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守爱 《日本学刊》2007,(4):116-129
江户时代朱子学成为日本的官方学问。经过日本人的消化吸收,朱子学的道德修养与政治、经济、科学等实学相结合,对日本现代意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启发作用。这主要表现为:在历史思想中,忠君思想、国家本位主义与朱子学的尊王贱霸思想汇合,成为幕末王政复古、倒幕思潮的先锋;朱子学的格物穷理精神成为日本人接受西洋自然科学的母胎;朱子学的尊王攘夷思想与日本神道精神相结合,成为王政复古及维新思想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2.
明治初期,日本吸取西方文化,迅速形成“文明开化”之浪潮,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导源于江户时代(1600~1868年)中后期兰学的勃兴以及幕末洋学的发展。 兰学是指日本在锁国时代,通过荷兰人或者荷兰语移植、研究的西洋学术的总称,也包括来到中国的西方天主教传教士所编著并传到日本的汉文  相似文献   

3.
论江户时代日本教育中的近代因素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江户时代日本教育中的近代因素及其研究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杨孔炽一、从现代化研究的角度看江户时代教育研究之必要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发生的“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历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日本社会开始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此,日本社会的许多方...  相似文献   

4.
任何社会的养老都因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不同有其时代性特征。在幕藩统治者把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作为第一要务的江户时代,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以"家"为单位的身份和职业固化、世代再生产,"家"成了幕藩统治者实现稳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江户时代,无论武士阶层还是庶民阶层,其养老的主要特征均是养老与继承紧密结合。在幕藩体制下,武士阶层的养老依靠武士自己的"家"和主君及家臣团组成的"御家"承担,并形成了制度性保障机制;与之相对,庶民则通常依靠家庭和亲属为主、町村等地方社会为辅的养老方式。儒家孝道伦理与"家"制度下赡养老人的伦理规范相结合,提升了民众对养老行为的道德认识,对当时的养老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理解当今日本社会养老价值观的变化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日本前近代时期的思考吉林大学哲学系王中田日本著名学者中根千枝、大石慎三郎等人共同编撰的《江户时代与近代化》一书于1986年出版后,在日本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书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对江户时代(1603~1867年)做了综合的...  相似文献   

6.
日本武士阶级价值观念的基本层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户时代日本武士阶级的价值观可分解为两个方面 :协调阶级内部关系的价值伦理和作为统治阶级协调与其他阶级相互关系的价值伦理。前者主要表现为忠义观念、家国意识和天下意识三个层面 ,后者主要表现为一种建立在自然主义秩序法则基础上的社会整合观念。对武士阶级内部价值观念不同层面的演变及递进关系的分析 ,有助于我们加深认识日本武士阶级责任心的起源及其本身所具有的积极的、动态的和革命的品格 ;对于武士阶级协调与其他阶级关系的价值伦理的考察 ,则可以从一个侧面帮助我们理解 :在江户时代的日本 ,为什么除占统治地位的武士阶级的…  相似文献   

7.
从汉唐起,中国漆艺开始传延至日本。到了江户时代,日本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民族工艺体系,漆艺亦随之崛起。自现代社会以来,日本漆艺跻身世界前列,漆器质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走在中国前面,人均拥有量也位居世界首位。从日本民艺美学家们的思想中,可以窥见日本漆艺的文化之道:民众、实用、多量、廉价和寻常。当代日本漆艺仍在延续为民、为用与为常的优秀工艺传统。日本漆艺文化之道告诉我们,民艺不仅是工艺本身问题,还关乎国民文化身份与国别形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与一些论者习惯于从经济动因、政治条件、社会结构、国际环境和变革主体等视角出发,探寻日本近代化的前提有所不同,本文瞩目于西方文化中最早在日本传播并被接受的科学文化及其思想意义,即通过审谛科学文化的演进及与社会观念的互动,试图就日本近代化的科学根据梳理出若干看法。当然,就论题的涵盖而言,本文所涉的时间跨度当远不止江户时代,但限于篇幅,只能集力于江户时代至明治时代以前这一时期,其余容另文续论。  相似文献   

9.
安藤昌益是十八世纪日本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政治学说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因而,他的书籍在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里,始终被视为“谋反”之作而严遭禁锢。以至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他成了一个“被遗忘的思想家”。直到1899年日本历史学家狩野亨吉的发现,才使昌益的思想为后人所知。1949年,驻日本的联合国军司令部的加拿大政府代表赫培德·诺曼发表了《安藤昌益与日本封建社会剖析》。1950年,诺曼又出版了《被遗忘的思想家安藤昌益》(岩波书店)的日译本,对昌益作了高度的评价。这时,人们已经认识到,昌益的社会政治学说是日本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应当给予深入的研究和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贝原益轩教育思想简论福建大学教育系杨孔炽对于日本教育的研究,我们偏重于自明治维新以来的近现代三次大的教育改革,而对日本教育思想的研究,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实际上,在明治维新前的江户时代,就有了较为丰富的教育思想的成果,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明治日本大...  相似文献   

11.
二宫尊德及其报德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金才 《日本学刊》2005,(2):150-159
二宫尊德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期著名的农政家和思想家。二宫尊德逝世至今已经有一个半世纪了 ,但是他的名字及其提出的“报德思想” ,却一直活跃在日本的“历史舞台”。在德川封建社会 ,二宫尊德被誉为村藩财政改革和农村复兴的成功指导者和实践家 ;在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时代 ,他被树为“勤勉、节俭、孝行、忠义”的国民道德典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他虽因战前被恶用受到部分民主主义者的批判 ,但其本人仍被盟军总司令部 (GHQ)评价为“民主主义的先驱” ;即便是在泡沫经济崩溃后长达十多年经济萧条和人口开始负增长的当今日本 ,…  相似文献   

12.
日本江户时代的社会特征与企业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江户时代的社会特征与企业经营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夏春玉王杨一、日本江户时代的社会特征自1600年德川家康在江户(今东京)建立幕府之后,日本社会便进入了一个长达268年的封建社会。江户幕府为了维护德川家族的长期而稳定的统治地位,建立了一个十分牢...  相似文献   

13.
钟放 《日本研究》2000,(2):58-64
中国古代许多学者和政治家都对人口问题提出过自己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洪亮吉(1746—1809年)于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在《意言》中提出的“治平”说。大约同一时期,日本的经世学家本多利明(1744—1821年)于1798年(日本宽政十年)在《西域物语》中也提出了日本历史上最初的“人口论”。比较洪亮吉和本多利明的人口观,我们可以加深对中国清朝和日本江户时代历史的认识。一  比较洪亮吉和本多利明的人口观,首先要分析中国清朝和日本江户时代人口发展情况及其原因。  在清朝中前期,尤其是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中国人口急剧增长…  相似文献   

14.
日本江户时代,儒学发展的特点是重实用主义和行动主义,特别是儒家思想向民间普及后,出现了提倡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实践儒家伦理道德的庶民思想家。江户时代中后期的儒学者石田梅岩从商人的立场出发,展开了大众心学运动,晚于石田梅岩100年后出生的儒学者二宫尊德从农民阶级的立场出发,展开了大众报德运动。二者皆从庶民的实际生活需要出发,提倡"俭约"的生活方式,并给"俭约"思想以哲学范畴上普遍的意义。他们没有像前人那样,认为"俭约"只是为了个人发家致富的"吝啬"和"节约",而是从更高的角度去理解"俭约"。二者认为,"俭约"是摒除私欲的道德实践活动,"俭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俭约"道德实践活动深入人心,不仅缓解了百姓拮据的日常生活现状,符合了统治阶级的治国要求,也给日本近世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积累财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日本江户时代名儒皆川淇园所著的《世说启微》,是东亚较早从“文章”的角度阐释《世说》的著作。《世说》本身具有较高的文章学价值,而淇园之所以关注《世说》的“文章”,出于与江户时代阅读汉籍风气对话的需要,倡导“字义与篇旨相互发明”的汉籍阅读法。在日本“故事历史”传统与江户时代文学大众化、明清小说传入的影响下,《世说》的情节性与“作者意志”得到了凸显;同时,因为汉文化圈中各文学现象关系的变异,《世说》成了淇园展示汉诗学思想的辅助工具。《世说启微》既从异域视角揭示了《世说》“文章”的特质,又体现了汉文化圈中经典文本的丰富内蕴和衍生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吴占军 《日本研究》2007,44(3):71-76
经历了黑船袭击阵痛的日本,很快确立开国思想.仔细分析幕末日本的对外意识,从其最初就与东亚"华夷秩序"保持暧昧关系,到"脱亚入欧"醉心于西方列强制定的弱肉强食原则,最终发展为走上侵略亚洲、争霸世界的军国主义不归路,可以得出日本这一选择决非偶然.  相似文献   

17.
刘尧 《日本研究》2014,(1):51-57
本文以幕府末期日本思想界的皇权思想为研究线索,探讨幕末时期的皇权思想在明治维新前后的思想变化过程及对明治政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代日本和平思想作为近代日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东方传统和平观的同时,吸收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自由、平等、民权等进步因素,努力抗衡保守的天皇制国家观念。但和平思想最终未能在近代日本得以确立,普遍性价值标准被天皇制特殊主义所吞噬。本文详细分析了幕末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和平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脉络,并为这一思想在近代日本思想史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定位。  相似文献   

19.
武玉环 《唐都学刊》2003,19(2):16-19
江户时代的日本儒学 ,受幕府支持而繁荣发展 ,并形成了儒学各派。江户时代的日本儒学有不同于以往时代的特点 ,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江户初期,德川家康奉行和平通商外交,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但是,没有持续多久就颁布了“锁国令”,建立起锁国贸易体制。在这一体制下,对外贸易只限制在对中国、荷兰贸易,一直持续到幕末,达二百年之久。究竞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对外贸易发生转变?转变后的日中、日荷贸易的发展和变化如何了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