这模样,谁见了都像不认识似的。瞧吧,大家都在奔小康,一个个肠肥脑满,我老兄却被你淬为非洲难民甚至远古时代的爬虫类动物,生活算不算饥寒交迫?” 妻半眯双眼斜躺在那把沙滩椅上,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对于我的这番教诲不怎么在意。她已经习惯了。终于,她还是忍不住格格地笑了起来,她认为用非洲难民和爬虫类动物形容我的模样,很生动。  相似文献   

18.
婚前·婚后     
老婆:谈恋爱时,你说你不嫌我穷,看中的是我的才华;结婚以后,你成天抱怨我穷,说才华顶个屁用。谈恋爱时,你情意绵绵地在我耳边说:要相伴一生一世。结婚以后,你拧着我的耳朵,恶狠狠地说:早晚把你废了。谈恋爱时,我陪你逛商场,你给我买了一套昂贵的西服,顺便给自己买了一个廉价的胸罩;结婚以后,我陪你逛商场,你给自己买了一套昂贵的裙子,顺便给我买一条廉价的内裤。谈恋爱时,你说咱不要孩子,就两个人开开心心过到老多好;结婚以后你说,要不是看在孩子的分儿上, 你早就跟我分道扬镳了。  相似文献   

19.
"人作为目的"原本应该是一种教育现实,但是真正的现实却往往是"人被遗忘",于是它才有必要成为我们今天对未来教育的一种合理想象和希望--一种教育理想.针对人被异化为金钱和分数奴仆以及"我-它"关系遮蔽"我-你"关系的现状,教育应当做到"把人当人看",珍视每个人的尊严,最大限度地适合每个儿童;应当"使人成为人",引领人超越自身,"相遇"在"我-你"关系中.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喜欢笑的人。前天有位朋友来电话,说她代另外一位和我只有一面之缘的朋友问好。我很惊讶那位朋友的记性,因为我已记不起对方了。她说:他记得你的,你的微笑他一直记得。可见,微笑对人时,人家回报给你的,也一定很美好。有一天,因为部门工作进度问题,老板大声训斥在座的员工。他的态度让我很吃惊,觉得他没有风度。我认为自己是部门负责人,有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