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冬文 《船山学刊》2001,(1):108-111
太平天国对广东洪兵起义的影响是太平天 国与天地会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 影响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起义为广东洪兵起 义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与环境,并为洪兵起 义政权在斗争纲领、口号与政权建设等方面提 供了榜样。太平天国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广东洪 兵起义政权的兴亡。但太平天国的影响并不能 使广东洪兵起义成为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在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中,太平天国与天地会的关系一度引起了诸多学者的注意。罗尔纲、蔡少卿、钟文典等前贤对此曾有过专门探讨。但这些探讨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太平天国起义后四年,广东天地…  相似文献   

2.
关于天地会的起源问题,史学界分歧很大。这与研究方法不无关系。过去,有些人仅以传说资料来立论。随着档案材料的陆续整理公布,有些则完全撇开传说资料而单纯依靠档案文献。我们认为,这两种方法都带有片面性。我们主张把有关传说与档案材料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这样,至少有二个问题可以得到相印证:第一,关于天地会的起源地。传说天地会创立于广东惠州府一带,如《反清复明根苗》中说:少林寺五名幸存的和尚“来至惠州府云霄家洪珠寺太岁庙,方无清兵来追”;①《西鲁叙事》云:“到了云霄地面”,剩下五人,后来五人“走至广东省惠州府石城县高溪庙中居住。……相议欲结拜天地会”,得遇万云龙,遂“欲竖义旗,同心盟誓”。②而档案资料表明天地会创始人万提喜及其嫡传弟子赵明德、陈丕、陈彪等“在广东等地传教”。⑧早期天地会骨干分子严烟也供说赵、陈等“从广东惠州府至漳州府云霄地方传会”。④二种资料中的一些地名基本相同,而在广东惠州府结拜天地会的说法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广东盗匪问题的严重化 ,与其时广东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转型有着直接的关系。政治上的动荡加剧了盗匪的活动 ;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消除社会底层的贫困 ,反而拉大了贫富的差距 ,滋生盗匪的根源仍然存在 ;不良的社会风气也进一步助长了盗匪问题的发展 ;而传统的社会控制力量的分解又为盗匪问题的严重化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咸同军兴造成勇营的崛起,改变了地方的权力格局。安勇是晚清广东一支重要的地方勇营,对广东地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安勇统领郑绍忠父子长期身居绿营专阃之职,并通过天地会兄弟的关系,以森严营规控制安勇,权力喧嚣一时,是安勇发展的组织前提。安勇集团人物数十年任职广东,安勇勇营体现出强烈的“地方化”特征。与湘、淮军文人领兵不同,安勇统领、勇目皆为武人,通过绿营体制的升转,在广东西、北江流域形成稳定的以中层绿营职阶为主的地方实力集团。基于以上原因,经历瑞麟督粤时期的发展,安勇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制约了晚清湘、淮势力在广东的渗透,逐渐形成一种“非湘非淮”的地方权力格局。  相似文献   

5.
天地会,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十七、十八世纪出现的最大的秘密结社之一。天地会在广西的政治舞台上,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关于鸦片战争前天地会在广西的兴起,发展与其社会、历史因素等问题,目前在史学研究中,还是比较薄弱的环节。本文拟就此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中国近代乡村社会的制度性改革对象———保甲制被南京国民党政府重新拾起 ,并逐渐在全国推行 ,这就是所谓保甲制的“复兴”。这种“复兴”固然与传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由于具体历史背景的不同 ,国民党这时推行的保甲可分为“剿共”保甲和“新县制”保甲两种体制 ,它们在推行目的、具体内容和性质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同时 ,它们又同属于保甲制由式微到复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保甲与自治的关系由相互对立发展到了相互融通 ,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渗透也在一步步地加强 ,出现了国家政权“内卷化”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7.
清代,是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时期。就广东而言,人口数量在清初增长较慢,乾隆中期以后陡然上升,超过了全国人口增长的平均速度。清初耕地面积的消长,基本上与人口变动趋势成正比例。但乾隆中期以后,耕地面积只是缓慢地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与耕地的矛盾不断加剧,广东的社会问题相继产生,人口流迁问题日益突出。一、人口激增与流民出现在清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广东人口锐减,土地大量荒芜,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18世纪以后,政局比较稳定,清政权也采取一些安抚政策,使得社会经济得到复苏和发  相似文献   

8.
一、天地会的起源及其在广东的发展天地会是“反清复明”的民間秘密組織,以民族斗爭为形式,以阶級斗爭为內容,盛行于南方各省和海外华侨中,和北方的白蓮教同为近代中国秘密結社的两大体系之一。会以天地为名,乃取“一拜天为父,二拜地为母”之义,后来的清水会、七首会、双刀会、钵子会、告化会、小紅旗会、小刀会、剑仔会、致公堂以及哥老会等組織都是它的分支。总的来說,对外則称天地会,对內統称洪門。据紅花亭結义聚盟起事是康熙甲寅七月廿五等等传說看来,天地会創立于康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广东人口现状和特征入手,分析广东人口与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提出广东控制人口和发展经济,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六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在关于天地会的性質問題的討論中,于涉及青帮时,意見頗有分歧,若干問題还沒有得到完滿的解决。諸如:青帮何时兴起?青帮是否为天地会的支派?青帮是否为白莲教的支派?以青帮在运輸业中的活动說明天地会的社会經济关系是否恰当?天地会中是否也有运輸工人的成員?等等皆是。本文試就青帮的起源、組織、活动及其与天地会的关系,白莲教的流衍情况及其与青帮的关系等方面,举出一些資料并做一些初步探索,以期对于上述問題的解决有所帮助。不当之处,尚祈讀者明教! 青帮与天地会清代初年以来,民間秘密結社的风气是很为盛行的,青帮也是其中之一。关于青帮的起源,詳确的文献資料很缺乏,但青帮內部的传說却很  相似文献   

11.
郭济桥 《殷都学刊》2012,33(4):38-43
邺京布局式样位于汉唐转折的关键点,聚落形态的基本社会单位是坊、村,在人口管理上,为县乡里制,治安管理上,为县尉坊(村)制.  相似文献   

12.
天地会《会簿》中“西鲁故事”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天地会起源,必然涉及"西鲁故事",因为它隐藏着天地会起源的秘密。故事编者通过少林寺僧帮助清廷打败西鲁反遭残害的悲情故事,激发会众的反清情绪,争取社会舆论的同情。因此,正确解读"西鲁故事",便成为解开天地会起源之谜的关键。故事编者鉴于天地会创始者万提喜缺乏个人魅力和社会影响,因而假借有较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的道宗(达宗)之名作为天地会的创始者。但道宗是"万姓集团"降清的主谋,他的降清劣迹难以被倡导"反清复明"的天地会所接受,故事编者便利用清初以来福建流传的"西虏犯边"一事,虚构出少林寺和尚征西鲁的故事作为天地会的缘起。官书、档案和天地会《会簿》记载表明,天地会的创始人实际上是洪二和尚万提喜,故结会时多供奉"洪二和尚万提喜"的牌位,天地会《会簿》也把始祖写作"持喜"、"万提起"、"万提喜",并标明天地会"始祖居住福建云霄高溪"。这些均说明"西鲁故事"所隐藏的乃是万提喜创立天地会的秘密。  相似文献   

13.
近30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生活的急剧变化,民间信仰的复兴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变化之一。广东中山民间信仰的复兴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需要,同时也与当代社会关系密切。民间信仰复兴的背后说明,信仰和宗教作为意义的根源在现代社会仍有巨大的生存空间,因此人们还需正确看待与有效发挥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秘密社会史研究的核心资料,天地会会簿中除了隐藏着关于天地会起源的晦涩信息之外,更主要的还是记录了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底层游民群体行走江湖、建立社会网络所需的大量知识和经验,集中表述了底层的生存体验和社会构图,从一个独特的侧面折射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15.
天地会是清代著名的秘密结社组织之一。关于它的性质,中外学者一直众说纷纭。近几年来,随着会党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天地会性质问题又重新引起了争论。目前争论的焦点在于:天地会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政治斗争工具,还是“互济互助”、“抗暴自卫”的团体?本文拟就此问题略抒已见。(一)天地会结会的目的是什么?其宗旨又如何?这是判断天地会性质的关键。天地会文献在叙述结会缘起时曾有如下一段颇带神迷传奇色彩的记载:康熙年间,“西鲁”寇边。少林寺僧应诏从征。他们立了军功,却受到诬陷。寺庙被焚,百多名和尚惨死,只有蔡德忠、方大洪、马兴超、胡德帝、李色开等人死里逃生。他们逃到龙虎山,途遇马贩吴天成、洪太岁、李识弟、桃必达、林永昭五人帮助,挡住清兵。由于所谓“天神”打救,最终幸免于难。当他们来到广东惠州府时,一条小溪忽然浮现一个白锭香炉,底面写有“反清复明”四字。他们到长林寺借宿,向僧长万云龙诉说了前情。万觉得他们命不该绝,决定效法桃园结  相似文献   

16.
近代初期,广西天地会米饭主究竟是怎么回事?所谓“米饭主”都是些什么人?他们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是否反映个体农民的均产思想?能否与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相提并论?天地会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却始终成不了大事的关键何在?这是近代史上很有意义的,值得探讨的问题。现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向研究太平天国史的老前辈和同好者求教。  相似文献   

17.
赵志 《阴山学刊》2003,16(3):66-70
中国历史上的秘密结社主要分为秘密教门和秘密会党两大系统,至清代后期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出现了融合的趋向。从金丹道教与天地会等会党组织的交互关系,可以看出这一社会现象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8.
清末广西两次会党大起义的比较研究蒋玲天地会组织产生于清康熙年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传入广西。广西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天地会生长扩展的重要省区。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天地会反清武装起义,①其中就有两次发生在广西,一次是太平天国前后两广天地会起...  相似文献   

19.
秘密会社的调查研究,直到目前,还并未获得显著的成绩,原因是史家不把这种社会现象纳入历史的总体。在社会变革的进程中,涉及这类历史事件,往往任意涂抹上许多不相干的政治色彩,使原有的史料遭到混乱。其次是方法上的歧误:例如强立系统,对不同时间地点的会社党帮,凡带有秘密集团性质者,强使从属于某一系统,使他简单化。如三大系统说,白莲系、天地会系、安清系是。(许地山《天地会研究序》),两大秘密团体说,一为白莲教,即红巾,一为天地会,即洪门。(陶成章《教会源流考》)以“三”或“两”系统化,使其余不同时间地点的复杂纷纭的集团组织附属之。在系统上探求它的历史意义,政治意义,违失了秘密会社在不同时间地点产生的各种不同的社会条件。再其次,秘密会社的名称,“多不胜数”。(陶成章《教会源流考·结论》)  相似文献   

20.
陈近南是有关天地会文献甚至文学作品中的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学术界关于陈近南的观点存在很大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他是天地会的实际组织者,第二种观点认为他是天地会的辅佐者,第三种观点则基本否定他的存在.在现实社会中有无陈近南原型,学术界也存在较大分歧.文章梳理了有关陈近南的各种观点,分析了分歧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深化陈近南研究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