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索方言本字是追溯方言词源、寻求方言间对应关系的有效途径。古代文献中有些字的音义与现代姚嘴方言中部分动词的音义相合,可认为是这些动词的本字。  相似文献   

2.
攸县方言中有[k 2ε1]、[t i2ε1]、[k y21]三种读音。[k y21]是受普通话影响而产生的文读音,只用于读书或作报告等情况;[k 2ε1]、[t i2ε1]的词汇和语法语义比较复杂,表示“浪费”、“前往”等词汇意义,具有谓语等多种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3.
动词词缀“打+嘎子”在秦陇方言中是一种很独特的语法现象.秦陇方言中“打”作词缀与普通话相比较,它的实际意义已经消失,完全虚化为词缀,只能起到增加音节、增强句子韵律、舒缓节奏的作用.而且与“打”组合的动词大部分不能单用,与“打”组合后变成双音节词语,所以“打”又具有成词的作用,表示词根本身的动作具有“随意、不经意、不认真、稍微、应付”等色彩.秦陇方言中“打”作动词后缀时多带“嘎子”,作补语.针对秦陇方言中“打”作动词词缀的使用情况,在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从作前缀、后缀以及语言传承历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4.
“倒”和“起”是长阳方言中表示动作实现或静态持续的重要助词,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细微区别.本文将论述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双峰话中“起”可用做动词、动词或形容词词缀、助词和连词。主要讨论该方言中“起”的动词以外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了”在商丘方言中有三种变体。文章描写了这些“了”的意义和用法,并从体貌范畴详细探讨其间的区别和联系。比较它们功能和语义上的不同,可以帮助解决普通话中的一些歧义问题,从而更好地认识普通话中的“了”。  相似文献   

7.
晋语“去”本字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晋语“去”的本字从三个方面进行辨析,认为“去”的本字即“去”,为了避免误解,在写作中当用本字。  相似文献   

8.
从南阳方言中的“美”字看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方言中的"美"字真可谓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简单一个"美"字,就把南阳人心里的诸多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从南阳方言中"美"字的使用情况,对古汉语中"美"字义的继承和发展,与普通话之比较,"美"字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及所体现出的我国古人的审美取向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这个"美"字,就会对其有更新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从"打"字的基本意义和语法功能等方面对普通话中的"打"和西南方言中的"打"进行比较分析。"打"是现代汉语中词义最复杂的单音词之一。通过普通话中的"打"和西南方言中"打"字的比较,基本意义和语法功能等方面进行考察,对汉语泛义动词"打"字进行再探讨。  相似文献   

10.
西昌方言中的“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倒"是西昌方言中非常常见的一个词。在西昌方言中,"倒"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动态助词、介词、副词和构词后缀。本文通过分析"倒"字的词性,重点介绍"倒"字在西昌方言中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1.
湘鄂赣交接处幕阜山地区有着一个分布较广的浊音带,有人称之浊音走廊.据报道,该地区有些方言塞音三分,如湖口双钟、瑞昌南义、武宁新宁、德安蒲亭、岳阳柏祥等市镇;然而从实验语音学角度考察,这些方言浊音都已消失,大多处于所谓清音浊流阶段,即古全浊声母和次清声母今读大多情况下并不带音.因此,与吴方言和湘方言的塞音三分相比,幕阜山方言塞音处理成二分格局似乎更符合实际,也更合理些.  相似文献   

12.
趋向动词“上”语法化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华 《东方论坛》2003,(5):45-48
趋向动词"上"的语义十分复杂,分别表示动词的趋向、结果、时态、语气,我们认为,"上"的语义从表示动词的趋向到结果到时态到语气,是一个不断语法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南楚方言与楚方言具有密切关系.从扬雄《方言》所提供的材料来看,南楚方言各地受楚方言影响的程度并不相同.楚方言对南楚方言的影响、渗透有其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通过四个方面的讨论,指出语言地位的变化、语言间的接触及其趋同、语言的内部机制等内外因素的先后与共同作用是左江土白话声调变异的主要成因,并认为广西城镇的粤语将可能程度不同地发生这样的演变。  相似文献   

15.
四川北部方言中存在大量的词语兼类现象,本文讨论的是一词兼有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中的两类或三类。  相似文献   

16.
英壮语言三要素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语、英语是两种不同体系的语言,英语属印欧语系,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傣语支,两种语言差异很大,但它们都是使用相同的26个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绝大多数音节都是通过拼音形式产生的。它们有其相似的地方,但也有本质上的差异。从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对它们进行简要的比较,目的在于更好的研究适合壮族学生学习特点的英语教学方法,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壮族人口的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7.
四川方言中有不少词语是从古代汉语中继承下来的,本文列举几个形容词,对其古老来源作一点考察。  相似文献   

18.
岱山方言中有特殊的异读现象,举最常用的“里”“头”作为个案进行分析。根据“里”“头”的变音规律看,有的与其词序位有关,有的与其语素义有关,且初步判定其个别变音接近闽语音。岱山方言中的这种含有闽语元素的异读现象,在舟山群岛与周围吴语中罕见。推测其来源,应与明清时期我国海禁与展复史以及岱山岛移民来源地方言有关。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别从声、韵、调三个方面介绍湖南省凤凰县沱江镇方言音系的特点,同时阐明凤凰方言虽属西南官话,但与湘西州其他各县市西南官话的语音存在着一定差异的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20.
方言的亲属称谓反映了方言词汇的面貌与特点,也记录了该地区亲属之间的关系。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对汉语方言的分区划分,休宁方言属于徽语体黟片。对于休宁方言亲属称谓,学术界目前还没有进行过专题性研究。本文分五个部分论述休宁方言亲属称谓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