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连续映射是点集拓扑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在分离性公理中,实值连续映射很好地刻划了正规空间与完全正则空间。对正则空间用实值函数刻划进行了探讨,并在完全正则空间连续函数刻划的基础上自然地建立起了对Tychonoff空间的函数刻划。  相似文献   

2.
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两大主要理论,映射域和输入空间分别是这两个理论的核心要素。通过对映射域和输入空间异同的比较,揭示了两者的实质性差异和内在联系,以论证概念隐喻理论是概念整合理论的研究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拓展,两者之间具有互补性和交互性。  相似文献   

3.
在概念整合理论中,Fauconnier较深入地研究了输入空间之间及输入空间和合成空间的映射关系,对于类属空间虽有所提及,却含糊其辞,它在概念整合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合适的、明确的定位,它与合成空间的关系也是模糊不清的。通过对语言意义建构在线心理过程及具体的词语和句式概念整合的分析和考察,指出在输入空间的部分结构和元素向合成空间投射的过程中,类属空间起着孵化新概念的作用;类属空间是语义元素和结构形成抽象的类概念框架和内容的场所;合成空间是认知对体验加工的结果,也是类属空间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转喻是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用一个概念实体作为工具,为另一个代表认知目标的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的认知过程。本文阐述了转喻的本质,并运用Fauconn ier提出的空间映射和概念整合理论探讨和研究转喻认知语用,认为转喻认知语用推理是在空间映射视角下的概念整合,是一种动态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5.
概念整合对语篇外部衔接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念整合理论是当今认知语言学家研究的焦点之一,众多学者都运用此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语篇进行了分析,本文试图以概念整合理论的核心内容即空间映射论为指导,以三种不同类型的空间映射(投射映射、语用函数映射、图示映射)为切入点来分析语篇的外部衔接。  相似文献   

6.
S—完全正则与S—完全正规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引入了S-完全正则(S3.5)空间与S-完全正规(S5)空间的概念,讨论它们各自的特征性质以及与其他Si-空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心理交际感知过程是信息交流者从各自不同的认知感知视角,将同一事物放在不同的网状心理空间体系内对元概念的认知映射。心理空间网络结构上的差异,是造成心理映射感知误读的主要原因。依据跨文化交际心理空间映射理论,培养元概念交际意识,超越异域文化认知模式和心理文化定式屏障,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首先定义了预拓扑空间和预拓扑空间之间连续映射的概念,然后证明了预拓扑空间范畴per-LTOP(所有预拓扑空间构成的类为对象类,以连续映射为态射构成的范畴)是一个有乘积和余积的范。  相似文献   

9.
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为解读译者进行双语转换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译文是译者在多重因素的共同制约下不断进行跨空间映射和整合的结果,不同译本的产生是译者在操作过程中心理空间受到了不同因素影响的结果。了解双语转换过程中意义生成的心理机制,可以有效指导译者进行合理的认知推理。  相似文献   

10.
文章由半开集理论,引入s-弧连通空间和s-弧连通概念,证明了s-弧连通空间是半拓扑性质,s-弧连通是等价关系,讨论了s-连续映射在定义域和值域上的限制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概念整合理论是阐述两个心智空间中的信息相互映射整合、从而得出新创意义的理论。针对概念整合理论在诗词领域的研究现状,本文提出概念整合理论对陆游的《钗头凤》一词主旨的表达具有独特的解释力的假说。文章运用概念整合网络、关系压缩、映射、构建认知模型等方法,为《钗头凤》一词的情感及主旨的领悟打开新的视窗,为该词的欣赏与翻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概念隐喻与人类所使用的语言之间关系密切,所以隐喻研究已经成为现代语言学语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空间隐喻则属于概念隐喻中的本体性隐喻。本文首先讨论英语中空间概念DEEP和SHALLOW的空间概念意义及其意象图式,然后主要分析这两个空间概念的隐喻意义及其意义理据。  相似文献   

13.
概念隐喻与人类所使用的语言之间关系密切,所以隐喻研究已经成为现代语言学语义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空间隐喻则属于概念隐喻中的本体性隐喻。本文首先讨论英语中空间概念NEAR和FAR的空间概念意义及其意象图式,然后主要分析这两个空间概念的隐喻意义及其意义理据。  相似文献   

14.
名词性同语含意的认知推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词性同语是言语交际中有趣的语言现象。它看似一个毫无意义的形式,却蕴含了复杂的意义内容。其隐含意义是可以推导的,而且这种含意的产生表明了语言运用的认知过程。其推导机制可以用心理认知的一些概念理论来加以阐释,其中最主要的是转喻映射、范畴化以及心理空间映射。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建筑空间的特性,空间并非客观实体,其观念来自于知觉体验.现代建筑活动对几何空间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空间也越来越依赖几何学.分析了空间存在的虚实两面性以及物质与精神两重性,从建筑空间的物质属性和空间的时间性论述了时间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地籍数据库的时空数据组织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籍数据具有空间特征、非空间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地籍管理中,宗地的空间特征是指它的位置形状等图形数据,而宗地面积、权属、利用类型等是它的非空间属性特征,宗地的获得、属性变化是其时间特点。在地籍数据库中,将地籍的空间属性、非空间属性及时间属性紧密结合,解决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查询是地籍数据库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为研究和解释语言现象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属于广义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文章在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语义学的基础上,运用Fauconn ier模式理论中的心理空间理论和空间映射论,采用认知科学的理念分析解释了隐喻转喻映射和ICM的图式映射等问题,并指出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其空间理论可以帮助解读许多日常言语交际中“非常规”的语言事实,为许多语言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由θ—开集理论引入了θ—弧连通空间与θ—弧连通等概念,证明了θ—弧连通性是θ—拓扑性质和θ—可积性质,θ—弧连通关系是拓扑空间中的等价关系,推广了弧连通空间及弧连通等概念。  相似文献   

19.
概念隐喻是非常重要的认知机制,是用一种较为具体的概念即源域来理解和表达较为抽象的概念即靶域的心理过程。人生存于空间,而空间无处不在。所以空间概念是最常用的源域之一。当我们用具体的空间概念来理解抽象的人际关系概念时,产生了垂直、水平、内外、前后四种主要的空间隐喻。人际关系的垂直空间隐喻主要用于社会群体之间的地位和权势,水平距离空间隐喻侧重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情感关系,内外空间隐喻关注的是个体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前后空间隐喻注重的是年龄、资历和阅历上的顺序。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空间整合这一基本的认知运作过程,探讨了学者们对空间整合运作机制中的空间维度,映射,层创结构,整合与分解的级次,极化,分劈和分割,物质基础的研究和扩充,并从空间整合对语言事实的解释,解释方法,限制因素,支撑数据方面进行了思考,以期对空间整合深入地理解和更好地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