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五年学习生涯中,立志修学储能,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处理好"博"与"约"、"中"与"西"、"通"与"专"的关系,勤于思考和做笔记,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方法为毛泽东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一生的成就与他严谨的治学精神、科学的治学方法、务实的治学作风密不可分。而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富强则是支撑其一生孜孜不倦学习的力量源泉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对研究对象分析至微,掌握其不易之则是戴震治学的基本方法.科学方法的运用使其在多学科成就卓越.他的文字学研究采用本之六书、因声求义之法;他的经学研究走由词通道、求十分之见之路;他的水地研究以山水维系郡县;方志研究看重沿革和实用;测算、机械研究强调图文并重.这些研究方法至今仍足以为各学科提供研究方法之借鉴.  相似文献   

4.
清代画家龚贤工诗文,善书画,山水博采众长而自创一格,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研究龚贤的治学方法,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第一,少年得遇名师董其昌,起点高;第二,转师多家,博取众人之长,树立自己风貌;第三,深入自然,师造化,夺造化;第四,工诗文,精书法,充实学养;第五,编写课徒画稿,深化理论。  相似文献   

5.
6.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对治学有独到的方法和见解。分析和探讨青年毛泽东的治学方法和治学思想,对于我们搞好学习和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一、博与专、中与西相结合毛泽东主张“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普通而后专门”,认为“孔子之言,谓博学于文,孟子日博学而详说,窃以为是天经地义,学者之所宜遵循”。意思就是说博是专的基础,只有知识广博,才能谈得上专精,不博就会孤陋寡闻,片面偏狭。他说自己搞学问就是采用“辐射线”的办法,门门涉猎,因为他觉得“常识  相似文献   

7.
治学思想是先秦圣哲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论语》为个案分析,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孔子治学思想作全面的梳理和提炼;在“学”的内容,“学”的方法和态度,“学”的目的和意义三个层面进行阐释,期待能对孔子治学思想形成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青年是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作为我党的缔造者和杰出的领袖者,毛泽东一生都关心青年、爱护青年、教育青年,对青年人才的标准、青年人才的选拔和使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形成了完整的青年人才理论。  相似文献   

9.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饱读了传统的儒家经典著作,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儒家文化对青年毛泽东注重实践的现实主义观、励志精神、人格理想追求和知行观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并初步形成了早期的毛泽东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格言诗是藏族文学中一种独具风格的文学体裁,它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关于治学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长期的治学生涯中,藏族历代学者积极探索,勤奋实践,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治学经验,而且通过各种文学形式就治学问题进行深入阐发。在藏族格言诗中,即有大量的治学格言。因此,从治学的目的、治学方法等方面对藏族历代学者的治学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毛泽东的青年观,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分析、认识和总结中国青年的基本特点、中国青年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历史经验,提出的关于培养教育青年、动员和组织青年参加革命斗争、推动无产阶级青年运动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12.
青年毛泽东的良法思想是在中国近现代特殊的国内外环境中,在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近代各种法律思潮的影响下,在其自身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中包括了对法与社会、法与国家、法与人民关系的认识。这是毛泽东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确立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过程中必要且有益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青年毛泽东的良法思想是在中国近现代特殊的国内外环境中,在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近代各种法律思潮的影响下,在其自身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中包括了对法与社会、法与国家、法与人民关系的认识。这是毛泽东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确立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过程中必要且有益的一环。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是清朝“中兴第一名臣”、清末散文湘乡派的创立人。其在治学作用上的可以谋生、能明白事理、改变个人的气质;治学条件上的要心情愉快、有志有识有恒有耐心、发奋自立、专心求进;治学方法上的应多搜集资料、读书与札记相结合、分类摘抄书中词藻、以看书为急务、看书专一、勤敏结合、先专后博、读书要设身处地、有所选择、结合自己的记忆悟性能力、重点阅读与粗略的翻看相结合;创作上的要先摹仿、与阅读相结合、看读写作并举有度、向日常生活学习;治学内容上的应读经、史、专集、讲义理等观点,极具特色,虽然形成于一百多年之前,而今天看来,生命力依然未减,对学人的治学,仍有启迪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戴震关于治学方法的言论有不少,本文只对他“求十分之见”的治学方法举例加以阐述。其内涵主要有二:一是治学时寻求的结论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二是治学过程中要运用充分的证据将问题的来龙去脉、枝枝节节都考察清楚,然后再下结论。而这需要对古代文献作仔细的爬梳,并且不盲目地相信和怀疑。此法对戴震及其影响的乾嘉学派意义重大,对今天的学者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是胡适实验主义治学方法的高度概括。怀疑—假设—求证是其治学方法三个最重要的构成部分。这一治学方法思路的最终确立在时间上有一形成过程,即从萌芽到试验到理论化时期。同时,在思维逻辑上是由一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实现共产主义为人生追求的乐观奋斗的精神,是毛泽东同志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重温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对于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掌握和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闻一多和朱自清都是从作家和诗人转向古典文学研究的 ,二人都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成为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 ,这与他们采用较为科学的治学方法是分不开的。本文主要是对二人的治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力图寻觅他们治学方法的合理内核 ,以期对今天的古典文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的治学思想始终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品格。他强调治学要甄别书中真伪,不可盲从书籍;要根据自身实际和研读内容,有所区别,讲求方法;要与社会现实政治相联系,经世致用。探寻曾国藩实事求是的治学品格,于当今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华钟彦是著名的古代文学研究专家、诗人,还被称许为“最正统的汉诗吟诵者”。其早年曾涉及古代戏曲研究,专著《戏曲丛谭》在学术界曾引起较大反响。约略说来,该著大致体现出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格局严整,覆盖面广,既着力于“史”的探讨,又围绕曲之本体的方方面面,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二是思想开放,视野开阔,对戏曲起源、隋唐变文与戏曲的关系、宋代“杂剧词”的场上功用、元杂剧与金院本的演唱形式异同等疑难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三是着眼场上,切合实际,强调唱曲应以声带情,主张场上语言的“肖似”与通俗,关注艺人的吐字发声问题等等,可谓“深于排场之论”。华氏的治学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即:厚培根基,注重会通;博览文献,审慎辨析;知难而进,挑战自我;着眼现实,立足当下。这些方法,有着鲜明的内在学术理路。总的来说,华氏从事戏曲研究,不是为学术而学术。他之所以关注历史上的若干戏曲现象,是为了弘扬戏曲的人文精神,也是为了场上传播,让“死知识”活在场上。当然,华钟彦戏曲研究也存在文献运用欠妥、史实判断有误的疏失,但瑕不掩瑜,他在学术研究上勇于开创新局面的积极探索精神及宝贵的治学经验,至今仍值得学人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