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务劳动补偿请求制度是2001年修改婚姻法新增设的内容.这项制度的设立对于提升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保护对家庭做出较多贡献一方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这毕竟是一项新增内容,理论设计上存在不足,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立法目的实现的预期效果不令人满意.因此,完善家务劳动补偿请求制度的立法设计,使之更具可操作性,更好的实现其立法目的,正是本文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家务劳动是包含所有家务工作在内的一种劳动形式,它也创造使用价值。家务劳动有3个主要特点:一是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消费者的直接同一性;二是劳动的极端非专业性;三是封闭性。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有3个方面:家务劳动是社会劳动的前提和基础,家务劳动是社会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最终得以实现的起始环节、终端环节,家务劳动最直接地关系到人的价值。当今,家务劳动主要朝着自动化、社会化、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与经济资源一样,时间资源的配置情况将制约消费者效用水平,进而影响消费者行为。家务劳动时间分配是消费者时间配置的具体表现。面对购买提升家务劳动效率的产品决策时,扮演不同角色的家庭成员会做出不同考虑,家务劳动时间分配的不平衡会给家庭消费决策造成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基于价值机制与补偿机制,当家庭成员间家务劳动时间分配越不平衡时,家庭越可能购买提升家务劳动效率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完善我国家务补偿制度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家务补偿制度为专门从事家务劳动或为家务劳动付出较多一方在离婚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法律救济措施。但这一规定适用范围窄,条件较为苛刻;法律规定比较宽泛,操作性不强。借鉴国外家务补偿制度的相关规定,应扩大家务补偿制度的适用范围到共同财产制,具体规定家务补偿制度适用时考虑的因素以及明确规定家务补偿制度的适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婚姻法第40条规定了离婚经济补偿制度,对该制度的理论依据、与分别财产制的关系等问题,学界仍有较大争议,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离婚经济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妻子”家务劳动经济价值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约束农村妇女个体发展的社会决定因素入手,探讨了农村"留守妻子"离婚后的贫困化问题.认为男权文化的强制性和市场机制在性别分工中的非公平性是导致农村"留守妻子"离婚后贫困化的根源.把农村"留守妻子"家务劳动经济价值纳入社会经济价值核算体系,可以较好地保证妻子在家庭的合理地位和合法权益;建立农村"留守妻子"家务劳动储蓄银行制度,可以为农村"留守妻子"离婚时的经济补偿构筑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制度依托;村妇代会作为妇女联合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农村"留守妻子"家务劳动经济价值评价最现实的最恰当的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围绕家务劳动做了大量的论述。马克思着重考察了家务劳动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密切联系,他认为家务劳动不能被简单地判定为生产性或非生产性,而是具有复杂性质与形态的,家务劳动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了劳动力,而这一作用却总是被有意无意地遮蔽。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中考察了家务劳动与妇女解放的关系,提出私有制的消灭、作为经济生产单位的家庭的消泯、公共事业的发展都是家务劳动问题的应对之策。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务劳动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的深层批判,有助于科学地理解劳动、性别分工、妇女解放等问题,也能够为中国的家务劳动实践提供指导。系统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家务劳动的论述有着深刻的理论价值和丰富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男女两性在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致使其在家庭中存在明显的劳动分工,妇女的时间主要分配于家庭部门,而男性的时间主要分配在市场部门。这种分工是获得家庭福利目标函数最大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家庭部门的生产、消费的全部活动,既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过程的起点,又是终点。因此,政府应建立家务劳动的评估体系和标准,使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货币化,并将其列入国民核算体系。家务劳动在夫妻共同财产中有着不容忽视的经济价值,我国《婚姻法》应对家务劳动的价值作出肯定性规范,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将家务劳动作为需要考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现存离婚救济中损害赔偿、家务补偿、经济帮助等相关制度的分析,指出了建立我国离因补偿制度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尤其对离因补偿制度的适用范围、补偿请求的事实依据、补偿数额的确定与支付以及补偿请求权的限制等制度构建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剖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主要发达国家征地补偿制度相比,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缺陷在于补偿范围小,标准低,补偿方式单一.现行这种补偿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有着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特点,其表现为否定各经济主体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市场经济已赋子并普遍承认各经济主体相时独立的经济利益.而征地补偿制度却未能随之施行市场化改革,这忽视了被征地农民相对独立的利益要求,损害了他们的基本经济权益.本文提出在维护我国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应逐步赋予农民土地财产权,公平对待农民基本的经济权益;有选择地借鉴发达国家的征地补偿方式.完善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社会对残疾人福利的“Normalization(平常化)”和“对自我决定的尊重”新理念的出现,如何通过法律帮助残疾人实现平等的权利成为紧迫的问题。本文旨在论述如何保障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等智力及精神正常的残疾人(本文称为行为障碍残疾人)正常地行使其权利。行为障碍残疾人功能补偿制度做为监护制度中的灵活化,是在尊重残疾人自由的基础上,以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为目的,使行为障碍残疾人通过外部制度的补偿能够平等地行使权利。  相似文献   

12.
2001年我国婚姻法修正案对离婚设立了三项救济制度,司法实践证明其中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难以实现并且弊端重重,而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和经济帮助制度还有待完善。由此,在借鉴各国立法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离婚救济制度,既能解决婚姻当事人因离婚而陷入生活困难的后顾之忧,保障离婚自由,又能真正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3.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生态补偿思想、生态补偿法规和各项有关生态补偿政策的总和。构建一个系统、科学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对于缓和我国恶劣的生态环境形势,促进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环境公平和正义,意义重大。对生态补偿制度基本理论问题的系统分析,可以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提供理论指导。从法学的角度厘清生态补偿的涵义,是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和构建的起点。认识和厘清生态补偿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构建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构建我国犯罪被害补偿制度之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经济上弥补犯罪被害人的损失是平复被害人的最有效的途径,许多国家都通过制定犯罪被害补偿制度来实现对被害人的权利保障。我国目前没有关于被害人国家补偿的制度规定,本文提出了建立我国犯罪被害补偿的具体构想,以期推动我国犯罪被害补偿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也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然而,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却存在立法系统性不强、执法操作过于僵硬、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问题。在分析我国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必要性和介绍国外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议:完善农业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构筑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多重主体(执行主体、补偿主体、受偿主体、监督主体);明确农业生态补偿的具体操作细则(优化补偿标准、具体补偿对象、完善补偿方式、扩充补偿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6.
论知识的价值及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果知识的劳动价值不能实现 ,就会影响知识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如果知识的使用价值不能实现 ,就不能发挥知识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造成智力资源的浪费 ;如果知识的交换价值不能实现 ,就会失去知识价值增值的机会 ,也就不能提高知识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途径 ,对知识的价值进行补偿。在方法上注重宏观与微观统一、抽象和具体结合 ,力求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关于家务劳动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60年代,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分析框架,围绕家务劳动对妇女受压迫的经济或物质根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家务劳动社会化与家务劳动工资化的妇女解放策略,这场讨论开启了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妇女冲出家庭,走向社会是妇女解放的重要表现。今天,妇女在社会领域已享有与男子基本平等的权利,但在家庭中她们并没有享受到平等的权利,家务劳动仍由其无偿承担。这样她们承担了双重工作,使其解放从一定意义上成为形式符号。本文试从法律与社会的视角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旨在找出一个最佳结合点,呼唤立法充分切实保障妇女婚姻家庭权益,从立法上保障妇女婚姻家庭权益。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妇女的家务劳动,主要有食物烹饪、纺织缝纫和照顾老人等。这些家务劳动,对社会的贡献往往被忽视,在历史记载中也不占重要地位。对这个时期妇女家务劳动的情况作初步探索,有助于揭示妇女家务劳动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海洋生态补偿的法律内涵及制度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调整在实施海洋生态补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组合。任何忽视海洋生态本身的价值及其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的海洋生态补偿制度都不具有持久生命力。海洋生态补偿制度设定的最终目的应是为了保护或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或生态价值。构建海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必须在明确其法律内涵,了解其立法、司法及执法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围绕补偿法律关系主体、补偿形式、补偿标准、补偿资金来源等要素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