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洋 《北方论丛》2002,(5):24-26
中国人非常重视面子及面子功夫,其中所包含的复杂含义绝不是西方人所能理解的.要想保全面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礼貌语言.那么,对比中西礼貌原则、面子概念和言语策略,可以提高人们社会文化和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以减少由面子引起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2.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本文试图从探索文化的内涵着手,通过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比较研究,求同存异,相互借鉴,达到丰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国思想史的进程表明,我们无法回避讨论启蒙,因为启蒙在中国至今是“一项尚未 完成的规划”。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以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为前奏,五四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启 蒙之路的真正起点,对20世纪及以后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今后中国的启蒙有 着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三个视角,即无神文化与有神文化、德行文化与智性文化、和谐文化与对抗文化,对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和描述,提出了通过对比寻求中西文化之间的对话、沟通,借鉴、融合,促进文化传承与更新,建设体现时代精神的中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广告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广告已经有很多人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更应该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广告语言,因为这更加贴近且利于我们的生活。面子理论是语用学的一部分,通过这一理论来分析广告语言可以使广告商知道哪种广告语言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也可以使人们了解自己更加可以接受哪些广告。  相似文献   

6.
胡岚 《船山学刊》2015,(5):104-112
中国儒道"天"的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基础。本文对中国儒道对"天"思想研究后发现中国对"天"的认知同西方哲学形而上思辨思想大有不同。而该哲学认知的差异造成了中国与西方从认识论、人生观,以及各种价值观上出现了巨大差距。本文希望从中西哲学比较角度出发探索中西文化差距。  相似文献   

7.
从中西文化审视“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莹  李健 《兰州学刊》2005,(1):245-247
本文探讨了悲剧意识的生成和功能,对中西不同的文化语境中的悲剧意识的特征、内涵、表现形态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傅锡洪 《中州学刊》2022,(10):114-120
在为善去恶、成贤成圣的漫长道路上,历代儒者注意到了不同阶段和层次功夫的区别,由此对为学进程采取了阶次的划分。由于对本心的不同态度,宋明时代代表性儒者朱子、象山和阳明对功夫的阶次采取了不同的看法。对朱子而言,功夫并不凭借本心,主要在居敬的保证之下依据《大学》的八条目层层推进。对象山而言,功夫基本上完全凭借本心,虽有悟道与否的区别,不过从方式来看整个过程并无明显的阶次区分,自然无为贯穿了功夫的始终。阳明则将功夫划分为以勉然为主和以自然为主两层。第一层虽然凭借了本心,但主要还是依赖后天的着实用意和精察克治以为善去恶;第二层则主要凭借本心自然为善去恶。  相似文献   

9.
严复译著采用申西文化比较的叙事方式,输入近代西学于晚清文化语境,在整体上开启了反对传统主义的先河.同时,从叙事层次、叙事风格和叙事內容三个视角科学辩证地对待西学,汲取有益于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思想和观念,改变了晚清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模式,有力地回应了晚清知识分子内心焦虑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挑战,为建构新的世界秩序提供了崭新的认知途径.  相似文献   

10.
浅析委婉语的维护面子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这种委曲含蓄、烘托暗示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一种语言现象。本文着重从“面子论”及“礼貌理论”角度阐述了它对于维护语言交际双方的面子、协调人际关系方面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1.
曹骏扬 《社会科学》2005,2(5):118-123
梁漱溟把"法"作为文化的现象之一,通过中西文化的分析比较,对中西的法文化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试图在近代中国传统与现代的两难境地中寻求既适应中国民族文化特点又符合现代文明发展趋势的新路.他的这一探索虽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基本以失败告终,但对于今天的现代中国社会仍然具有不应忽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艳 《南方论刊》2008,(9):94-94,103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作为东方文化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在经历一个变迁时期,出现了许多与东西方文化密切相关的争议。有些人认为我们抛弃了传统文化,从而丧失了民族文化身份,而就这一问题引发的争议正日益复杂严峻。西化华人的代表——林语堂先生,怀揣其精通的英语走向了世界,成为第一位真正被美国及欧洲文坛接受并尊崇的亚裔作家。我们在尝试解决中西文化争议之问题时,这位文坛巨匠脚跨中西方文化的情怀仍值得我们借鉴。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人致力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而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正是各种不同文化相互激荡的过程。因此在应对影响范围逐步扩大的文化全球化这个问题上,我们应抱有更多的对文化取舍的理智和对西方文化的宽容。  相似文献   

13.
南宋著名思想家吕祖谦因为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而建构起他的"道与心一"的宇宙本体论,由此决定了他的心性气质"各有利钝"的人学本体论和"明心穷理"的功夫论,并且最终决定了他的"求其放心"与"集义工夫"相结合的本体功夫论.  相似文献   

14.
面子文化产生根源及社会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面子文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社会生活.面子文化的产生与儒家传统文化、耻感文化、社会取向的文化以及中国是人情社会有极大的关系."面子"的符号象征功能、社会交换功能和社会控制功能不仅调节了中国人的相互交往关系,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黄宗羲是上宗王阳明 ,并以其师刘宗周为中介 ,着重对本体系统的本体功夫论加以综合 ,而且在此基础上 ,去融合本体功夫论的观点 ,从而提出自己的本体功夫论的  相似文献   

16.
乡村社会中的“面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界定面子的定义和在乡村社会中的内涵及功能,从村庄结构与社会关系的维度,分析了面子在三种不同类型村庄中运行的特征,以及对村民和村庄生活的不同影响。提出了乡村社会中的面子在本质上是村庄社会结构的产物和需求,起着维系村庄社会结构和村民价值体系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更好的探究和理解村民日常生活中的面子现象和行动逻辑。不同类型的村庄面子行为表现不同,同一个村庄随着农村改革和经济的发展,面子行为也有了一定的变化,甚至出现了面子行为异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沈毅 《学术论坛》2003,(4):127-130
在中国人的日常人际交往中 ,“给面子”已经是普通人习惯了的用语与行为。但“给面子”可能是给予实质性的帮助 ,也可能仅仅是表面上的维护 ,从而导致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了名与实的分离 ,“面子”也就从性质上断裂为“形式化面子”与“实质性面子”。实质性面子的大小、正负取决于实质性关系的好坏程度 ,决定了彼此互助互惠或是竞争程度的大小 ,并可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而形式化面子具有泛化的特征 ,并不取决于关系的实际情况 ,而是一种依礼行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每个正常的社会人都需要面子,但在汉、英文化系统中,人们追求和关注不同的面子并通过不同的礼貌策略维护面子,此文化差异也表现在汉、英公示语中.在汉语公示语英译过程中,如果忽视英语读者的心理期待和面子需求,译文将出现面子缺失和面子错位等语用失误.为有效解决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面子缺失和面子错位问题,就需要在汉英转换过程中采取措施,进行必要的面子补偿和面子转换.  相似文献   

19.
《新学术》2007,(3)
广告是厂家与顾客之间的交流方式,是一种言语行为。为了销售产品,厂家在要尽可能利用广告缩短与顾客之间(厂家与顾客应属于陌生人关系)的社会距离时,会使用广告语言这一具有面子威胁性质的途径,从而造成面子威胁行为。本文利用语用学原理,尤其是Brown和Levinson提出的面子威胁行为理论(FTA)和面子威胁行为的补救策略,分析商业广告如何施行礼貌策略来对广告本身产生的面子威胁行为进行补救,以达到与广告受众亲近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政治,由于采用了大量从西方引进的概念,发生让西方世界观、认识论、思维方式、信仰价值和语言话语结构强加于中国文化思想体系的情况。这种情况的产生,需要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论述中国的政治,在心场范畴中解读革命宪法权利政治民主等几个关键的中国政治观念及实际运作,以发现当今貌似西化政治观念下的理念与运作之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政治话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