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生态文化概念的使用构成了我国当下文化的一道景观,覆盖了从文化活动到工商等行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学术研究的许多领域。就文化对象而言,其涉及了音乐、舞蹈、出版、教育、宗教、美食、服饰、选美、医疗、旅游、体育、节庆、绘画、摄影、电视频道、生计模式、民间法、食品、民族民间工艺等等。这一概念的使用,从形式到内容综合地看,具有广泛性、多元性、传统性、民族性、实践性、重构性、生态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原住居民流失在桂林灵川县的长冈岭、阳朔县的石头寨、岑溪市的水汶围屋等古村落.许多老房子年久失修,倒塌严重。兴业县虎村有古建筑28座.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桂东南现存规模较大、较为完整的清代建筑群。这个建筑群是庞村梁氏人家祖屋,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座“超大房”有2220平方米,其余的均为千余平方米一座。随着时代的发展,庞村大部分已经人去楼空. 相似文献
3.
刘宗碧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2-108
“原生态文化”现象产生之后,成为众多学科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文学、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就其研究目前主要有如下立场和主张:一是“对象”的实证和科学主义范式;二是当作一种虚幻的文化观念创造和进行批判的主张;三是指认为一种民俗审美的大众化重构性实践;四是从地方或民族生计模式的文化生态知识和技能挖掘与利用的角度去研究;五是基于现代经济背景的开发与保护的思考和研究。这些研究的倾向在逻辑上把“原生态文化”活动“实体化”了,没有“主体”立场,即没有把“原生态文化”当作“人的活动”去理解,所以看不到问题的实质。“原生态文化”虽然在实践上它可以以一定的文化产物作为媒介显现,但其本质不是这些媒介物,而是“人的活动”,应从人的生产实践方面去认识和揭示。 相似文献
4.
叶盛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7-40
原生态文化有着厚重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如果不对它加以特别保护,那么在其发展过程中就有逐渐消失的可能.我们应充分认识原生态文化的价值,采取公权保障和私权保护的综合法律手段,使之能长久保持与弘扬. 相似文献
5.
孟航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3):47-50
原生态文化在当下的流行既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又与这种文化本身的特性有关,而各种误读和滥用提醒人们有必要运用新的理论分析工具对其进行重新理解和把握.通过建立坐标系,将原生态文化分别放置于城镇化背景的时间坐标和边疆民族地区的空间坐标当中,不仅可以发现对其研究的多重意义,还能够深入理解城镇化进程对边疆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的影响.通过提出从社会发展历程来理解原生态文化,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其本质.对于原生态文化的未来走向可以从坐标变化中进行把握和前瞻,并以此对“传统-现代”、“中心-边缘”等传统划分标准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6.
杨秀芝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24-27
文化消费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共同特点在于强调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文章通过分析文化消费对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生活场域"的同时,还对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冲击进行了剖析,并在理性顺应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基础上,从如何激活民族文化的生活元素、彰显审美价值、增强人们审美体验等方面,促进人们文化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孟航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4):1-6
中国现代化进程面临着实践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理论上打破现代化单一模式的双重任务,运用一些新的视角和理论分析工具重新理解和把握原生态文化能够发现不少启示。将原生态文化放置在社会发展历程当中是认识其本质的基点;考察人们在利用、保护、传承、发展等不同眼光指引下对待原生态文化的不同方式,进而从时间观对原生态文化的历史逻辑做出分析,有助于理解这些不同眼光和方式背后隐藏的信息。原生态文化的历史逻辑告诉人们所谓传统和现代的二分本质上是一种时间观的"欺骗",通过汲取原生态文化当中的智慧,并且尝试将其融入到社会建设和生产生活当中,从而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现代化的新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鲁庆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9):236-238
彝族音乐历史悠久,彝族音乐文化更独具特色。但是类似彝族音乐等音乐文化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遭受着现代文明的巨大冲击,彝族音乐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文化生态是社会存在的历史文化的基础,是一种对社会现代化和文化的反思和方法,所以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出发,对彝族音乐进行重新的诠释,进一步明确危机,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变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文化的涵义、特点、功能和彝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分析了彝族音乐的文化现状、危机及其原因。最后对彝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国家级非遗邳州纸塑狮子头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多重社会历史文化价值。现代文化生态的发展导致邳州纸塑狮子头生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传承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文章基于文化生态学、艺术学和美学的研究方法,以邳州非遗纸塑狮子头在文化生态中的发展演变和传承创新为视角,分析邳州纸塑狮子头形成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传承现状,探讨邳州纸塑狮子头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那贞婷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57-60
兰州太平鼓是流传在兰州市郊区农村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数百年来,它已经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独具西部风情的民间艺术形式.笔者以兰州市皋兰县水阜乡水阜村的太平鼓为实例,从太平鼓的源流、农耕文化的内涵、与祭祀相结合的文化底蕴以及兰州太平鼓在兰州市皋兰县水阜乡水阜村所体现出的传承发展情况等方面作了浅显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对兰州太平鼓早期祭祀及形质特征的分析,发现兰州太平鼓这一民间盛行的鼓舞形式所反映的农耕文化内涵和农耕文化特质,并揭示其在现代社会中所体现出的创新与发展.对当地太平鼓的表演、制作技艺与民众的传承心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地考察和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2.
原生态文化摭谈——兼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仕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1):1-4
所谓原生态文化,是指文化的一种初始的、质朴的、更贴近艺术源头的状态。原生态文化具有质朴、少加工、与生产生活直接联系等特点。目前当下原生态文化广受欢迎,既有其社会历史原因,也与人们文化观念的变化和欣赏水平的提高有关。现代社会拥有的物质条件和科技手段,亦为原生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原生态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价值以及重要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对人类的精神与物质生活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但其在传承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消失。对原生态文化,我们应充分认识其价值,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挖掘、保护和发展,这项事业意义重大,也可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生态背景下杂技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纯武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2):16-20
基于民族文化生态对中国杂技艺术的深远影响,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应注重杂技艺术的审美定位、创编构思、表演样式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创新,以此强化对杂技自身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把握,形成市场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展现中国杂技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15.
试论传统设计文化对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孕育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我国传统设计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只有通过对传统设计文化深入解读,才能为我国现代设计艺术提供无比丰富的养分和智慧。在发展现代设计艺术的同时,不但不能忽视对传统设计的承继,更要将其作为创作的文化源泉。 相似文献
16.
17.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文化干部队伍,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实现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北京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千名基层文化骨干(合唱与指挥)第一期培训班,于2014年7月22日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排演场4层举行了开班仪式。北京市文化局公共文化处处长黄海燕、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黄珊珊,以及来自北京16个区县的171名基层文化骨干参加了此次开班仪式。 相似文献
18.
张俊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4,(8):115-115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人开始接触互联网,也有更多的人开始接触网络游戏,不可否认,网络游戏已经广泛地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刘丽萍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60-160
“乌钦”,也叫“乌春”,是达斡尔族民间传统的说唱艺术形式.早在2006年,“乌钦”就已经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乌钦”对一个拥有英雄史诗的民族来说,是一种类似于希腊与罗马神话传说的文化精华,它既传承了民族历史文化知识、社会生产知识,同时也宣扬了伦理道德规范,是一个浓缩着达斡尔族历史精神和繁衍生息的标识.达斡尔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因此,“乌钦”说唱的传承和发展就更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生态雨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将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如何使生态文化产业成为雨花台区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笔者拟以打造“生态雨花文化”品牌为出发点,对推动雨花文化产业发展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