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招龙是苗族崇龙习俗中的一种,盛行于贵州省雷公山区。苗族招龙之龙具有多态性,包括动物龙、植物龙、非生物龙和自然现象龙等,这突破了原有的动物崇拜论和灵物崇拜论,而将龙崇拜的实质指向了最神秘和最原始的自然,即龙崇拜源于自然崇拜。  相似文献   

2.
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吉祥物“欢欢”、“喜喜”是两个头戴龙帽、凤冠的童子,这两个手持绘有中国艺术节节徽拨浪鼓的稚气活泼的童子着实让人喜爱。童子是中国民间所喜闻乐见的吉祥形象,他象征着新事物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表达着吉祥的寓意。以童子为吉祥物,既表达了人们对中国艺术未来的美好期盼,同时也肯定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艺术必将在新世纪博采众长,获得新生的愿望。特别是童子头戴着龙帽凤冠,更加烘托出了热闹的节目气氛,表明了举办时间是在2000年龙年。龙年举办六艺节,“欢欢”、“喜喜”说龙凤,别有一番情趣。 中国人以龙的传人为自豪,中国龙文化渗透各个领域。它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地吸收着中国境内其他部族所崇拜的  相似文献   

3.
龙作为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文化凝聚和积淀,已扎根和深藏于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人们说,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搜索“龙”字,发现至少有309个汉语成语含有“龙”字,是构成成语最多的生肖。龙是中华民族的吉祥之物和所崇拜的图腾。是人们想象力和美好心愿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龙崇拜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以来 ,龙崇拜研究在龙崇拜的起源、龙形的演变、龙崇拜的文化涵义、龙崇拜的性质、龙崇拜与中国政治、少数民族崇龙习俗以及中外龙俗比较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但是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龙崇拜研究从整体上来说至今仍然处于水平较低的阶段 ,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相似文献   

5.
<正>长时期来,人们公认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对此,新近一些学者颇有疑义。其因: 1、学者们一致认为,一个氏族只采用一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作为本氏族的图腾。但经考古发掘,中国古代的崇拜除了龙之外,还崇拜有鱼、鹿、鸟、龟、羊等等,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相似文献   

6.
龙角新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龙的形成和变化有一个历史过程。文物研究表明,龙角产生于商代,而宋代至今有关龙角的祖型有鹿角说、长颈鹿角说、鳄鱼皮角质说、测时工具说、生殖器崇拜说等等。本文从动物考古学角度出发,考证认为龙角的原型就是鹿角,它们分别是鹿角角柄和角冠的表象;它源于古代人与鹿的密切接触和对鹿角的崇拜等。  相似文献   

7.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里,龙的意识,可以说根深蒂固。历代人都非常喜爱龙,崇拜龙,各种艺术形式,都极力表现龙、赞美龙,由此造就出丰富多彩的龙文化。而这一文化形态,在我国历史上也成为传统文化之一。龙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出现在社会生活中,究竟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它为什么有这样大的魅力?在历史上,人们对龙有什么样的意识?龙文化又有什么功能?对这些问题,本文拟试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着悠久而丰富多彩的龙文化,但“龙”至今仍是一种神秘而不为世人所知的生物。龙作为古代东夷氏族的图腾,它不可能是一种“虚拟”的动物。它的生物原型,就是距今约七千年至一万余年的冰后高温期曾经称霸海域、尔后因自然淘汰而在内陆绝迹的海洋巨蟒。人们对海洋巨蟒的恐惧与崇拜,铸就了我国源远流长的龙文化。  相似文献   

9.
龙是由两种或多种动物和其他物组合而成的幻想中的动物。组合成龙的动物或其他物,并不是毫无选择的,它们都是民间信仰中具备兴云布雨或司水理水职司的神灵。由此可见,龙的形成与水神崇拜密切相关。人们为了有效或尽快解除水旱之灾,往往同时祭祀多种水神,即将多种水神放在一起祭祀。祭祀的对象往往不可能是实物,而多是象征物或图形。当人们将多种水神象征物或图形放在一起作为祭祀对象时,就很有可能将他们组装在一起。多种水神动物和其他物的组合便形成了幻想中的动物——龙。龙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不同的水神动物由简单组合到复杂组合的历程。在这一漫长的组合历程中,留下了不同的组合体,因而也就形成了千奇百怪的龙。  相似文献   

10.
蛇与龙有着密切的关系,蛇是世界各地普遍崇拜的一种动物,而龙是由人类想象出的动物。文章在分析世界各地关于龙的形象及其来源的各种学说后,指出龙的原型即蛇。运用结构主义分析法推导出蛇变龙的中间项—人首蛇身,解释蛇变龙的4个阶段,即自然蛇、蛇神崇拜、人首蛇身、龙。当龙成为一个新的概念之后,又会用这种新的概念来解释客观世界,这就导致龙的形象经常与其他动物甚至是自然界的景象产生混淆。  相似文献   

11.
狄奥尼索斯崇拜的起源问题一直是古希腊宗教史研究中的一个谜。古往今来,许多学者对此作出了自己的猜测和判断。文章介绍了较有影响的几种学说,包括已经为人们接受的“色雷斯———弗里几亚”说和“希腊本土”学说,同时也指出了这几种学说存在的漏洞和疑点。通过考证和推理,文章认为“本土”说与古希腊宗教的发展轨迹更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老友》2003,(6)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龙是中国的象征,华夏民族一直把龙作为吉祥之物,代表理想,寄予希望。"望子成龙",作为父母亲来说,是对子女美好前程的一种寄托,希望子女有出息、有作为,能真正成"龙"、成"凤"。于是,自古以来"训子篇"、"诫  相似文献   

13.
李光 《阅读与作文》2009,(10):71-71
上海某大学教授不久前发表的一番“废除龙作为中国国家形象标志”的言论,让“龙”这个字眼一夜间成了热门话题。这位教授“废龙”的主要论据是,在西方人眼中,龙是一种邪恶的动物。那么,作为拥有数千年历史,并且仅仅存在于传说中的动物,西方的龙为何会落得如此恶名,而中国的龙又是如何演变为吉祥兽的呢?  相似文献   

14.
龙舟发源于中国,两千多年来龙舟竞渡长盛不衰,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中华各民族都自豪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人们崇拜龙,视龙为吉祥如意的化身。关于龙舟、龙舟竞渡的起源传说很多,有的认为龙舟起源于民族祖先的图腾崇拜,有的认为起于先民祭龙求雨,有的认为是纪念伍子胥,有的说来源于越王勾践,多数人认为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贵州苗族传说是老渔翁阿保降恶龙的故事所起,云南傣族是纪念民族英英岩红窝……,在众多传说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划龙舟是人们对民族英雄的崇  相似文献   

15.
蚕与龙的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人工养蚕取丝利用的发源地,远古先民对蚕非常崇拜。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龙究竟起源于什么动物,到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本文从远古先民对蚕的崇拜现象分析,并根据甲骨文的字形进行比较,探讨了龙的发展变化过程与蚕崇拜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龙的最初原形,可能起源于蚕的形象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民风民俗的重要表现形式,它能帮助人类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语言禁忌是人们对语言的迷信和崇拜,认为语言与事物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不吉祥的话语能招致不吉祥的事情发生,这就使人们对不好的事情的禁忌心理转化成了对语言的回避,因此便有了委婉语的出现。委婉语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修饰效果。民俗有崇拜...  相似文献   

17.
论体育崇拜     
体育崇拜在当今世界上已经形成一种普遍现象,它正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它的产生与宗教崇拜有着密切的联系,又不同于宗教崇拜,人们借助体育崇拜来达到自己内心的一种平衡。人们需要体育崇拜,这是体育崇拜得以盛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水神是黄河流域农耕社会的主要崇拜对象,这是由当时的农业发展结构决定的。生产力低下时期,农业生产与雨水息息相关,在这个背景下,掘尾龙被人类视为丰产水神的化身,成为人们生活中崇拜的对象。这一流域的农耕文化起源较早,人们世代以农业为生,建构了朴实无华的农业叙事,传统的农业生产与生活孕育了丰富的掘尾龙神话。掘尾龙神话在人与人的信息交流过程中得以传承,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衍生出了不同版本,但故事都体现了人类向往美好生活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19.
吉祥文化可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人类对原始图腾的崇拜是吉祥文化的起源,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表达元素多种多样,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果树草木、人物器物,甚至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实体及其图案巧妙运用,作为创作吉祥现象的源泉。节庆源于祭祀、社火和集市三种初始形态,它们都包含了厚重的吉祥文化内涵。举办现代节庆活动,需要合理吸收和传承传统的吉祥文化思想,通过多种手法表达人类趋“利”心理,实现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心愿,要依托当地的文化特质,充分展示各种“美”的元素,并注重民众广泛参与,营造吉祥文化的氛围。  相似文献   

20.
禹铸九鼎传说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逸周书·度邑篇>有"九鼎"的记载,说明至迟在周初便有九鼎的流传.考古发现证明夏代已经进入铜器时代,"禹铸九鼎"传说是对这一时代的反映,古史辨派对这一传说所持的"近于神话"的态度不可取.九鼎所刻图案可能是螭龙一类的动物,夏民族尚九,从古文字字形分析,"九"当是"虯龙"形,这些可能都源于夏民族的龙蛇崇拜.<逸周书>中有两条关于商周之际九鼎变迁的资料,具有可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