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改革20年走过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并取得了成功。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归结到一点就是实行了中国式渐进化市场改革。改革呈现的主要特点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把优越的社会制度与高效率的经济体制有机结合在一起;立足于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国情,选择了恰当的改革策略;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和未来,实现了改革、发展与保持稳定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了人类在认识、理论、实践三重意义上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是对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挑战。有利的初始条件、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自发性改革与自觉性改革、局部推进与整体转变、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经济自由化与政府秩序稳定、改革与发展之间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改革获得成功的基本原因。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首先是特殊国情的产物,但也包含了一定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要求为国有经济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以使经济平稳增长 ,由此金融产权安排就具有产权国有和市场垄断的特征。银企关系作为垄断性国有金融产权的产物 ,必然具有双重属性、双重约束、双重调节和双重市场的特点 ,并在债权债务约束、利率机制作用以及经济政策效力等方面表现出其内在缺陷。由此出发 ,重塑银企关系的关键是改革垄断性的国有金融产权 ,即在增量方面推进民营经济的内生性融资方式扩张 ,在存量方面对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实施分类的股份化改造。  相似文献   

4.
中国渐进式改革路径与绩效研究的批判性回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中国的学者对改革过程的性质及其绩效作了大量的研究 ,一种普遍的观点是 ,中国的改革道路具有渐进性质 ,它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由于范式选择的混乱或所选范式本身的缺陷 ,这些研究还没有真正揭示中国改革的演进特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设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不表明它有生命力,恰好表明它正在靠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体系受挫不过是历史发展的一个曲折.这种曲折性不能代替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苏联解体及其后果和中国的发展证明社会主义具有优越性.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优越性不等于社会主义完美无缺,它必须在斗争和改革中巩固、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渐进式改革是相对于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激进式改革而言的,是中国对改革理论的一大贡献。探求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文化渊源,赋予渐进式改革以新的理论支持,对我们更好地坚持改革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和宪法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开始的中国渐进式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成功的经验.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宪法制度得以完善.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宪法制度的完善,宪法制度的完善又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的发展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长期的改革实践当中,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中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经历了起步、发展、形成和成熟四个阶段.改革中暴露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引起人们对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的深刻反思.坚定不移地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道路,要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与难题,把改革推向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1978年开始的中国渐进式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成功的经验。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宪法制度得以完善。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宪法制度的完善,宪法制度的完善又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对外开放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应在继续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几个重要的关系: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与吉林省全方位开放的关系;"深度开发东北亚区域市场"与"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关系;吉林省中部地区发展与加快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渐进改革”路径选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中国"渐进改革"路径选择具有客观必然性。"渐进改革"路径下,权力主导下的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蕴涵着较大的问题和矛盾:"渐进改革"具有不彻底性;"渐进改革"缺乏可持续性;"渐进改革"导致利益分配不公;"渐进改革"缺乏动力机制;"渐进改革"在利益调整上存在内在冲突性。在评价渐进改革路径选择时,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重新审视,需要从更长远、更深层次去评价中国改革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当前中国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化制度变革,必须对渐进改革路径进行必要修正,"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是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转轨时期中国可供选择的理性路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时代为邓小平的渐进改革留下了三笔遗产 ,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产。邓小平的渐进改革是以毛泽东思想为出发点的 ,从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没有做的事情做起 ,中国逐步走向了市场取向改革 ,我们党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论来阐明新的实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迅速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受到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熏陶。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传统的大党 ,最有条件率先突破苏联模式 ;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不仅对苏联模式是一场革命 ,而且超越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需要直接求助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直接求助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中国电信行业发展和改革的进程 ,对于电信行业破除垄断、引入竞争以及改革开放的一些做法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底农村资金互助社合法化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正处于历史性突破的前夜.为更好推进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文章在对农村合作金融存量与增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进行制度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陷入"存量改革难"①与"增量发展受阻"②的双重困境,并揭示其深层原因;接着,对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取得的基本经验进行总结,并进行理论归纳与梳理,然后把这些经验与理论迁移至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进而提出"农村合作金融增量渐进发展论"这一崭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最后对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采用福利经济学的效用分析框架,运用模型分析方法,从长期制度变迁的角度重新审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问题,分析认为:在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有银行、国有企业存在天然联系;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单方面商业化转型具有不可行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有企业之间也很难建立起真正债权、股权关系,只有渐进的转型才符合制度变迁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6.
从1982年开始,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进入新时期,应当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理绩效,重视理论研究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就社会制度“渐变”提出了关于迂回前进的理论观点,关于改“强攻”为“围攻”的理论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改良的理论观点。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则提出了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理论观点,关于“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决定自己的制度”的理论观点,关于防止“急性病”的理论观点。研究和掌握这些理论观点,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