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四大学科已被全世界认为是今后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而生命科学更是受到各国政府和有关科学家、企业家的关注。这是因为,谁揭开生命的奥秘,谁就站在了科学的巅峰,谁就掌握了人类进化的金钥匙。 中国科学家站在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他们大多数是从海外学成归来;他们大多数已在国外作出了可喜的成绩;他们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物质待遇、先进的实验环境;他们年轻、朝气蓬勃;最重要的是,他们有着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领头人杨焕明、汪建、于军等,已经在国外小有…  相似文献   

2.
2021年1月29日,“中日高层次科学家研讨交流活动——脑科学”以视频方式在线举办,来自中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的40余名科学家参加活动,逾5000人次在线参与。活动由科学技术部外国专家服务司、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中国研究与樱花科技中心联合主办,科学技术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承办,是为落实科学技术部与JST于2019年签署的谅解备忘录而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本期“特别策划”整理了专家们在“中日高层次科学家研讨交流活动——脑科学”中的精彩发言,与广大读者共探脑科学的奥秘。  相似文献   

3.
“旅美中国科学家、工程师、专家人士协会”(TheAsssociationofChineseScientistsandEngineersUSA)是中国大陆旅美学人的组织,已成立三年多,由原“旅美中国科学家、工程师学会”和“美中专业人士协会”合并而成。会员人数从早期的180人,增加到目前的近60O人,主要分布在美国的中西部各州。会员中90%在美取得了博士或硕士学位,大多数在美国著名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任职。协会总部设在芝加哥,有八个地方分会。协会领导的想法是要发展成为一个“有实力的科技工商联合体”,并扩大到全美范围。协会在我国驻芝加哥总领馆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高景德教授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科技界的著名学者和科学家。在国内,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前校长、教授;历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委员及政协八届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国家发明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主席团委员、技术科学部常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四届常委,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三、四、五届副理事长等职务;在国际上,他是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特级会员(Fellow),获得了IEEE授予的一百周年奖,并被载入国外出版…  相似文献   

5.
一份申办联合国国际疫苗研究所的报告从中国飞往联合国的有关机构。这是中国首次申办国际性永久研究机构。在亚太地区,韩国、新加坡等8个国家和地区分别递上了类似的申请。如果中国申办成功,研究所将设在北大生物城内。6月底,联合国有关组织将投票决定申办权归属。人们再一次把关切的目光投向这里.投在那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年轻科学家身上……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0、I‘v马约尔先生将“贾马德·侯树’什I年科学家奖”的证书发到他的户卜时,竟也不禁脱口而出:“中国人居然得到这个奖,见鬼了!”这位温义尔雅的年轻中国学者则不动,’i色…  相似文献   

6.
正马里兰大学"公共卫生终身成就奖"首次颁给了美国国外的科学家,曾毅也是首位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中国科学家。50多年来,曾毅的工作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与病毒作战。前不久刚刚度过85岁生日的曾毅先生,在接受专访的前一天,刚刚从英国参加"EB病毒发现50周年"学术会议回来。集中科院院士、法国和俄罗斯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头衔于一身,"空中飞人"的生活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目前,曾毅担任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院士实验室主任。50多年来,他的工作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与病毒作战。  相似文献   

7.
印度政府一向重视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教育。但长期以来,在愈演愈烈的世界人才竞争中,因种种原因,印度的人才流失严重,这对印度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印度政府正采取各种措施吸引高科技人才,加大对人才培养教育的力度,并已取得良好效果。 人才外流: 不可忽视的倾向 人口众多的印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一半以上的哲学博士、技术员、医生移居美国、英国和中东的石油输出国。有资料显示,1971年,印度在国外的工程师、科学家和医生的总人数为3万人。到80年代末,高科技人才外流达30余万人。1990…  相似文献   

8.
浩然 《人才开发》2009,(12):13-13
在中国,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学术范畴。几年前的一次中国十大文化偶像的评选中。钱学森与鲁迅、金庸等人一起名列十大,成为唯一上榜的科学家。钱先生作为当代中国科学精神的代表。可以说是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的“科学偶像”。他的治学严谨、敢于创新、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9.
美国素以“世界人才的汇集地”著称。近些年来,从尖端武器装备、软件编程,到环保专利发明,世界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大多都汇集到美国。据统计,近百年来,世界4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中,美国人占了将近一半。而且,获奖后到国外工作的世界25个国家的44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22名选择移民到美国。相反,得奖最多的美国却只有3名诺贝尔奖得主选择移民到国外。在诺贝尔奖得主中,共有6位华裔科学家,都是在美国获奖的:他们分别是:李政道(1957)、杨振宁(1957)、丁肇中(1971)、李远哲(1986)、朱棣文(1997)和崔琦(1998)。世界各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人次占诺贝尔科学奖总数的比例如图(百分制):  相似文献   

10.
引进国外智力和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开发利用国际人才市场、资源,吸收和借鉴国外一切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来,我国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专家已达到40多万名,国际型人才已广泛活跃在我国经济、科教文卫及社会等各个领域,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同中国人民一起建设一个强大的新中国。在我国工作的外国专家等国际型人才,他们是我们开发利用国际人才资源、市场的重要成果,已成为中国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  相似文献   

11.
万辉 《人才瞭望》2006,(8):13-15
近年来,伴随着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中国的集聚,“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研发”嬗变,无论是惠普公司的“1000聚英计划”,微软在中国研发人员“3至5年内将超过3000人”的野心,还是Google“用10年-20年在中国培养出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的狂想,跨国公司竞相在国内大肆延揽研发人才已经从昔日的“暗抢”,发展到了如今的“明夺”。其实,跨国公司之间的在华竞争,已经从资金实力的比拼,转移到了研发人才的竞争上。  相似文献   

12.
CHINAJOB是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资源总库制作的中国第一个面向全球、为引进国个人才服务的主页,已在INTERNET网上运行了一年多。CHINAJOB在运行过程中,信息量不断增大,现已成为该领域最成功的主页,在希望来中国工作的海外人士,中有一定的影响。目前CHINAJOB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外国专家局的简要介绍:公开的政策法规,国内企事业单位对国外人才的需求信息,世界上一些著名的人力资源信息网点,国内其他优秀网点等。国外求职者从CHINAJOB了解到国内的人才需求后,可通过主页提供的电子表格将其个人信息直接发送给…  相似文献   

13.
赵晶晶 《人才瞭望》2023,(21):15-16
<正>2023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强调,要坚持党对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激励引导青年科技人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继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科技报国的优秀品质。科学家精神是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精神指南,是中国屹立于世界科技之林的法宝,以科学家精神赋能青年科技人才既是时代需要,也是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不断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中国科学院将设立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奖,奖励在中科院国际科技合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国外科学家和科技管理专家。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20年,出国留学的还有2/3留在国外,没有出国留学的许多在为“走向世界”创造条件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1978年至1997年,我国共有29.3万人出国留学,除已回国9.6万人外,目前还有2/3在国外继续深造或留在了国外谋职,他们中的一半人是在美国。90年代以来,每年在美国取得理工科专业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数超过了中国自己授予的博土,每年从中国源源不断前往美国深造的人数依然高居所有出国留学者之首。据在北京的美国驻华使馆统计,仅1997年签发的学生签证就达到5600个。事实上,在我国的数十所名…  相似文献   

16.
鲁宾斯坦说,为青年科学家创造发展舞台是他的工作重点,他鼓励中国青年科学家加入纽约科学院,利用网络跨越空间与科学院世界各地的会员探讨科学真谛。  相似文献   

17.
回顾100多年的中国留学史,人们会深深感到,是那些留学海外的学子们带回了西方近现代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海外留学人员对中国的革命与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涌现出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人才,一批又一批开创中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奠基人、领导人和著名科学家从中诞生。海外留学人员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约40万留学人员在海外深造,他们学业有成,事业有为,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在海外留学人员中已有14万人归国创业,其中90%以上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一大批归国创…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公务员制度起步工作的几点考虑顾云昌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应借鉴国外文官制度的成功经验和某些科学方法,但首先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什么是中国的国情?一句话,就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博士预测:由于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等诸多因素,到下个世纪中叶,将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养活中国人,包括中国人自己。届时,世界将由此爆发动荡危机。对此,中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家的回答是:这要么是为了获得轰动效应,要么就是别有用心的危言耸听。这位67岁的农业科学家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神奇的机遇历史常常充满了神秘和暧跷,耐人寻味。1966年10月,在湖南省安江农校,一位36岁的青年教师的命运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此时~顶“右派”的帽子,包括“牛棚”的床位都…  相似文献   

20.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又一位拥有留学背景的科学家——"中国高温合金之父"师昌绪,摘取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师昌绪1948年留学美国,曾经是美国国务院明令禁止回到"红色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当年,他和一批留美的爱国科学家同美国当局不屈不挠地斗争了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