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文化差异的话题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不断跻身于国际化的竞争中。也正于此,国家和地区间巨大的文化差异对商务活动的影响日渐加强,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业环境中的影响力已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是否掌控跨文化竞争力也随之变得尤为重要。跨文化交际能力越强,企业越能迅速和顺畅地进入国外市场,规避风险,从而更容易取得国外消费群体的信任,当然也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从而获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
如果从内容和方式的角度来区分,人际交往活动可分为两种形式:公务交往与私人交往.公交与私交是两种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交往方式。公务交往是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公务往来,当事人是作为单位(或国家)利益代表的面目出现的,往往事关大局和重大利益;私人交往主要是个人间的交际,主要涉及家庭、个人的问题和事物。但是,这两种交往方式又是不能分割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勤响,有时甚至融合在一起,难以分开。比如,两个不同单位但又是朋友的人谈公事,一般较易成功;而两个陌生人之间,或两个存在同闹的人之间发生公务交往,就可能出…  相似文献   

3.
国际商务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涉外人员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始终处在一个多元和异质的文化环境里,特别是在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进行经济交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地区间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在国际商务运行中反映出来,甚至形成商业冲突。因此,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影响我们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因素。为了将国际商务  相似文献   

4.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毕业后不可避免地要从事商务活动,与外界进行跨文化交际,是否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及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差异来阐述商务英语专业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公文是处理公务的文体,是国家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进行公务管理活动的重要工具。公文的语体讲求准确、简洁、平实、规范、庄重,一般不用或很少使用修辞格。但是,公文语体的规范性与庄重性并不排斥公文语体的艺术性,在公文写作时选用恰当的修辞格,可以增强公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由于地理、历史等因素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思想、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而这就使得跨文化交际存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际之中。而实现跨文化交际便是英语教学最重要的目的。现如今,随着和平发展成为主流,经济和科技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不断加强,使"地球村"的设想成为可能。随着网络的大面积普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人际交流愈加频繁。现代交际的突出特征转变为人们交际中的跨文化交际。由于中高考的压力,我国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片面地注重考试成绩,进行"填鸭式"教育,强调对词汇、语法以及语音的学习,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忽视,比如: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介绍,在正确语境中的词语、语法的使用,使得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语言及文化背景的土著语和非土著语言运用者之间的交流,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这些都会影响到跨文化间的交流,从而形成他们各自独特的语言和对语言价值本身的期望.因此,人们总是会试图以自己的文化背景去领会对方,而这些有.可能会导致误解或错误的判断.随着中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速度的加快,跨文化交际在外交及其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尤其对于那些将来成为社会主力军的学生来说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理论是属于传播(交际)研究中的重要分支。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流时的一种情景。英语教学的背后其实质就是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交流的过程。这种交流的关键因素就是需要理解文化上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因此要从本质上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理念就应该成为其教学中的主导性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9.
口译活动是跨文化交际当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作为一个跨文化发展的新兴课题,口译活动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的注意。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商务活动中的口译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关于口译方面的研究一直以来被限定在语言层面的研究和翻译技巧的使用方面,在文化和语用方面的影响口译的因素却时常被人们所忽略。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科,其领域内的语用失误是一块鲜少被人们研究的领域。在商务领域的口译活动当中,口译工作者通常会由于缺少文化层面上的知识断裂造成语用失误,因此,研究商务活动中的语用失误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分析商务英语的口译活动中出现的语用失误例子,试着提出减少商务英语口译活动中提高其水平的相关方法,总结出语用失误现象由于跨文化交际方面可能产生的原因,为他人提高口译在商务活动中的质量和水平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模糊语在社会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人们用来协调人际关系的有效工具,也是维系交际中各方面子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不宜直接地、确切地描述和表达,就需要借助模糊语来换一种说法。通过使用模糊语,可以避免交际步入尴尬的局面。了解俄汉模糊语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在跨文化交际社会中减少因文化差异带来的摩擦,从而进一步促进交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这对商务英语教学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跨文化礼仪交流成为目前流行的交流形式,商务活动语言交际能力直接关系到商务英语教学,所以要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找到培养跨文化礼仪的策略,是商务英语教学深化改革的关键点,同时也是提高商务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耀伟 《现代交际》2013,(9):211-211
英语语法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不可缺少的主干课程之一,语法知识是人们运用语言并完成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实现听、说、读、写、译能力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3.
电话是我们桌上的一个宝藏,电话是我们公司的形象代言人。当电话成为课程《现代交际》:刘老师您好,您是电话行销系统课程的创始人,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电话行销都有什么用途和好处吗?  相似文献   

14.
陈玉华 《职业时空》2008,4(10):115-115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语用失误一词源于J.Thomas(1983)的文章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她认为语用失误是由于没能理解说话人的意图而引起的。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已成为语用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跨文化语用失误的定义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说话者或受话者由于缺乏在不同情景下对产生言语或非言语行为进行有效得体的表达或解释,或者对说话者或受话者的心理状态和认知特点的理解失位而产生的交际失误。”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交际是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实际内容的理论分析,指出跨文化交际折射语言教学中诸多非语言(extralinguistic)情形,对这些语言之外的内容的研究将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高年级英语教学中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应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知识能使学习者将语言知识成为帮助他们交流的工具,真正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日益深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跨文化语用学也逐渐发展起来,成为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学交叉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本文着重介绍跨文化交际语用问题的类型,对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的失误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避免、减少跨文化语用问题的出现,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晶 《现代交际》2014,(2):254-254
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是全球重要的交流工具,更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需要。在独立学院英语口语教学中,融入交际教学法,不仅能够营造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而且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18.
柳影 《现代交际》2012,(2):27-28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已然成为一个消费的基本单位。交际消费成为现今家庭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际消费是一种新趋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本文以城市家庭为研究对象,研究现今家庭交际消费倾向及形成原因,从而使家庭交际消费合理化。  相似文献   

19.
英语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能够使用英语与来自其他国家文化的人们进行有效的交际。本文重点介绍在英语发展成为国际通用语的形势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培养新世纪英语人才的必要性,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全球化时代成为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概念之一,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逐渐成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领域。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界定、理论视角的建构、评估方法与工具的发展为线索,全面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估基础、目标、方法、过程及结果,并提出解决的策略及建议,以期开拓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