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If条件句中动词的不同形式,条件句可分为8类。这8类If 件句的结构和语义的用法各不相同。研究If条件句If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主、从句间情境发生的时间关系入手,探讨了If从句表示将来含义时,谓语动词何时用一般现在时,何时选择Will结构。文中首先将条件句分为时联性条件句和无时联性条件句两类.然后重点探讨时联性条件句,认为时联性虽件句可分为纯时联性条件句和非纳时联性条件句;在纳时联性条件句中,If从句中的调语动词用一般现在时;在非纯时联性条件句中,If从句中的渭语动词选择Will结构。文章还用测检法验证了If从句句法功能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If条件句是由原型和非原型构成一个原型范畴。If条件句范畴中原型和非原型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条件句中条件的弱化来体现的,这是If条件句范畴中非原型产生的具体表现。转喻是理解和生成话语的基本的认知方式,它所涉及的突显原则和经济原则是If条件句范畴非原型产生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If条件句是由原型和非原型构成一个原型范畴。If条件句范畴中原型和非原型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条件句中条件的弱化来体现的,这是If条件句范畴中非原型产生的具体表现。转喻是理解和生成话语的基本的认知方式,它所涉及的突显原则和经济原则是Ⅱ条件句范畴非原型产生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条件句(Conditionals)是最难处理的语法专题之一。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条件句的范畴化过程有着较强的解释力。本文以英语If条件句范畴化的认知过程为切入点,对If条件句范畴典型的界定,If条件句范畴的扩展及If条件句范畴的模糊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意在揭示原型范畴理论在此认知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推动原型范畴理论和条件句研究的有机结合,丰富原型范畴理论在句法学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认知视角,运用象似性理论分析不同类型的If条件句,从而揭示出不同种类的If条件句能够广泛体现象似性,并发现条件句中两个分句之间呈现一种非对称关系,而这种非对称关系也体现了现实世界中人们的认知和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概念合成理论研究现状的论述,运用概念合成理论,将两个以事实为基础的输入空间进行关联,将两个输入空间中的成分有选择地进行结构投射,从而生成一个与事实相反的虚拟空间,结合例子,从认知的角度详细逐一分析虚拟语气特别是非真实条件句的五类情况.  相似文献   

8.
多种不同的语义关系都可以进入if条件句,Sweetser提出三域进行分析;这一分析细致深入,但略嫌共性概括不足.充分条件性是if构块式大家族的背后同一理据的假设;据此,if条件句大家族分为两大构块式群,下分四小类.这个大家族是一个典型范畴,第一小类典型条件句作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最典型的成员,以下各小类向着边缘成员演变,构成了一个连续统.对if条件句的理解,要通过常规推理,将从句一主句的关系补足为充分条件同其结果的关系.if条件句的多种意义最后都可回归到充分条件性,这就是各类if条件句最后都可归入if构块式大家族的同一理据.这一研究再一次表明了含意本体论的常规关系和常规推理理论在研究构块式的理据方面可能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汪奠基先生在中国逻辑思想史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其创造性见解有四点:(1)中国逻辑史具有人类共同的思维形式,但它具有中国语言的特殊表达形式;(2)"名辩"学是中国古代的逻辑,属于非形式逻辑的范围;(3)"推类"是中国传统推理的主要形式;(4)研究中国逻辑史不仅要研究人文历史的资料,更要重视研究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发展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很+v(p)"的构成和否定式作了句法分析,并从语义上进行解释."很+v(p)"有两种意义,它们的句法成分也不同."不"和"没(有)"所否定的对象不同,"很+v(p)"也有两种否定形式.  相似文献   

11.
构造语法理论关于construction定义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造语法理论把constmction(构造)定义为任何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这一定义既打破了其他语言学派的有关定义,也与经典的认知语言学的有关定义不相符.本文指出,构造语法的这一定义方式不仅无助于提高理论价值,而且还掩盖了两类本质很不一样的语言单位,因此会对语言分析带来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构块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是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背景、由Adele E.Goldberg和Paul Kay等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语法理论。构块语法力图解释语言中的所有现象,论元结构研究和有标记构块的研究是其成果最突出的两个领域。构块语法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构块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即使是在具体词语缺席的情况下也具有与形式相应的意义和语用功能。本文对构块语法的历史与现状、基本特征、研究中心和应用前景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3.
古人为什么采用养生一词来标识有关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知识和行为 ?其原因有二 :一是古人高度重视人和生命 ,将人与天地等量齐观 ,认为生命是万物之尊。把生看作是天地间大德 ,认为爱惜身体就是对父母尽孝。二是养字含有供养、敬养之义 ,认为供养的关键在于减少或免除供养对象为自己生存所需应付出的劳动。养生 ,即供养生命、供养身体 ,亦如供养父母。因此古人亦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地节制和减少生命力的消耗 ,其最佳的途径则是“静”。因此传统养生学以静为主  相似文献   

14.
构式语法是伴随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是在对传统的转换生成语法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个比较新的语法体系,为我们提供了语言研究的崭新视角。构式语法认为语言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语言研究应该将形式和意义紧密结合起来。构式语法研究特点使得构式语法对过去无法解释的一些语言现象有很强的解释力,这也正是构式语法研究的价值所在,但是构式语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英文新闻及其翻译中的意识形态操纵进行分析,揭示其对新闻话语的建构,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构"策略,还原新闻事件本来的面目,为新闻翻译提供一些启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框架,选取英语致使-移动构式及其所在的致使-移动句为研究对象,具体探讨英语致使-移动构式在句中的五种语义解读,并尝试借助数学中的映射来讨论致使-移动句中复杂的语义互动关系。结果发现致使-移动句中存在多个不同意义映射,各自对应关系彼此相异又暗含联系,难以仅用一个简单复合函数式来反映其中复杂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关“S比N1还N2”构式的研究较多,但关于“S比N还A”构式对其压制的研究却极少。有鉴于此,本文从构式语法的视角分析了“S比N还A”对“S比N1还N2”构式的句法压制及后者对前者句法信息的传承。“S比N还A”构式分为表比较类和表比况类构式两种。研究发现,“S比N1还N2”构式除其N2传承了“S比N还A”构式中A的句法特征外,还传承了“S比N还A”构式无否定形式;传承了表比况类构式中A不能转换为其反义词、S与N不能互换、不能省略“还”的特征;阻断了“S比N还A”构式中A后面可用数量词,以及表比较类构式中A可转换为其反义词、S与N可互换、可省略“还”的信息。在传承“S比N还A”构式的5个句法特征中,有3个传承自表比况类构式。这表明,“S比N1还N2”构式主要受到表比况类构式的压制,即其句法特征的形成主要与后者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着重探讨时态的多重功能。研究认为,时态具有三重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时态的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前者是指时态可表达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经验;后者通过三种关系得以体现:依赖、并列和自主的关系。时态的人际功能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时态具有构建不同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功能,后者是指时态可以形成表达情态意义的连续体。时态的语篇功能是指时态在语篇范围内构成了一条时态链,该时态链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语法理论缺少描述人类语言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框架和模式。以往基于现代语法理论的语言对比研究存在不足,William Croft为解释人类语言多样性提出的激进构式语法理论为语言对比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理论框架模式。基于激进构式语法进行语言对比研究的优越性包括:模式统一简单,有利于拓展语言对比研究的广度和提高语言对比研究的深度,有利于进行科学合理的语言对比研究;激进构式语法应用于语言对比研究在理论和应用层面有其独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Larsen-Freeman的三维语法框架包含形式、意义及运用三个维度。以一般过去时态为例,语法教学应先对语法结构的三个维度进行清晰的内容分析,从而明确由动词变形、母语时态缺失以及意义冗杂所造成的学习难点,进而有针对性地采用加工教学法和纠错性反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