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与两性人口比例的失衡造成人数众多的“过剩女子”群体.这一群体成为困扰家庭和社会的难题.但是,与妻子相比,她们拥有相对独立的财产权,她们中的一部分人积极参与投资经营活动,或进入职业场所,成为自食其力的经营者和劳动者,从而形成独立自主的生活观、性别观、婚姻观,为重建性别关系提供了新的范式,推动了19世纪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与妇女性别角色定位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早中期(1837-1870年)的家庭意识形态话语是规范与约束当时女性尤其是中产阶级女性行为的主导力量,亦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后世的文学作品对女性形象的再现.追本溯源,此意识形态与19世纪初英国中产阶级的形成与崛起息息相关,构建了中产阶级的“家庭理想”与中产阶级女性的“家庭天使”意象,是中产阶级对严肃道德生活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此意识形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日后又将为英国中产阶级女性所用,推动着她们积极改变自身命运.  相似文献   

3.
李宝芳 《理论界》2011,(9):111-113
维多利亚时期的中产阶级真正地信奉和拥有强烈的童年意识,儿童被给予特别的照顾,他们的陪伴被认为是成年人的福祉。这种童年意识既受当时整个社会重视儿童氛围的影响,也是中产阶级独特的家庭观念和经济社会处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傅燕晖 《北方论丛》2014,(2):100-104
始自维多利亚时代中后期,英国的中产阶级女性完成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同时也开始酝酿女性解放的盛事。在这场以为女性求取教育与工作权利为目标之一的运动中,中产阶级女性改革者们本着将女性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女性赢取自身发展机会的目的,但同时又极为强调女性的社会责任担当并付诸于实践。英国中产阶级女性的自我发展与社会担当共容,为当时的英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影响深远。这亦可为更为自由的当代女性提供行事参考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纵观两汉400余年历史,女子再嫁现象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在这些再嫁的女子中,既有身份高贵的社会上层,亦有出身卑微的百姓平民,可见此时的女子再嫁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就这些再嫁女子当时所属的婚姻状态而言,可将其分为离婚再嫁、夫死再嫁以及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再嫁等三类。汉代已婚女子能够相对自由地选择再嫁固然离不开当时女子在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其所拥有的较高社会地位,然而,家长态度、国家政策乃至当时的社会风气等因素亦不可小觑。同时也应看到,虽然汉代女子在再嫁问题上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但"一醮不改"的观念正逐渐成为束缚已婚女子的精神枷锁,而宽松的社会环境亦渐趋为"三从四德"的社会思潮所吞噬。  相似文献   

6.
王尔德喜剧中的花花公子形象是英国传统文化与维多利亚后期消费时尚融合的产物.在他们身上,既保留了英国传统绅士的某些特点,又体现出消费享乐的社会伦理,其消费享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使他们同勤勉的中产阶级划清界限,对传统的清教道德形成有力冲击.作为消费时尚的体验者、传播者,花花公子颇具个性的装扮既具引领消费时尚的意义,又蕴含着对当时的社会语境对人的压抑进行无声反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迁,中产阶级发展的步伐持续加快,并且自进入2000年以来,其人数和规模比例日趋扩大.我们可以预期,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将会出现.而这一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既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结构,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类型.这一社会预期,将推动我们在最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文化"这个概念,并在大的文化框架之中,推动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女儿国"的传说与史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今 《河北学刊》2008,28(3):61-66
传说中的"女儿国"、"女子国"在正史中也有记录。"海东""女国"和"西方""女国",以及"剑南西山羌女国"、"东女国"、剑南"女国"、南海"女人国",都被理解为保留明显母系氏族社会特征的文化存在。在"女国"之中,一种是"有女自王"的"女国",一种是"产男不举,致国中纯女无男"的"女国"。关于"女国"风习,《隋书》所谓"其俗贵妇人,轻丈夫",《旧唐书》所谓"俗重妇人而轻丈夫",以及《新唐书.西域列传上.东女》所谓"俗轻男子,女贵者咸有侍男","子从母姓","以女为君……官在外者,率男子为之;凡号令,女官自内传,男官受而行",均体现出女权的独尊。历史上的"女国"一切入浴怀孕、窥井生子以及"以蛇为夫"、"以猿为夫"、"以鬼为夫"等传说,其实源自于母系氏族时代形成的女子不交合而孕的神话,体现了世系只能从母亲方面来确定的群婚时代的社会现实。《山海经》中的"女子国"、"丈夫国"以及《淮南子》中的"女子民,丈夫民"的隔离,应当与原始时期"生产上的性禁忌"有关。  相似文献   

9.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级闲暇生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宝芳 《兰州学刊》2010,(4):178-180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中产阶级极为重视闲暇生活,在闲暇生活中注重文雅与理性、以家庭为中心、拥有繁琐的社交礼仪,他们着力构建独特的闲暇生活方式,以此明确自己的阶级身份,实现阶级认同。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成年女子的家庭文学教育表现为两种活动形式:一种是自觉的个人学习,即成年女子出自于内心的需求和个人的兴趣,耽于文史,自学自修,从而主动地掌握、不断地提高文学知识和技能;另一种是成年女子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教互学,吟咏唱和,互相切磋,从而使每一个参与文学教育活动的成员都得以掌握和提高文学知识和技能.在明清时期,与成年男子的学校文学教育相比较,成年女子的家庭文学教育体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它是一种纯粹"兴趣至上"的学习活动,呈现为"快乐学习"的教育情境;它还是一种纯粹审美化的生活形态.呈现为"审美活动"的教育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