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上半年,根据黑龙江省民政厅党组的统一部署,厅事务处会同牡丹江市民政局对牡丹江市社会福利社会化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发展情况通过调查我们感到,牡丹江市的社会福利社会化发展已经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主要表现为:1.社会福利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趋于社会化.福利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已普遍由传统的民政对象向社会寄养的服务对象转变,如社会福利院的“自费”老人的数量逐年增加,儿童福利院的寄养儿重也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探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现将民政部政研中心研究人员的有亲观点和“全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座谈会”代表的发言摘编如下,供理论实际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1993年3月9日—12日,由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主办,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新华社香港分社社会工作部协办的“中国内地及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第二次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与会代表150多人,其中港方60多人。 本次研讨会是在中国内地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精神得到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情况下召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要求改革和完善作为社会“配套”工程的社会保障体制,这对社会福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  相似文献   

4.
《老龄问题研究》2005,(11):11-34
2005年7月10日至11日,民政部在山东青岛召开了“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启动工作会议。会议宣布确定了“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首批示范单位名单(我省武汉市武昌区、江汉区、荆州市沙市区是全国首批试点单位),并组织参观考察了青岛市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以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进程.社会科学界各相关学科的一批专家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从对现有社会福利机构(包括政府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和民办社会福利非企业单位)的微观研究出发,从非盈利性、组织规范与制度、工作效率与效能和社会效果等4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评估,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福利机构组织建设和行政管理的规律,以期增强社会福利机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最终形成一个有严格的“游戏规则”的有序的社会福利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办”以后,民办养老机构作为一种新生力量成为各地探索和解决养老问题的一个方向。随后,国家关于鼓励和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各种政策和文件也陆续出台,特别是2000年,先是国办发[2000]19号文以国务院名义首次发布了关于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接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11部委《关于对老年服务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提出了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导刊》2011,(31):39-39
“咏年楼”是一个以社区失能预防为主的服务设施。2010年10月,按照“社会福利社会化”、“养老事业社会办”的发展思路,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与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合作建立“咏年楼”社区生活中心。1年来,“咏年楼”以其独特的功能定位、创新的运营模式和丰富的服务内涵,成为黄浦区社区老年服务的亮点、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模式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社会化”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作为一个生物体的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亦即“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取得社会人的资格,这一教化过程即社会化.”我们把“社会化”的概念应用于社会福利领域,并且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命题,其前提条件是承认我国现行的福利体制有一定的缺陷和弊端,与社会系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因此,必须对现行的福利体系进行改革和调整,使之适应社会系统的结构原则和发展规律.众所周知,我国的福利体系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政府负责制(企事业单位也是作为政府的代表而存在的),政府既是福利的责任主体,也是福利的直接提供者.从8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9.
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与英国发展研究所于1996年9月24日-25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中国社会福利体制改革国际研讨会”。这个研讨会是两所就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问题进行了一年多的厂“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L召开的,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出席了开幕式并做了重要讲话。会议规模不是很大,与会代表共40余人,但代表性比较广泛。有来自中国政府部门的官员:国家计委、民政部、劳动部、人事部和财政部的;有来自国内学术机构和社会团体的: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康复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社区是宝     
我们常犯矫枉过正的错误。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社会福利是政府统揽,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在市场经济强大力量的冲击下,我国开始提“社会福利社会化”,作为社会福利重要内容的社区服务开始加快社会化的步伐,大力提倡社区居民群众自助和互助。这样又很容易让人们以为政府在社区服务中没有什么责任了,可以撒手不管了,  相似文献   

11.
三月七日、八日,上海市青年演讲协会召开了第一次演讲理论讨论会。来自各条战线的青年演讲者和团干部三百多人出席会议。会议小结了前一段上海青年演讲活动的情况,就“演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演讲与读书活动”、“演讲与共青团工作”、“怎样增强演讲的吸引力”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还组织了即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是以提出并推行“社会福利社会化”得以突破和推进的,而在这一思路指导下的最重要举措则是对社区服务的倡导.推行与发展.至今社区服务已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在保障城市特殊困难对象和广大居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满足他们的各种福利服务需求和生活服务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健全,促进了城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社会福利的提供模式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49年到70年代末,我国的社会福利基本上是以政府负责,以行政主导方式推行的.政府掌握了几乎所有的资源,包括生活必需品和就业机会,此外几乎所有的福利性、服务性、公益性的活动都是政府透过行政力量向民众提供的.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口号,率先对政府“孤军奋战”提供社会福利的格局进行改革,经过十余年的调整,形成了现时期透过三种组织形式提供福利服务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据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确定新的发展思路。 1.转变民政部门独家兴办独家管理福利事业单位的传统观念。社会的广泛参与,才是社会福利社会化的精髓。建立社会化福利服务体系,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配套工程,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福利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坚决摒弃政府独家包办包管的传统观念,走出社会化的新思路、新方式、新途径。要制定促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优惠产业政策,使社会上兴办福利事业者有利可图,资源共享。 2.将社区服务业作为全面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主战场。10年前,社区服务是作为城市福利事业改革的一个突破口被提了出来,并付诸于实践,由点到面推广开来。起初,各地民政部门紧紧把握社区服务的福利性这一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信息广角     
海峡两岸“社会福利与社区建设”研讨班在上海举行 由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主办、上海社会工作者协会协办的海峡两岸“社会福利与社区建设”研讨班于1998年5月11日至17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13个省(区)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大专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民政部门及共青团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研讨班的讲座及参观活动。由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邀请的“海峡两岸社会福利学术交流访问团”的7位台湾教授及大陆著名社会学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桂世勋教授、吴铎教授、复旦大学谢遐龄教授,围绕着“社会福利与社区建设”主题发表了演讲。 研讨班采取演讲与参观相结合的方式,使两岸学者和代表在较短的时间里,对两岸共同文化传统下的社会福利制度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探讨了国际社会福利与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社会工作理念与价值观、社会救助与福利服务的运行以及福利法规的建设等问题。(孙莹)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的社会福利工作以“社会福利社会化”为旗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以社会福利为主旨的社会团体的大量涌现,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但是,社会福利社团的发展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社团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和整体意识;二、许多社团缺乏自治能力和主动精神;三、资源、资金缺乏统筹兼顾和合理配置。这就对所有社会福利社团提出了整合和协调这样一个新的课题。要达到整合和协调的目的,必须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通盘设计和统筹调整:一、要有兼容并蓄的整合框架。二、要有切实有效的协调中心。三、要有畅通无阻的信息渠道。四、要有一致公认的行为准则。五、要有科学合理的方法技术。六、要有灵敏快速的反应方式。  相似文献   

17.
如何克服由政府和企业包办福利的弊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互助,兴办社会福利事业,扩大社会福利服务的参与,是内地与社会福利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正在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鉴于此,1995年11月7日至10日,由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主办、新华社香港分社社会工作部协办的“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第三次研讨会”在香港举行。来自内地的政府工作人员、专家学者、前线社会工作者计60务人和香港社会福利界、志愿服务机构及大学的19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通过主题报告、大会发言、专题研讨和参观福利机构等号种形式的广泛交…  相似文献   

18.
8月31日~9月10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率团赴意大利和美国考察社会福利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其间,考察团一行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院长Mary Jo Bane教授及在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管理领域的资深专家进行了座谈,双方就中美两国在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政府和家庭在养老服务方面的定位等问题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进行了全面探讨。窦玉沛受Mary Jo Bane院长的邀请在该学院就中国的老龄化现状及对策进行了专题演讲,并与与会学者进行了现场互动。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0月13日至15日,由民政部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研究所、《社会工作研究》杂志社、湖北省荆门市民政局联合主办的则年全国社会工作理论研讨会,在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发祥地之一荆门市召开。来自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湖北省、江苏省、四川省、福建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内蒙古、广西等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理论工作者和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管理的同志,共计别余人参加了研讨会。这次会议以“中国社会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研讨重点。与会的专家、教授从宏观上结合国外先进经验与我国社会工作实际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事社会…  相似文献   

20.
“国际社会工作者联会与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学院联合世界会议”和“第27届国际社会福利联会国际会议”分别于1996年7月24日一27日和7月29日一8月3日在香港召开,通过参加这两次会议的讨论、会前会后的专业交流以及参加会议组织的各项参观访问活动,我对于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的专业特点和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领域里的国际组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第一,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不属于同一领域,在方法论上有所差异。首先,两者关注的重点不同。社会工作者群体关注社会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特别是个案工作的方法,如: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伦理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