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派”“海派”文学比较研究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形态与文学分野从新文学作家的地理分布状况检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期中国文坛,便可发现这样的文学史现象:现代中国作家大都分布在中国南北两大城市的北京(包括以北平为中心的天津、济南、青岛等北方城市)和上海(包括以上海为集中点的杭州、苏州、南京等南方城市).上海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以左联为代表的进步左翼文学,  相似文献   

2.
从1843年英国在上海设立第一处租界始,到1902年列强最后在厦门设立公共租界和奥匈帝国在天津设立奥租界止,英、法、美、德、俄、日、比、意、奥等国先后在上海、天津、汉口、广州、厦门、镇江、九江、苏州、杭州、重庆等10个通商口岸开设了25个专管租界。这些租界在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上,完全仿照西方近代城市模式,大大改变了中国封建城市的结构和  相似文献   

3.
文章解释了科学的工业发展观的内涵,结合南京工业发展的现状及与上海、无锡、杭州、苏州、宁波几大城市的比较,分析了南京工业与科学发展的差距.最后,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南京发展工业第一方略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一上海是当今世界屈指可数的大城市之一,它的形成、发展与繁荣,同中国历史的进程密切相关,尤其是历史的车轮循入近代之后,上海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重要,上海发生的历史事件无不具有全国性的影响。上海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正因为此,上海史的研究早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兴趣,并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据不完全统计,从建国开始,至一九八○年底,国内出版的有关上海史的专著五十多部,资料三十多种,论文、调查报告、回忆录及有关资料一千一百余篇。这些论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人物、文物考古等方面,它标志着上海史的研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5.
建国60年,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突飞猛进,南京社会变迁个案是当代中国大城市变迁与现代化进程的生动体现,城市经济体制、居民生活、社会保障、城市建设、都市文化、治理方式实现的六大跨越,具体验证了当代中国大城市社会变迁、文明进步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6.
由四川大学城市研究中心主办的“近代中国城市研究学术讨论会”于去年底在成都召开。来自京、津、沪、汉、渝等市从事中国近代史、中国地方史和城市研究的60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应国家七·五重点课题“近代城市史研究”——上海、天津、武汉、重庆四个课题组部份同志于1988年9月上海座谈会上的建议举行的。会议以近代城市研究为中心议题,就近代城市研究的意义、内容和近代城市化、城市近代化、近代城乡关系、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及其特点与  相似文献   

7.
徐峰 《兰州学刊》2008,(2):132-135
明清时期,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市镇生成一种自然演进的城市化发展形态。这种城市发展形态建立在商业贸易和商品化农业、小手工工业基础之上,是一种原生型城市化。近代以来,市镇也面临着向近代化的转型。由于一些原因,近代市镇没能够向大城市方向发展,大多成为了依附于大城市的城镇。中国的城市化没有选择市镇型的发展道路,而是选择了一条近代化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经过近5000年的发展,目前有大小城市700多个。如果把拥有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定为大城市,则全国有81个以上的大城市。这些大城市由于其巨大的聚集效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但由于其历史形成的结构性缺陷,现越来越影响到它的作用发挥。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城市管理体制与机构酝酿于晚清推展地方自治时期。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市制建设进一步发展,其中江苏、上海、广州等地的探索较为领先。1921年2月广州市政府率先成立,同年7月北京政府公布《市自治制》,对于市制内涵予以规定。随着国民党北伐的推进,上海、南京等特别市政府相继成立,《市组织法》等法规陆续颁布,促进了中国市级政府的建置。中国近代市政府发展的曲折历程与丰富内涵决定了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其学术理路,当以历史的纵向为轴,探究市政府结构与功能的演变,检讨其行政绩效及其在城市近代化进程和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上海城市规划的历史中,商业特性为基本原则,西方城市理论是规划基点,大城市群观念是城市发展趋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应努力借鉴国际世界城市发展理念与经验,努力传承上海城市发展本土传统与特色,努力建构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蓝图.上海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与世博会、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与长三角视阈中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转型中近代上海会馆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馆 (公所 )就全国来说最早出现于南宋 ,明清时代在各大城市普遍产生、发展 ,民国时期呈现衰落迹象。而上海的会馆 (公所 )在清代上海开埠后才大量出现 ,是传统城市向近代化转型中的产物 ,其存在与发展与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相一致 ,因而有三大特点 ,即 :都是商业性的 (即没有科试会馆 )、后来居上 (相比其他内陆城市会馆而言 )、长盛不衰 (民国期间 ,上海经济的持续发展促使会馆长盛不衰 )。本文据上述情况界定了上海的会馆。  相似文献   

12.
邵建 《社会科学》2007,(5):78-85
鸦片战争后,中外经济社会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逐渐为部分开明官僚和知识分子认知,发展近代工业,以对外御侮、对内震慑,走入了历史进程。作为新兴口岸城市代表的上海和作为江南传统都会城市代表的苏州,先后迈出了近代机器工业的艰难步伐,但是发展的结果却有天渊之别。本文以近代上海早期工业化的发展为比照,检视苏州早期近代工业发展的曲折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城市的社会大背景 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下,中国城市的社会背景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产生、孕育了许多新的社会大气候。只有了解这些大气候、大背景、大变革,才有助于我们深入剖析当前中国城市的犯罪现状。 1.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城市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是当前中国城市,尤其是开放城市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据对上海、北京、杭州三市的典型调查,1986年上海日平均流动人口为183.4万,占上海  相似文献   

14.
太平军战事与江南社会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武 《社会科学》2003,(1):93-102
太平军点燃的内战烽火曾经燃遍了大半个中国 ,江南地处风暴的中心 ,“被难情形较他省尤甚” ,所受影响亦最为深远。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不仅导致了江南地区人口的过量死亡和土地的大量抛荒 ,并由此引发了江南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移民 ,而且造成了江南地区中心城市的历史性位移 ,条约口岸上海取代了苏州、杭州 ,成为江南新的中心城市。上海的崛起又以一种新的经济力量重构江南的经济秩序和人文秩序 ,江南因此而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先行区域  相似文献   

15.
苏州大学王翔副教授在其《挣不脱的锁链——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命运》一书中提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近代的发展并没有中断。 王翔说,人们以往认为,明末清初,东南沿海的一些城镇手工业中,已孕育着稀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有如苏州、杭州、南京等地丝绸业中的重要生产经营组织——“账房”,就是一种典型形态。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破坏了中国的城市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道路,使它难以幸免。王翔认为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否中断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有些行业可以是这样,如踹布业、刨烟业;但也有一些行业则未必如此。他提出,在鸦片战争后江南丝绸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则逐渐发育成熟,并从20世纪初年开始逐渐由传统手工业向近代机器工业  相似文献   

16.
陶水木 《浙江社会科学》2023,(5):146-155+161
近代第四届全国运动会的拟办地点经历了从广州、上海到杭州的变化,这是社会局势发展变化使然。1930年杭州全运会是一届创纪录、开新纪元的全运会,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开国人自办全运会、重大体育赛事分省制、女子参赛全运会等多项先河;高扬民族主义旗帜,宣传体育强国、体育救国,助推近代以来的“体育救国论”趋于高潮。1930年杭州全运会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推动了杭州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及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杭州商贸旅游业的发展,对杭州城市空间与商业中心变迁、城市影响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镇化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今后20年是又一个黄金发展期。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具体是:实施大城市主体带动战略,推进大城市农民工市民化,建立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美丽城市,积累和总结大城市克服"城市病"的经验,控制与转移大城市资源支持小城镇发展,创新与完善大城市建设中的市场机制,发挥大城市反哺农村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列辉 《江汉论坛》2012,(10):69-77
从港口吞吐量、航线设置、商业辐射范围、金融经营范围和海关等级等考察上海与香港在近代中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来看,上海是中国中北部的经济中心,香港是中国南部的经济中心。这种双中心格局的形成基于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两地处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门户地位为两地崛起为经济中心奠定了基础,开埠之后区域经济中心开始由苏州、广州向上海、香港转移。上海由贸易带动商业的发展,进而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进一步繁荣,香港则在近代凭借区位条件和自由港政策,大力发展转口贸易,两地的发展路径不同,但都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一系列政策、法律等安排也为两地成为经济中心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以东京、首尔为代表的东亚大城市,在城市广场建设方面既吸收欧美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又结合东亚社会及历史文化的特点,走出了一条兼容东西方广场建筑功能的独特之路。概其要就是充分考虑到东亚城市生活变化的特点,注重城市广场的实用性。尤其是近代以来的东亚城市广场开辟,逐渐放弃了照搬西方城市广场样板的倾向,转向关注市民生活的便利性,也越来越注意广场的设计与城市生活的和谐性,使得城市广场成为东亚城市新面貌的象征,这对于当代中国城市广场的建设有着直接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人们奔向北上广、留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可以在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RosenRoback模型的基础上,从城市宜居性、住房价格与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给予解释。利用中国35个大城市特大城市2003—201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的名义工资补偿了高的住房价格,高的城市宜居性补偿了低的城市房价调整工资,城市宜居性与住房价格正相关,与房价调整工资负相关,存在一种补偿机制。城市宜居性已经成为中国居民选择城市居住的重要因素,高房价挡不住高宜居性的吸引。研究结论不支持控制大城市特大城市规模的政策,城市宜居性、住房价格和工资水平是内生于城市增长的,人的城市化是市场机制决定的城市化过程,人为控制大城市特大城市规模可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