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高龄老人烟酒习惯与健康长寿关系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酒作为人类许多社会群体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共同点,同时也是构成现代社会健康威胁--许多慢性疾病发生的一个原由.笔者依据中国高龄老人1998年的调查数据,按照年龄、性别及城乡差异,比较分析了高龄老人过去和现在的吸烟与饮酒状况、饮酒类型、开始和停止吸烟的年龄,同时结合高龄老人健康自评、从事体育锻炼、患病等情 况,探讨了烟酒习惯与健康长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口学刊》2018,(3):82-92
慢性病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类型。本文使用CHARLS 2013年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和KHB分解的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地位对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较高教育水平、在政府或事业单位工作、在企业工作的群体相比务农人群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更高,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性更低。我们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解,结果显示地位较高的群体饮酒比例更高、肥胖指数更高,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了他们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较高;然而,地位高的群体有更好的生活条件、较少吸烟,因此他们更不容易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结果与国外研究形成了对比和呼应,在中国并非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群体慢性病患病风险更低,其关系因不同的慢性病类型而异。此外,研究结果对于有效识别慢性病易感群体、积极干预及预防慢性病提供了理论支持。本研究提出对不同社会群体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针对较高社会阶层的易感人群应倡导良好、规律的生活方式;针对较低社会阶层的易感人群则需要通过医疗卫生政策、公共卫生服务、生活环境改善等多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
《人口学刊》2015,(5):94-103
本文利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2008年和20112012年),基于社会学视阈考察中国大陆轻度认知障碍老人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在控制人口学特征的前提下,考察肌体健康、生活方式、心理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肌体健康因素对轻度认知障碍老人死亡风险影响最大,肌体健康的轻度认知障碍老人的死亡风险比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低38%左右。生活方式因素中,适量饮酒和参加锻炼均能显著降低轻度认知障碍老人死亡风险,使其降低13%左右;是否吸烟的影响并不显著。喜欢干净整洁和不感到紧张等积极的心理特征因素对降低认知障碍老人死亡风险具有显著作用,使死亡风险降低12%2012年),基于社会学视阈考察中国大陆轻度认知障碍老人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在控制人口学特征的前提下,考察肌体健康、生活方式、心理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肌体健康因素对轻度认知障碍老人死亡风险影响最大,肌体健康的轻度认知障碍老人的死亡风险比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低38%左右。生活方式因素中,适量饮酒和参加锻炼均能显著降低轻度认知障碍老人死亡风险,使其降低13%左右;是否吸烟的影响并不显著。喜欢干净整洁和不感到紧张等积极的心理特征因素对降低认知障碍老人死亡风险具有显著作用,使死亡风险降低12%22%左右。社会经济地位因素中只有居住在城市对降低轻度认知障碍老人死亡风险有显著作用,而其余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概括而言,良好的肌体健康状况、适量饮酒、经常参加锻炼、积极的心理状态以及居住在城市会显著降低轻度认知障碍老人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4.
关于生育健康的分解与综合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育健康因其特定的内涵,及其与人口、社会等因素的相互影响作用,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特定的地位。本文试图借用健康人口学的思想方法,讨论从生育健康的不同组成部分和不同的研究人群入手,通过分而治之与综合治理并举的方式,进行生育健康的社会人口影响因素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社会支持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相关关系研究对提高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积极应对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3年上海市老年人口状况与意愿调查"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验证三种类型的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引入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两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形成多元多重中介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检验阐述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中,陪伴关爱支持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积极作用最大。而相比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在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6.
自1978年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广东老年人作为一个特定的年龄群体,经济改革开放对他们影响如何?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健康维护、生活照料和社会地位具何特点?这是深入研究老龄问题首先要关注的。1996年年中,我所实施名为“广东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的课题研究,在广东省开平市和博罗县进行抽样调查。该次抽样调查采取多级分层等距抽样方法,每市县抽取500名60或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访问调查。本文通过调查数据了解原富裕与欠富裕地区在经历十多年的经济开放改革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特征异同。  相似文献   

7.
社会支持与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基于2002年最新的中国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在考虑人口社会经济特征和肌体健康的情况下,应用Ordinal Logit模型分析了中国老年人口的社会支持与其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口的生活满意度有着积极的影响,肌体健康对生活满意度也有影响但对社会支持的作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人口学刊》2018,(3):52-61
在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条件非常艰难,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俄罗斯遗留了大量的残疾人口。俄罗斯人有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不仅存在男性人口之中,女性人口中的比例同样很高,再加上恶劣的气候条件,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不健康的饮酒方式,缺乏体育锻炼等,使得俄罗斯人口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人口预期寿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远远低于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也低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甚至低于与俄罗斯有着相似历史经历的韩国和墨西哥。保证居民健康和人口的稳定发展是维系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之道。当今世界,日本、欧美等各国的人口预期寿命都在持续增长,而俄罗斯人口的预期寿命却增长缓慢,这无形中拉大了俄罗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如何降低人口死亡率、提高人口预期寿命已经成为俄罗斯政府急需解决的社会难题。本文通过具体的资料数据对比一般地区与极端地区人口的预期寿命,分析俄罗斯与世界人口预期寿命的具体差距,推测出俄罗斯人口预期寿命的可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9.
与以往主要关注家庭因素、基本人口特征的流动儿童精神健康研究不同,本研究将分析视野扩展到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和个体抗逆力。数据表明,流动儿童的精神健康差于非流动儿童,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支持和个体抗逆力均对其产生影响,其他社会支持的影响不显著。流动儿童由于面临着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流动方面的"双重劣势",单纯提升个体抗逆力不足以改变其精神健康不良的事实。因此,一方面努力提升流动儿童的个体抗逆力,充分发挥其面对逆境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在宏观层面上不断地瓦解产生"双重劣势"的制度基础。通过两方面的共同作用能改善流动儿童的精神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论家庭变迁与人口的生育行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家庭变迁与人口生育行为的变化呈动态关系和密切的相关关系。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我国的家庭规模与结构、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生产功能、家庭生活方式和养老保障功能等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人口的生育行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及政策的制定正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审视家庭与人口生育的关系,考察家庭变迁与人口的生育行为,分析和确定家庭因素对人口生育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CFPS )数据,探索性分析了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健康不平等的两个中介机制--健康预防机制和健康恢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健康预防机制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生活方式,进而影响自评健康水平的假设得到部分验证,其中营养水平的中介效应得到验证;健康恢复机制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医疗保健能力,进而影响自评健康水平的假设得到部分验证,其中医疗保健支付能力的中介效应得到证明。最后,分析发现,"看病贵"比"看病难"更能影响民众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当前健康不平等问题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经济领域重点研究的主题之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是造成健康不平等的根本性影响因素,其中教育的作用最为关键。教育和健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乎社会发展和个人福利的关键变量,同时两者关系也十分密切。不同教育水平的群体在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健康的教育梯度。为了探究我国是否存在健康的教育梯度,厘清教育对健康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基于格罗斯曼健康需求理论、教育影响健康的群体化差异理论等,构建对数二项分布回归模型,通过分析2010—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中国居民健康的教育梯度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得到多个稳健性检验的支持。研究发现,教育对人们的健康水平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尤其在初中教育阶段最为显著,同时该影响存在性别、年龄、城乡和地区性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教育对健康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教育主要通过收入水平、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中介路径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因此,加大教育的全方位投入力度,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投入,以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家庭支持等政策...  相似文献   

13.
《人口学刊》2018,(4):59-71
生活自理能力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最为普遍性的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十年追踪数据对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ADL和IADL)的发展轨迹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老年人的ADL自理能力发展轨迹呈现出低起点快速下降型、高起点急速下降型、高起点平稳下降型三种类型,老年人的IADL自理能力发展轨迹则分为低起点快速下降型和高起点缓慢下降型两种类型。不同社会经济特征老年群体在生活自理能力发展轨迹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老年妇女、少数民族老年人、低教育程度者、老年农民和城市从未正式工作过的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发展轨迹属于较差模式的可能性更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发展轨迹形态受人口社会学特征、健康状况、社会交往、家庭支持等多方面的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文章认为应加强社会政策的公平性导向,积极扩展社会经济地位对健康的正向作用;广泛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的介入,通过增加老年人与家人、邻里和朋友的联络、交流和支持来改善健康状况;同时应基于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动态发展的模式和特点,构建适合的社会预防照护和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人口和经济,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经济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决定不同的人口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见《马恩选集》第2卷第82页)马克思主义在强调经济对人口发展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丝毫没有忽视人口对经济,人口发展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人口作为社会生活的  相似文献   

15.
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王俊祥同志在来稿中认为,残疾人口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残疾人口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其根本任务是揭示残疾人口的特殊性质、发展规律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为一个特殊的人口群体,残疾人口有自身的特点:(1)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CHARLS 2011年全国基线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社会地位、家庭经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复杂交互影响关系,解读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差异的来源.结果表明,社会地位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表现出双面性和复杂性;家庭经济是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家庭经济对身体健康影响不显著,老年人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还表现出性别差异,男性表现更低.  相似文献   

17.
<正> 农村妇女地位的高低,影响着农村生育率水平和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农村妇女地位,会有力地促进农村计划生育和降低农村妇女生育率,从而切实地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本文试图对此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妇女地位的高低,主要表现为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生活等方面地位的高低。提高农村妇女地位与控制农村人口增长的关系十分密切。第一,农村妇女地位的高低,影响农村生育率水平和控制农村人口增长工作。解放以后,妇女同男子一样成为国家的主人,广大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劳动,获得  相似文献   

18.
运用人口学指标衡量和比较妇女地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妇女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地位高低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尤其是人口过程受到女性总体自身特点的直接影响和制约。本世纪后半叶以来各国女性对国家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日益广泛、深入的参与,对推动全球的发展和人口现代化过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女性的总体状况仍不尽  相似文献   

19.
人口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重要问题之一,特别是我国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转型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主要研究人口结构与经济转型的关系,在构建相关指标基础上,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建立PVAR模型,对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转型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当人口结构由红利型向老龄化转变时,这一过程将会推动经济向消费驱动的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的服务化,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还应注意到产业结构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人口对环境作用机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口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关系,也是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话题。然而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中,还有很多的概念和理解误区。本文从一些基本概念出发,对人口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和影响的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口对环境的影响体现在人口的动态变化中,而这种变化的后果将通过社会经济的中间媒介对环境表现为两个基本作用———倍乘作用和激发作用,最后给出了作者关于人口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