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研究《岭·格萨尔王传》、探讨岭·格萨尔这个人物时,首先遇到的是“格萨尔”的词义问题。多年来,在搜集、整理、研究《岭·格萨尔王传》时,研究者们发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流传的格萨尔的故事传说,而这些故事传说中的格萨尔不尽都是《岭·格萨尔王传》中的岭·格萨尔。倘若不搞清“格萨尔”一词的含义,就很难分清这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格萨尔”。那末,《岭·格萨尔王传》也就成了一部时代含混不清、民族含混不清、地区含混不清的含混作品了。  相似文献   

2.
貂蝉“连环计”故事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貂蝉“连环计”故事来自民间,之后被文人接受。元明时期,“连环计”故事备受欢迎,主要体现在文人与民间在创作上的有意偏好、戏曲选本对《连环计》杂剧和《连环记》传奇的浓厚兴趣和《连环记》传奇的备受赞赏三个方面。“连环计”故事具体地说,实际上是历史加计谋加美女的故事。文人与民间对由这三种因素组合而成的“连环计”故事的喜爱,体现的是重史、尚智、爱美的共同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3.
由一系列的考证得知:《左传》中的“逸诗”并不是整部《诗经》的剩余,它们应来自部分政治上的显贵地区。司马迁的“古诗三千余”说并没有错,实是后人误读了《史记》。  相似文献   

4.
宋代的“公案传奇”,只不过是一种新闻,只不过说话人用来满足听众的好奇心,或者作为一种说教的工具。我们只看到情节的离奇曲折,很少是含冤负屈的故事。 宋朝“公案传奇”的好作品有《错斩崔宁》(即《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简帖和尚》、《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沈小官一鸟害七命》等。 宋朝的包公,是为元朝以后最有名的公案故事中人物。但包公故事在宋朝,仅有《合同文字记》,内容也不是什么专和“权豪势要”作对的情节,只是平平淡淡的审问一椿家产纠纷的案件。在宋朝“公案传奇”里,人民的反封建的意义还不明显,说话人不过用这些故事吸引听众而已。  相似文献   

5.
喜马拉雅不是“飞来峰”,领略《奥达的马队》、《最新的和森林有关的复仇故事》等中篇的宏深主题、民族人物形象和自由开放的叙述方式,有助于我们读懂阿来和他的代表新时期长篇小说“艺术峰线”的《尘埃落定》,进而读懂“跬步”和“千里”的辩证法,明白艺术高峰和科学技术高峰等文明灯塔之由来。  相似文献   

6.
任斯璐现在给人的感觉,即便不是“红”,起码也是“火”。采访她的时候,她刚剐结束了电视剧《县令黄马褂》拍摄工作,从横店回来。而在这之前,她参演的另一部电视剧《动什么别动感情》正在全国热播,在北京地区更是创下收视率第一的好成绩,再加上之前已经播映的《女生贾梅》、《推新人的故事》、《青春的童话》、《面具》、《暮然回首》、《太  相似文献   

7.
《骨》是华裔美国女作家伍慧明的开山之作《骨》。伍慧明通过美国旧金山唐人街梁家的故事,编织了一个关于个人、家庭及民族的历史与政治问题的民族寓言。从后殖民主义批评的视角小说《骨》借助“落叶归根”和“落地生根”两类形象展现了华工移民及其子女在融入美国社会并成为关国人时所经历的身份变化,揭示了华裔美国人身份的建构之意。  相似文献   

8.
“省得”、“免得”和“以免”在《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八百词》中都是彼此互释,但是它们三者的语义语用并非完全相同。本文将从语义语用的角度对这三者进行对比分析,将“省得”、“免得”和“以免”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9.
“至乐无乐”思想与当代经济学中的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阐述了《庄子》“至乐无乐”思想中的反思理性 ,并把它和现代经济学中的理性概念加以比较 ,讨论了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而 ,在区分超强反思理性和较弱反思理性的基础上 ,探讨了它们和世俗社会中的选择行为之间的冲突和相容性 ,探讨了事后再反思在调节“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汉语大词典》、《辞源》“车渠”词条下第一个义项的释义和引例提出商榷。“车渠”作为车的一个部分 ,其确切意义是“车辋”———车轮的外周 ,而非上述两部词典所定义的“车轮”。在结合《周礼·考工记》和其他古籍中的材料对这两部词典都引用的《尚书大传》中的例证进行分析后 ,认为该例证中的“车渠”既不是“大车之渠”(车辋 ) ,也不是“车轮” ,而是一种巨大的海生物车渠。北宋著名学者沈括也在《梦溪笔谈》中提出相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包公是历史上家喻户晓的清官代表,包公故事也是民间传说和文学创作演绎的资源。关于包公的故事有两部集大成式的作品,即明万历年间的《龙图公案》和清光绪年间的《三侠五义》。研究者一般认为从《龙图公案》到《三侠五义》,包公的形象经历了从“清官”到“忠臣”的演变。其实两部作品对包公形象塑造的不同之处不能仅仅只定位于“清官———忠臣”,由“神化”到“人化”更能准确地表述包公形象在两部作品中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发行了《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就是衡量学校教学科目和进程的准则,或者表述为“课程标准”,就是本身合乎准则,可以用来比较、核对所传授的教学科目和这些科目的教学顺序、时间的事物。“教学大纲”就是系统排列的,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的内容要点。“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不仅要制定“课程标准”,而且也要制定“教学大纲”、“学科知识目标体系序列”、“学生学习目标要求”、“教育评价实施标准”等,使得它们各自的内容结构严谨、功能作用具体、读者对象明确和增加它们各自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人们一说到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时,就会想到“三顾茅庐”、“白帝托孤”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认为它们是二人关系亲密友好的象征,是三国时代的特殊产物.其实,它们既不是三国时代唯一的事例,也不能证明二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密切。  相似文献   

14.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中的“顿”和“读”是马建忠句读理论中两个重要概念。对此,前辈和时贤已有论述。其中有些分析精辟中肯,有些意见我们则不敢苟同。本文不揣浅陋,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讨论:(一)“顿”在《文通》中是不是含义单一的概念;(二)“顿”和“读”是不是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概念;(三)对“顿”“读”理论该如何评价。 《文通》的“顿”和“读”不是含义单一的概念 1.○“顿”实际含义的双重性 《文通》“顿”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说法不一。林玉山同志认为是《文通》中组成句子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湘西沅水流域的民间故事中“熊娘噶婆”的形象,与德国民间故事《小红帽》中的“狼外婆”形象进行了比较。首先,从两个故事的起源开始论述,并罗列了“熊娘噶婆”的独特之处;随后通过具体形象和命名两个方面,详细比较了二者形象的不同;最后,本文就“熊娘噶婆”与“狼外婆”分别代表的文化和内涵展开了重点阐述。通过所扮演的角色及命运...  相似文献   

16.
毛继增先生发现的“一音歌曲”——藏族民歌“伯谐”实为纯四度二音列歌曲;经与藏族民歌“伯谐”比较,同为纯四度二音列的贵州苗歌《阿哥嘴巴甜》、《保寨歌》、福建汉族民歌《人民百姓快活多》形态近似;这种相似隐伏着史上民族迁移中的文化融合,体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之一分子,三个民族存在共同的文化心理模式下音乐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运用母题、类型比较方法,从比较古罗马小说《金驴记》和唐人传奇《板桥三娘子》人手,追溯“人变驴”故事类型的流变与发展,分析人变驴故事类型在东方和西方的不同文化背景,比较其异同。  相似文献   

18.
我们把“在”和“正在”放在一起讨论,是考虑到它们在很多方面的某些联系和相似性,尽管它们有着不同的来源。首先讨论用作副词的“在”。在普通话里,副词“在”构成的“在+动”是个很常用的格式,出现频率很高。但早期的北京话里并没有这一说法。陆志韦《北京话单音词汇》的“在”字条,就没有副词用法的记载。我们统计老舍二十年代写的《二马》《老张的  相似文献   

19.
世界故事类型中的“羽衣仙女”的著名故事.在中国有《毛衣女》、《田章》和《金波聂光新娘的故事》等诸多的关于天鹅女的古代异文.该故事经历了由简到繁.由单纯型向复合型的演变构成过程.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天鹅处女型故事.以其优美的故事叙述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保持着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我”体现为一种普遍性的营构形态,而《女人》、《阿河》和《荷塘月色》里“我”又很特异,它们是一种叙述人设置,目的是为了在作者和文章内容之间起某种程度的屏障作用。这种叙述人设置充分体现了朱自清散文中的“技术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