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发言人不是一个人,它在本质上是指一种新闻发布制度,是某个社会组织定人、定期地就某些问题、政策、服务等同公众进行交流、沟通、解释、劝说的固定方式。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出现,得益于公众对于信息公开、拥有知情权的强烈需求。让广大公众享有知情权是一个社会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而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组织,也越来越重视社情民意,需要采取有力的公关措施来获得公众的舆论支持,进而提升自身的形象和影响力。作为一种重要且有效的公关形式,新闻发言人制度在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2.
公关的价值,或者说新闻发言人的价值,就是在受命处理一个部分坏掉了的西瓜时,把坏的部分切掉,而将好的部分精心做成果盘奉送给公众。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地方政府发言人制度是从2003年非典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本文通过考察浙江省地方政府建立发言人制度的历程(2004-2008),从中探寻地方政府发言人制度建立初期的一些有益经验和共性结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性
任何一次传播、一种宣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
通常目的有:发布一个重要告示,传递政府的一种声音、表达一个立场、作出一种姿态、树立一种形象,希望与公众达成一种共识,求得一种理解,获取更高的信任,赢得广泛的支持,保持一种稳定等。 相似文献
5.
7.
8.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7,(21)
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与媒体和公众沟通的重要桥梁,随着政府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公众的知情权意识逐渐提高,对新闻发言人素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更好的与媒体沟通以及向受众及时传达信息,新闻发言人需要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良好的综合素养以及相应的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关于新闻发言人语言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视角丰富,涉及新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政治学等;内容广泛,包括实用技巧整理、语用策略分析等。本文对国内关于新闻发言人语言的研究概况进行归纳,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希望能够对后续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7,(21)
1983年我国正式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三十余年的时间里不断完善和发展,但西方国家新闻发言人制度已发展上百年,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还有不完善之处,如:新闻发言人培养体系不健全;新闻发言人法制建设不完善;新闻发言人监管机制不完善等。 相似文献
15.
从“艳照门”到“诈捐门”,从虚假广告到问题奶粉,从“抢盐大战”到郭美美事件,有明星百口莫辩、身败名裂,有企业拙于应对、灰飞烟灭,也有政府机构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遭遇信任危机!当舆论铺面而来,当危机不期而至,一个优秀的新闻发言人出面,可以帮助当事者化险为夷,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说法,媒体专给政府找茬儿,哪壶不开提哪壶,索性“防火防盗防记者”。还有一种说法,记者以寻觅社会丑闻秘闻为职业,“哪里有记者,哪里就有新闻”,好像媒体和政府天然对抗。这些看法的偏颇在于:在媒介化时代来临的今天,奉行“只做不说”不仅不合时宜,而且有违政府政务公开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应对媒体时,新闻发言人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在网络媒体时代,新闻发布的时机已成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生命 新闻发言人并不单是一个人,他的背后往往是一个团队 相似文献
18.
19.
20.
从国有煤矿宣传科长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他用了30余年;当首批国家部委新闻发言人大多已换岗,他却一干就将近12年,成为这批部委“名嘴”中硕果仅存的唯一坚守者,用真诚和责任构建起一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