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宏观审慎管理反映了金融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赋予金融压力测试新的理念。宏观压力测试是实现宏观审慎管理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工具。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宏观压力测试应重点考虑金融业的顺周期效应、金融机构的资产相关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生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宏观审慎监管其实起源于上世纪末,但一直未得到相应的关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宏观审慎监管开始得到各国的重视,随之我国对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也开始进行。在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将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作为十大课题之一,并将宏观审慎监管作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的子课题进行部署,足以见得我国对宏观审慎监管的高度重视。我国的宏观审慎监管还存在许多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将成为金融监管发展的未来方向和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迫使法国反思并改革其金融监管体制。自2008年起法国陆续推出了《经济现代化法》、《银行金融监管法》等,对2003年确立的分业监管、机构冗繁的监管体制再次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此次变革核心点在于机构重整和权力强化:其进一步撤并简化了监管机构,合并了银行业和保险业金融监管机构,新设了审慎监管局和金融监管与系统性风险委员会,强化了金融市场管理局的权威,加大了监管力度,对金融衍生品、信用评级机构等实施了更为严格审慎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为核心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涉及机构监管、业务监管等许多方面。监管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准入监管、审慎性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市场退出机制的构建方面。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进行认真研究,吸纳先进成果,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市场退出监管法律制度并改革我国的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建立一个符合WTO规则的现代化银行监管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成为全球共同的金融监管理念,引起各国金融监管框架和监管制度重大变化。本文研究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结合市场危机发生的案例,分析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机理。基于宏观审慎监管要求,分别从宏观经济、股票市场和证券机构三个维度选取客观性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测度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研究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指数跌宕起伏,2006年以前系统性风险逐渐下降;2008年至今系统性风险呈增加趋势。实证分析表明,每次危机发生前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都会大幅增加。在测度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本研究确定系统性风险指数预警值,运用Logit模型进行预警因素分析,检验预警值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预警是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环节和逆周期监管的实施依据,系统性风险达到或超过预警值,意味着应运用审慎监管工具进行逆周期调节,这对保持证券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巴塞尔协议Ⅱ》强调商业银行风险的科学计量和精细化资本管理,通过实施内部评级法达到资本的节约,风险计量的参数对市场是高度敏感的,顺周期性强;《巴塞尔协议Ⅲ》强调逆周期超额资本,强调资本的质量和数量,推出具有弹性的资本管理方法。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层面上讲,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管理需要协调和对接。如何做到既符合《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又符合《巴塞尔协议Ⅱ》的要求,需要运用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将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管理协调为有机的整体。基于这一战略思考,提出并阐发了新资本监管框架下商业银行资本协调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们认识到缺乏从宏观的和逆周期的视角采取有效措施,忽视了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播,导致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剧烈波动,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宏观审慎监管得以受到高度的关注。由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并非完全相互独立,政策制定者需要掌握在宏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下金融风险的传递机制,才能有效地进行制度安排。本文根据中国金融市场的特点设置合理的假设,构建包括家庭、企业、银行、广义政府四大部门的模型,根据已有的文献和实际数据估算校准参数,分析比较在不同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下,金融风险传递的运行机制。结果发现,宏观审慎监管存在明显的宏观经济效应;逆周期货币政策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契合度较高;不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之间有不同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8.
针对金融危机暴露出的传染性银行风险对金融稳定危害增大的现象,通过分析宏观审慎工具对于不同风险传染渠道的控制作用,以Rochet模型为基础建立宏观审慎模型,从理论和模型的角度论证了宏观审慎监管对传染性银行风险的控制作用并分析了作用机制,同时选取中国商业银行合并数据,对不同政策工具组合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现阶段监管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率的控制效果最显著,应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组合对传染性银行风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9.
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危机及目前治理的困境已经成为次贷危机检讨的重要内容之一。经历近30多年发展,宏观审慎逐渐成为系统性风险治理的新框架,并构成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宏观审慎监管体制需要确立中央银行在系统性风险治理方面的主导地位,并进一步加强对微观审慎监管的整合。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法律改革应引入宏观审慎监管以代替金融稳定,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地位,建立宏观审慎监管的决策机构,健全信息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引入逆周期的房地产贷款缓释乘数,对房地产贷款进行逆周期的动态调节,以降低房地产市场风险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相关性。将不良贷款率作为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显性指标,实证分析表明,引入缓释乘数的逆周期调节能有效缓释房地产贷款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顺周期性,能降低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与开发贷款相比较而言,购房贷款的缓释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原有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指标体系对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均考虑不足,缺乏动态化的考虑,没有考虑经济资本的作用和逆周期管理的要求。通过引入经济资本约束和宏观审慎理念,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线性规划模型进行了改进。经过改进的管理模型适应了动态化的资本管理,使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能够满足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新要求,在宏观审慎框架下实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经济资本管理理念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度量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大小、分析银行间的风险传染情况,为宏观审慎监管提供数据支撑是金融学界亟待实现的重要目标。通过中国上市银行业2013年的年报数据,运用矩阵法对我国17家主要商业银行进行系统性风险测度,研究发现:只有中国银行的倒闭才会导致其他银行的倒闭,即中国银行与其他银行的关联性比较强,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这三家国有银行在模拟分析中不会受到其他银行的危机传染;股份制银行比国有银行更易受到风险的传染,银行规模与受传染的程度成反比。总之,中国银行业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关联性,风险可以在同业拆借渠道中进行传染,存在着系统性风险隐患,迫切需要进行更为完善的宏观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13.
《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出台不仅标志着中国在银行监管法的构建中迈开了不轻松的一步,而且也标志民族银行业与外资银行终将在机会相对均等的基础上进行博弈的一个新起点。尽管该法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审慎监管前提下的法人银行与全面人民币业务捆绑出售的做法,至少表明了监管者积极监管的态度与决心。  相似文献   

14.
宏观审慎监管全球"一体化"暗含着对金融监管权力的加强,以及对金融创新的限制。美国金融监管的宏观审慎转向,源于对自由放任主义监管模式的反思,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监管权力扩大和金融创新监管加强,与"一体化"背后的意蕴相吻合。中国金融监管逻辑建立在集体主义与稳定优先的逻辑之上,在金融监管向宏观审慎迈步中,如不考虑中国自身情形,盲目"与国际接轨",可能导致监管权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与政府失衡,与金融监管法治化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5.
构建科学的碳金融监管体系是保障碳金融交易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监管理论在监管需求、监管体制、监管效果等三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对探索碳金融监管体系和架构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登记监管等措施实施的实践经验来看,碳排放现货的金融属性决定了短期内可以将碳排放现货与衍生工具一起纳入传统的金融监管体系进行监管,长期则需建立相宜的监管规则。我国碳金融监管体系的架构应注重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结合,应在条件成熟时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的宏观审慎监管委员会负责识别、检测和控制系统性风险;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设立专门的碳金融监管部门负责碳金融的微观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16.
美国当前金融监管体制是一种基于机构的功能监管而不是纯粹的功能监管,是一种双层多头分业监管而不是统一监管。在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美国当前金融监管体制暴露出了许多缺陷。针对这些缺陷,2008年3月,美国财政部推出了《金融监管框架现代化蓝图》。从该蓝图提出的短、中、长期改革建议来看,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存在以下趋势:一是基于机构的功能监管框架向基于目标的监管框架转变;二是强化宏观审慎监管;三是强化美联储监管权力;四是强化监管协调。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表明了混业经营下长期坚持分业监管体制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我国金融混业经营趋势日益明显,因此我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向统一监管体制转变是必然选择。对比各种统一监管模式,我们认为,美国财政部提出的基于目标的监管框架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监管职责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随着银行监管安排的变化,监管研究范围由一国向区域及全球延伸,研究领域由宏观到微观,研究方法由规范到实证。大量研究显示监管与银行业结构、银行业稳定及经济增长存在相关性。文章分析了银行监管研究最新动态,认为我国应加强银行监管研究,为提高监管效率和防范金融危机提供理论依据和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随着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少数大型机构,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系统重要性也越发突出,在金融稳定框架中的分量越来越重,有必要将大型非银行支付机构纳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做好风险防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相似文献   

19.
“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长期持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绿色转型既需要中央银行完善货币政策体系为其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也需要创新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防范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转型风险。经济绿色转型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权衡、政策工具的优化和创新、政策传导渠道的疏通等提出了挑战;而转型风险的防范对宏观审慎监管中转型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资本和流动性管理等监管工具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支持“双碳”目标实现的双支柱宏观调控体系需要将气候目标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创新支持绿色转型的中长期货币政策工具,优化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大再融资合格抵押品范围,疏通绿色货币宽松向绿色信贷宽松的传导渠道,提升政策效果;宏观审慎政策方面,在构建转型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的基础上,优化资本和流动性管理等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实现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和防范转型风险的激励兼容。与此同时,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提升政策的可信度,将有利于提升双支柱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欧盟电子货币机构之审慎监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子货币的发行与应用带来了许多重要的政策法律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带来的挑战,欧盟于2000年9月18日发布了有关电子货币机构监管的指令———《关于电子货币机构业务开办、经营与审慎监管的2000/46/EC指令》,为电子货币机构的审慎监管确立了全面的管制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