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广东民俗岁时用糖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清代广东民众岁时用糖进行考察,揭示出民俗用糖背后的精神含义,进而指出清代广东民俗用糖风俗的形成,对广东社会民俗的形成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 一个城镇的工商业的繁荣总离不开一些重要的条件。清代(鸦片战争前)佛山商业繁荣的条件是什么?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一)广东南海县佛山镇是从宋代开始,逐渐由乡邨墟市发展起来的工商业市镇.明朝景泰年间,这里已是四运商贩辐辏,到清代前期发展成“岭南一大都会”。时人既把佛山誉为四大名镇之一,又将它与京师、苏州、汉口并列,称之为“天下四大聚”①。它在清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刘正刚 《学术研究》2003,(6):105-109
清代广东乡村女性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生产活动,她们既主内又主外,构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刘正刚  许云 《学术论坛》2005,(2):171-174
清代,广东与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交流已十分频繁,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粤商在泛珠三角地区的活动与朝廷对广东实行特殊外贸政策有关。讨论清代粤商与泛珠三角的经济交流,无疑对当今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水路漕运作为江南粮米输往京师的主要运输方式,曾经在清王朝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迄今为止,史学界对这方面的论述却寥若晨星。本文根据已公布的故宫有关档案,结合有关文献资料,试就清代水路漕运方式演变的过程、原因及其社会经济影响作些初步考察,以期有助于清代经济史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清代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进展迅速、成绩斐然。陈锋同志的《清代的盐政与盐税》(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出版)一书的出版,是这个研究领域的又一个新收获。盐是人类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必需品,与人民的生活休戚相关。有清一代,盐政与河工、漕运、兵饷一起被称为清代的“四大政”。盐税在清代的财政收入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清代财政的重要支柱之一,特别是清代军费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盐业的发展和盐课的不断增加,其地位日趋重要。因此,盐政对清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 有研究者指出,岭南作为一个经济区域,其形成当在清代.但由于资源、地形、河流等因素的不同,加之社会文化风俗各异,各地区的联系都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因此,岭南经济区域内又形成了若干个各有特点的经济区.在广东已大体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粤东、粤北、粤西和海南岛五个经济区.近几年来,清代珠江三角洲区已得到中外经济史家的高度重视,有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作为珠江三角洲毗邻区域的粤北区尚少有人论及.本文试图对清代粤北经济区域作些述评,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清代广东社仓的组织与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平仓和社仓是清代前期广东储粮备荒的两种主要形式。社仓设立于乡村墟镇,较之设立于县城的常平仓,对农村社会的作用更为直接。本文试图通过对清代广东社仓建立发展、仓改管理和仓储性质等问题的探讨,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仓储制度的组织与社会功能。一、清代广东社仓的建立与发展一般认为,南宋乾道四年朱熹在其家乡建宁崇安县借用本府常平米设置社仓之举,为社仓制度建立之始。不过,朱子所订的社仓法,实际上是隋开皇五年长孙平建立的义仓制度和北宋熙宁二年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的变通和发展。明代广东各府州均设社仓,后毁于明末战乱。  相似文献   

9.
清代民国时期西藏佛教寺院经济是西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佛教寺院经济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与历代中央政权扶持,西藏地方政权及贵族的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代民国时期西藏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是和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权体制相适应的,同时也是建立在西藏独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清代民国时期,佛教在西藏城市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无论是在经济、城市空间布局上,还是在城市居民的思想精神上,都有着明显的宗教特征,留下了藏传佛教寺院和寺院经济的深刻烙印。  相似文献   

10.
朱年志 《理论界》2009,(1):129-130
清代"摊丁入地"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后一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摊丁入地"问题研究包括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过程、历史作用及其意义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清代社会经济生活面貌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新疆幅员辽阔,矿藏丰富,堪称全国之冠。清乾隆之世,随着清準之役的结束,新疆的社会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军事、政治局势的稳定以及农垦、贸易的发展,其时之南北疆,金、铜、煤、铁、铅、磺、盐、玉诸产,争辉竞秀,百物俱备,构成了各族人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清代新疆的矿业也就必然是我们今天研究西北社会经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黄恩锡《中卫竹枝词》记述了清代乾隆年间中卫地方风土人情,可以看作有价值的民俗史料、经济史料和社会生活史料,其中关于中卫的军事地理位置、中卫的乡村经济生活以及中卫的地方民间礼俗的内容,都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3.
清代广东糖业国内营销网络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 1 9世纪 80年代以前 ,广东的糖业在省内的批发经营中形成了运作比较流畅的集散体系网络 ,省外则形成了辐射状的国内营销网络 ,直接促进了广东糖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清代,是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时期。就广东而言,人口数量在清初增长较慢,乾隆中期以后陡然上升,超过了全国人口增长的平均速度。清初耕地面积的消长,基本上与人口变动趋势成正比例。但乾隆中期以后,耕地面积只是缓慢地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与耕地的矛盾不断加剧,广东的社会问题相继产生,人口流迁问题日益突出。一、人口激增与流民出现在清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广东人口锐减,土地大量荒芜,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18世纪以后,政局比较稳定,清政权也采取一些安抚政策,使得社会经济得到复苏和发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前的清代,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与自身社会内部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下,其对外经济交往,已经具有了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性质和意义,是一种“具有世界性质”的对外经济交往.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清代对外经济关系的特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经济蜕变与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一) 清代对外经济交往性质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这种交往开始与新兴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密切关系;这种交往使得中国社会经济开始与世界市场发生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周蓓 《兰州学刊》2011,(1):135-139
清代因经济纠纷引起的自杀时有发生,纠纷主要集中在债务和土地方面。胥役索诈导致的自杀大大不同于普通民众因经济矛盾引发的自杀,它牵涉的是胥役管理。平民生活的贫困、家庭关系的经济利益化、官民关系的紧张状态等是清代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但国家试图构建理想社会的努力与实践是客观存在的,官方从教化、行政和法律的角度采取策略防范和干预自杀,对缓解社会矛盾、缓冲社会紧张关系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在治国方略中,粮食问题始终是受到统治者们普遍重视的问题。粮食与人民生活休戚相关,与其它商品的交换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的市场结构。因此粮食问题成为研究清代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网络系统。本文试图以汉口为例,通过粮食贸易的集散经营、流通运销等问题的分析来探讨清代粮食贸易的性质及其影响。一、汉口粮食的集散与经营湖北汉口镇,“肇于明中叶,盛于(天)启、正(崇祯)之际”。到清代,随着长江流域沿江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其自身优越的地  相似文献   

18.
奖励垦荒与蠲免田赋是清代前期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的两项颇为成功的经济政策,也是促成"康乾盛世"的两个重要因素.考察奖励垦荒与蠲免田赋的由来、发展及其历史作用,对于认识清代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康乾盛世"的实质,对于估价清代前期的历史地位,都是很有益的.在封建制度下,社会生产始终是在阶级对立基础上进行的.因而恢复与发展农  相似文献   

19.
清代笔记小说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宫廷生活、官场见闻、文化轶事、青楼妓院、风景名胜、科学知识、人生哲理等等多个方面。从艺术上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土贡是传统时代皇室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每一个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涉及经济、社会、政治制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颇具研究价值.总体来看,清代土贡制度,适应了中国赋税制度从实物征收转向折银征收的趋势,折征比例较前代有较大增加.从贡物的品种与数量上看,也在明代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就贡制而言,进贡物品的品质标准、数量、运送、贡期乃至检查验收等均有定制,并体现了清代统治集团对东北土产的重视.从社会生活实际来看,清中叶后吏治的败坏,致贡制流弊滋生,增加了下层人民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