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居民点整理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缓解我国土地供需矛盾,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郊区——北京市大兴区为例,在分析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激励机制:加快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产权改革步伐,推动宅基地流转市场的形成;调动市场力量参与,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规划研究,合理安排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规模和时序;建立农村居民参与机制,确保农村居民点用地产权调整与利益分配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促进农村居民点整理.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包头市九原区哈业胡同镇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为基础,建立项目区土地整理生态损益评价方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哈业胡同镇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使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大幅增值,改善了区域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3.
苏广实 《学术论坛》2012,35(8):175-178
西南喀斯特山区是我国南方的主要贫困地区,文章从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的本质特征出发,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结构与格局及其演变的时间动态过程与空间差异以及系统演变内驱动力制约机制和外驱动力驱动机制,以期能为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寻求最佳土地利用方式及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土地整理中的公众参与是一种低层次的参与,原因在于参与意识淡薄、缺少法律保障和民间组织、公众与政府存在利益冲突等。为此,应通过增强农民参与意识、建立健全土地整理法律法规、成立土地整理民间组织和保证参与的有效性来推动公众参与土地整理,以加速土地整理民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历来土地利用的有效途径有两条一是外延扩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即增加已利用土地面积在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二是内涵挖潜,增加土地生产率即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量和服务。土地整理正是兼顾上述两项功能的土地管理措施,在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施国家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保证粮食安全供应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发挥着重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土地整理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近年来,我国在土地整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保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方面起到令人瞩目的作用,为了妥善解决当前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土地整理,本文拟提出构建土地资源产业的设想,以期引起同行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8,(3):61-69
作为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抓手,农村居民点整理被前所未有地推进,从2005年"增减挂"试点到农村宅基地退出,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节约耕地具有积极贡献,但也导致了大量传统村落衰亡、乡土特色消逝等不可逆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系统论视角,利用系统相悖论和系统动力学原理,剖析农村居民点整理和乡土特色保护这一对矛盾统一体的系统相悖特征,对其耦合关系和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因结构性和功能性失调引发的系统相悖现象主要存在时间相悖、空间相悖和组间相悖等三方面特征;因果关系图揭示了农村居民点整理和乡土特色保护存在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系统耦合关系,包括组间横向耦合、界面外压耦合和时空联动耦合三种模式;相应地需从政策资金倾斜、前期规划、后评价考核、公众参与等方面,加强农村居民点整理保护系统耦合关系,以维护城乡连续统一体的社会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1996-2008年城市化水平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的调查,分析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土地利用类型相关关系,可以看到呼和浩特市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会引起各类土地利用的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耕地和牧草地面积呈现下降趋势,林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呈现上升趋势.除此之外,城市化水平每增加一个单位对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以胶东地区青岛、烟台、威海郊区农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初步分析了农村在土地利用方面的不足,概述了农村在土地整理方面存在的主要缺陷:农村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村民对土地整理的思想意识普遍较低;基层组织管理和管护不到位等。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政府部门应加强科学合理规划的制定,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整体性进行统一布局;开展相应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广大村民土地整理思想意识;基层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土地管理管护和服务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9.
采煤塌陷地的大量存在,不仅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已成为制约能源型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文章以采煤塌陷问题比较严重的淮北市为例,研究煤炭城市采煤塌陷地的危害及相关对策。通过对安徽省淮北市采煤塌陷地的实地调研分析认为,采煤塌陷地不仅对当地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也给土地管理部门的日常土地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它使得耕地保护、农村居民点搬迁、土地复垦利用的难度以及城乡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大,同时由于采煤塌陷的不可预计性给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供应计划、土地利用计划的制定、执行带来一定的困难。增加了土地管理工作的难度。文章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整理《周礼》《考工记》《尚书》《管子》《诗经》《汉书》等中国先秦时期文献中涉及农业、农民和农村居民点区位布局理论的内容,明确中国远古时期有代表性的区位布局理论,可以为认识中国农村居民点区位布局优化、农业用地区划的历史文化根源及其演变过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飞虎  彭慧 《兰州学刊》2008,(4):69-71,137
文章首先分析了北京市快速发展的1993-2005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发现数量的变化主要是耕地、牧草地面积的大幅减少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的显著增加,持续减少的耕地和持续增加的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均较为显著,但在不同时段有一定差异。在此基础上,文章选取了一些社会经济统计变量,建立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改善;其次是劳动就业,明确了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经济规模扩大及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演进及生活条件改善直接推动着以耕地为代表的农用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  相似文献   

12.
我国百强县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关系相关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那么,如何实现土地高效利用与经济持续发展呢?显然对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进行内在关系的分析是必要的。本文通过对百强县的土地利用指标与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土地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之一,调整土地政策、完善土地制度、强化市场管理是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3.
霍擎 《阴山学刊》2007,21(3):62-63
本文通过解译和对比80年代末与2003年TM卫星影像,对包头市达茂旗土地利用现状及其10多年年间土地利用的动态和动态度加以分析,得出该旗的土地利用动态都有利于荒漠化发展。以期为土地管理部门制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提供依据,而且为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百强县中所处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其它地区间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进行了相关分析,从相对弹性系数和绝对弹性系数的比较,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土地利用与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度,但是不同区域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这既反映了不同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也说明了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和土地利用与投资关联度是不断变化的。对此,国家的土地调控政策应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5.
采用指标与模型评价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评析可以发现,经济区建设用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是建设用地面积扩张速度超过城市发展速度,农村居民点占地过大,产业布局分散,建设用地供应不足与低效利用并存等.对此,应牢把耕地保护红线,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将整合农村居民点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统一起来,编制经济区产业用地指南,实行积极的土地供给引导产业发展政策,积极引导二级城市发展,推动经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提高,应用相关技术手段实现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土地保护信托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岳意定  吴庆田 《学术界》2007,(2):212-215
农村土地信托保护模式是通过农村土地信托保护模式的设计,使农村微观经济主体成为农村土地保护的直接受益者,从而引导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出于对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目的而实现土地利用与保护的理性决策与持续行为,形成政府政策性土地保护和广大土地经营者参与式保护两者结合、互为补充的完整的农村土地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7.
综观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现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农村工业化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土地产权主体虚位致使农村工业很难获得土地要素、国家行政权的干扰致使土地征用补偿不到位、承包权对所有权替代致使农村工业的土地利用存在短视心理.为促进农村工业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应明确解决土地集体所有制产生问题的原则,并通过立法明晰农民作为集体成员对土地所有权的掌控程度;另一方面各地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集体土地所有制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广西喀斯特地区小城镇土地低效利用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喀斯特地区的县市大多属不发达县市,这些县市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先抓好县域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培养县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由于喀斯特地区山多地少,持续高效利用城镇土地,是小城镇建设的必由之路。受居民素质、思想观念、地方政府短期行为以及制度缺陷影响,目前该区域城镇土地利用普遍粗放低效。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迫切需要在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以科学的发展观来衡量城镇建设效果等方面建立有效的调控制度,促进小城镇土地持续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区是我国两大生态脆弱区之一,由于自然和人类的因素导致的农地石漠化已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在一般屠能—李嘉图模型中添加劳动力成分,当劳动力空间配置存在粘性时,就可能使大量劳动力充斥在狭窄的土地上,形成农地利用过度密集,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石漠化。以广西都安县为例,由于体制缺陷、人力资本不足、社会网络弱势,使劳动力空间配置存在粘性,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狭小的空间,为了生存、发展,他们在狭窄、脆弱的喀斯特土地上的劳动严重超过正常配置,如毁林开荒、大肆养殖山羊、掠取自然植被的藤茎草芒等进行编织、伐薪作为能源等,这些劳动配置都直接、间接地对土地形成过度利用,诱发农地石漠化。因此,政府治理喀斯特区农地石漠化的政策目标应定位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上。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日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点。通过引用转出、转入土地两类农户各自的成本一收益模型,分析农村土地产权、农村土地市场、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经营等方面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因,应实施明晰土地产权、加快农村土地市场建设、改革与土地流转相关的一些制度、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促进土地流转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