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节,是新闻报道的血肉。细节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新闻界有人认为,不会捕捉细节,是记者无能的表现,是新闻作品苍白的根源。一、如何挖掘和掌握新闻细节第一,到现场精细地观察。这是抓取细节的一个有效手段。记得有材料介绍,英国的《泰晤士报》总编辑每当召见新来的记者时,都要问他到总编办公室来共爬了多少级楼梯,答不上来的要下楼去重新走过。这说明国外新闻单位对新闻记者一开始就注重培养那种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猎取细节的本领。我们提倡记者要做到“三勤”:腿勤、眼勤、手勤,就是指记者到现场去…  相似文献   

2.
新闻的真实性就是要真实地、客观地表述社会的客观条件存在。无产阶级的新闻工作其宗旨在于全面化、实事求是地引导、反映社会舆论,依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那么,作为新闻工作者如何去反映这一客观事物,很显然,就要求记者在头脑里清楚地认识新闻的真实性来源于社会存在的客观性这一原理,学会并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唯物辩证法,认真地深入社会实践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挖掘出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有真实性的高品位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电视深度报道是以电视特有的传播手段形、声为主,对人们所关注的新闻事件、有影响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等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分析解释、归纳预测,以“溯其根源、求其真相、判其去路”的深层次报道  相似文献   

4.
编辑和记者的眼力:宏观与微观金永植探讨“编辑、记者的眼力”问题,对于我们如何选好角度、编出、写出具有一定力度和深度的高质量好书、好新闻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编辑、记者的超前意识当今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的大潮,正猛烈的冲刷着一...  相似文献   

5.
会议是当前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是记者获得新闻信息的重要来源,是产生新闻的“富矿”。如何在会议这座“富矿”中淘出新闻“真金”,需要记者既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更要有好的“挖掘”方法。  相似文献   

6.
广大受众总是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于是记者预测未来便与大众赋予他们的职责息息相关.在新闻竞争激烈的今天能够成功预测未来,进行出色的预测报道可谓获得独家新闻,竞争制胜的法宝.为此,记者应具备如下素质:见微知著的新闻洞察力;历史的眼光;宏观意识;超前思维的能力;综合思维的能力,以及强烈的受众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湘军”中有一定代表性的中青年作家胡乃武的小说创作首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文章认为,题材贴近的阶段现象,超前意识与深层思辨,“封闭”式样的以人串事和以事立人,特定方位的地域特征与本土风味,是胡乃武笔下湖洲、城镇、历史系列小说凸现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8.
昝爱宗 《21世纪》2001,(8):40-41
在美国,记者被称为出类拔萃之辈。即使是在白宫,似乎无处不见记者伸出的长长的触角。曾任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的戴维·哈尔伯斯坦说过,如果个性是权力的实质,那么权力在当代美国所起的作用无疑是最生 动、最直接的。 而掌握着这些 “个性权力”的人莫过于采访白宫的记者了。 在美国,有人称记者为“无冕之王”,其实这是一个过时的说法。现如 今,记者们并不愿有什么出名的 机会,更不需要有什么高尚的荣 誉,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采访 新闻、探听消息、毫不留情地传播 丑闻的权力。1979年,美国作家、 《纽约时报》记者的戴维·哈…  相似文献   

9.
序言深度报道是近几年来我国报刊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而产生出来的新的报道方式,它方兴未艾,尚处于探索之中.它不象一事一报、动态性的报道方式那样为人们所熟知。认识深度报道产生的原因和历史、把握深度报道的形式及其特征,对于我们掌握好这一新的“新闻武器”,活跃新闻报道,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写中准确运用动态思维 ,是记者新闻敏感的一个重要体现。动态思维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具体的思维表现形式 :比较思维、同步思维、超前思维。要想自如、得当地运用动态思维 ,新闻工作者要有一双敏锐的“社会的眼睛”,还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信息以及过人的胆识。此外 ,还要正确地处理静态思维与动态思维的关系 ,通过事物“动”与“静”的敏锐比较 ,体现思维“静”中之“动”,显示新闻巨大的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1.
新闻采访可以分为几种方式,其中,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一、提问要有简洁性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光点,鲜活的生活,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用事实说话,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就难以写出好新闻。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  相似文献   

12.
新闻工作者必须把政治思想修养放在第一位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新闻工作。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修养应包括人民性、超前意识或预见性、坚定的政治信仰。人民性是指他的群众观点 ,在正确舆论导向前提下 ,以强烈的群众观点做好采编工作 ,否则就难以写出有生命力的稿件。超前意识就是要有预见性 ,善于进行科学的策划 ,以先见之明来把握事物的发生及趋势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坚定的政治信仰就是坚信马列主义 ,用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来分析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把它作为工作的指针和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做一个现代老人,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对未来的生活要有充分的准备,不要等退休了再去应付。  相似文献   

14.
陈利锋 《新天地》2011,(9):65-65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是数学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主要表现在使学生能根据事物的变化,运用已有的经验灵活地进行思维,及时地改变原定的方案,并且对变化的问题,有多种不同思考方法或解决途径。不局限于单一的思维方式,因为客观世界时时处处在发展变化。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用多样、变化、发展的眼光去认识、解决问题,“因地制宜”“量体栽衣”的思维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不在之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者和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若换一个角度进行研究,传者的“不在”是体现受众本位的方式,受众的位置更加重要,传播者的“去势”赋予受众更多的参与层面,但传播者的“不在之在”体现了时下复杂的新闻传播结构。深度挖掘潜藏在事物背后的本质“象”,诱发探究传播者如何将现实反映归纳为“象”的模式,镜映现实的世相之象,为新闻传播学的传者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李玲 《人力资本》2010,(4):66-67
职场80后喜欢用新眼光、新观念去看待和感知事物,他们也更有勇气去挑战权威。  相似文献   

17.
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快”和“新”。相同的事物,由于观察点不同,选择的角度也就不同,常常报道各异。如何使新闻的内容新鲜、形式新颖、语言清新、底蕴深厚,不仅是新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受众对新闻的要求。所以,新闻工作者在着手采集每一篇稿件时,调整好报道的角度。  相似文献   

18.
邵飘萍是中国新闻事业在民初转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中国第一个集新闻记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于一身的“新闻全才”。他的新闻思想主要内容有:在新闻职能方面,认为报纸的首要任务是传播消息;在记者的任职资格方面,最早提出记者要以“品性为第一要素”;在新闻业务上,认为凡事必力求实际真相,以“探究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在记者责任上,特别强调记者要有“铁肩辣手”的斗争精神;在处理传者与受众的关系上,主张对待读者可以迎合但不能盲从,讲究高雅而不能低俗;在媒介经营管理方面,主张新闻机构既要注重社会效益,又要注重经济效益,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多年前,有一位著名的英国哲学家造访美国,曾在船上接受访问。一位记者问:“教授,你认为是什么事物使生活变得最为兴趣盎然?”这位哲学家说:“你一定在年轻的时候与一位美丽的女人热恋,或者去追求一个伟大的难题。”记者问:“可是,如果你选择了美丽的女士,还能否二者兼得呢?”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领域历经多年的思辩,认为“历史事实”不是“历史事件”本身,而是历史学家选择和构建的结果,并存在于过去的遗留物或文献中。借鉴这一理论,“新闻事实”并非“新闻事件”,而是新闻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选择、描述和认知,是超越了“新闻事件”的一个象征和事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