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幸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09,(12):79-79
文中草药拟以教育心理学理论探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从分析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对英语教学产生的截然不同的作用探讨如何利用积极情感提高中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2.
3.
陈新水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22)
就哲学的功能概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情感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情感属性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属性包含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情感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家庭成长环境好,个性较强,纪律性较差,要求学校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必须转变理念和方式,杜绝打压,融入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5.
6.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6,(17)
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教学不仅仅包括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更有学生情感和品德的塑造。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应该是身心的健康发展,所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心理辅导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题中之意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8.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17)
大学语文不仅要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人文知识,而且要通过广博的文学知识的熏陶,审美情趣的培养,以达到塑造理想人格,提升人性境界的目的。因此,在大学语文课中实施情感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9.
化学这门学科研究的是物质世界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是一门和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对于这样富有特色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情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依托和支撑,渗透情感教育。要力争做到:创设情境,以情激趣;根据学生学习心理需要,运用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情感的深刻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创新等。 相似文献
10.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重新认识情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它有助于提高教师对情感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改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22)
语文学科作为基本人文学科,开展情感教育是责无旁贷的。本文阐述情感教育的内涵及理论基础,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容的深入挖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探寻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使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情感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赖秀霞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12,(7)
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使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不同的班级管理者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阐明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从情感角度谈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16)
在英语教学研讨中,很多人认为我国的英语教学语言环境差、学生学习吃力,教学效果不好,学生积极性不高。通过十余年的教学探索,结合一些名师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教学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对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情和心理因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增加学生对于所教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工作中的核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管理者和指导者。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如何让学生更轻松、更自觉的接受老师的教育,并保证学生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笔者认为,实施情感教育不失为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而育人离不开贯穿始终的情感教育.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具有强烈的情感内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还要挖掘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因素,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学生情感建立和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7.
注重情感培养的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创造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激情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19.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对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中,教师是情感教育成败的关键,为此,高职英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学、以情优教,以促进英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技工学校专业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递知识、训练技能,还要融入情感教育,把握专业课内涵的情感因素,想方设法赋予学生成就感,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完美的人格,以适应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