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统计》2009,(10):I0008-I0008
图表说明:全省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四川企业家信心指数与企业景气指数双双稳步上扬,企业家信心指数与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上升9.6点和5.8点,升至120.5点、120.3点,重新步入“中度景气”区间。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洛阳市居民消费信心变化情况,我们于2011年12月末开展了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此次调查对象为300位城乡居民。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洛阳市当前经济总体状况和未来经济走势预期评价较为乐观,对收入增长和物价总水平持正面看法的比例明显增加,消费者消费意愿有所增强。我们对调查结果作了进一步分析解读,以期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较有价值的居民消费意愿变动信息。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编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的信心(Consumer Confidence,也有人称为消费者情绪Consumer Sentiment)及其变化,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它不仅提供了对主要经济变量未来走势的有效监测,而且可以用来预报市场的变化.正因为如此,经济学家将消费者信心指数视为观察国家经济发展变化的(或经济周期变化)的比较灵敏的经济指数之一.美国商务部定期公布的经济分析中,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先行指标合成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大学和民间研究机构都设置消费者调查中心,从不同范围编制并定期的发布消费者信心指数.如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商业机构--会议委员会(The Conference Board Inc.)每月发布的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不仅直接构成美、欧股市的利好或利空消息,同时也对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调整产生重大影响.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曾表示,他非常重视消费者信心指数.由此,一些经济学家估计,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数月的下降或上升将对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作出是否调整利率的决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今年三季度广西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广西制糖行业生产经营状况稳步发展,该行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6.02,综合生产经营状况景气指数为139.69,均处于景气区间,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83.54、64.32点,比上季度分别上升0.35、34.93点,预计下期分别达到132.80、140.10。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河南省经济延续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而且内生动力有所增强,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城乡居民当前及预期收入的增长和对就业形势的看好、对未来通胀担忧的减弱提升了消费者的信心,推动全省消费者信心指数回暖。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18个省辖市市区和18个县(市、区)及农村的调查结果显示:6月份,全省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2.4,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信心指数反映的是消费者对于国家经济环境的主观感受.文章使用LASSO算法,以消费者信心指数为影响因素,建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宏观销售额指标的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了消费者信心指数对其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于物价、房价、生活状况和股市状况等方面的主观感受对于其消费行为以及消费品的销售额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广西统计》2000,(6):28-29
调查结果表明:三季度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信心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88.32,虽然比上季度下降1.76点,但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84点。预计四季度全区企业家信心指数将达到94.19,为近年来最高,表明广西企业家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信心提升。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通过相关系数、单位根检验、回归分析等计量方法对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与居民消费需求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人均消费支出与前期消费和收入有关,消费者信心指数对消费需求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最后根据计量分析的结果提出增强消费者信心刺激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全省企业景气调查结果表明,随着企业对以房地产业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的逐渐适应,一度受到较大打击的我省企业家信心在三季度已趋于稳定,并出现了反转走强之势。而企业景气则因企业家信心增强以及发展惯性的推动,继续保持了向上运行趋势,我省经济也因此呈现出较好发展势头。企业家信心指数有所回升,企业家眼中的宏观经济形势好于上季度。据测算三季度反映我省经济形势或称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看法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1.0点,较上季度上升2.3点,在终止了上季度的下滑趋势后,再度由轻度景气区间进入中度景气区间。这表明,我省企业家对全省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2009年1、2季度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消费者信心调查数据为依据,从消费者对经济形势、就业状况、物价水平、生活状况、购房时机和投资时机六个方面对海峡两岸四地消费者的信心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认为2009年上半年两岸四地消费者对经济的走势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担忧,但经济形势的积极变化提高了消费者的信心,两岸消费者的信心比年初有了普遍的提升,而消费者信心的提升又会促使经济形势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改进灰色模型预测消费者信心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建立了GM(1,1)模型,并通过改进模型中拟合曲线经过更新点来重新预测,结果表明,改进灰色模型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可用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非对称效应计量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通货膨胀率、GDP增长速度、货币供应量M2增长速度、经济景气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相关变量间相关性的分析,发现:通货膨胀率P与GDP增长速度g、货币供应量M2增长速度m、经济景气指数j以及消费者信心指数x等变量间长期存在较为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也发现,通货膨胀率P与GDP增长速度g、货币供应量M2增长速度m、经济景气指数j以及消费者信心指数x等变量间也存在较为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消费对于经济平稳运行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受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和后疫情时代的影响,各地消费恢复压力明显。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消费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让广大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想消费。根据海峡两岸暨港澳消费者信心指数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大陆(内地)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9.74,收入、就业和消费意愿分项信心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环比增长。  相似文献   

14.
2季度陕西企业家信心指数较为平稳,景气指数走势回升。企业家综合信心指数136.7点,比上季度下降2.7点,企业综合景气指数136.9点,较上季度上升3.4点。受国内极端性气候因素、国际商品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二季度消费品和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5.
消费者信心是对消费者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信心程度及其变动的一种测度。使用离散顺序选择模型对2009年第1季度中国大陆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原始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受到其对未来就业、收入、生活和投资四个方面信心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1、引言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不断下降.很多研究表明,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度的不断提升,他们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不断提高,购买行为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交际的需要,上海市民对自己的穿着打扮更加关注.消费支出中穿着支出比重日益增加,广大消费者在为上海的服装行业能生产舒适大方、货真价实的新款服装高兴的同时日益感到囊中羞涩.大部分工薪阶层面对服装价格的“日长夜大”只得望“服”兴叹!最近,上海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调查了市服装鞋帽商业行业协会和部分服装店,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建立经国家统 计局批准,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1997年12月建立了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制度,并从1998年8月起每月公布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建立在对城市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问卷的汇总、测算和分析后得出。消费者信心指数由预期指数和满意指数组成: 其中,预期指数反映消费者对家庭经济状况和总体经济走向的预期,满意指数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和耐用消费品购买时机的评价,而信心指数是综合描述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的满意程度和对未来经济走向的预期。消费者信心指数所以出现,背景之一是在拉动经…  相似文献   

19.
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于2008年11月中旬在呼和浩特8个定点储蓄网点组织实施了4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00份.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当期收入感受指数和未来收入信心指数持续下降;居民通胀压力逐渐减弱,对当前物价承受能力进一步增强;居民储蓄意愿下降而储蓄存款持续增长;消费意愿减弱,消费需求明显上升;投资意愿升温,拥有的股票、基金占比增加.……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2001~2011年的季度数据,采用Carroll两步处理法和非参数方向分析分别检验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对居民消费的预测作用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1)控制变量为可支配收入或历史消费时,消费者信心指数及其分指数对居民总消费和衣着、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分项消费的变动存在解释能力,对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分项消费几乎无解释能力,对其他分项消费的解释能力随控制变量的不同而不同;(2)消费者信心指数及其分指数可有效预测居民总消费、杂项商品及服务消费等的变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