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坐在父亲破旧的自行车的后座,穿过北京的大街小巷,我们在找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我们知道大致的方位,但还是迷路了。当我们骑车穿过这个巨大的城市,我不由自主地拿北京和沈阳做比较。在沈阳,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才华出众的小钢琴家,我的照片还上过报;在北京我什么都不是。在沈阳,父亲是一个身居高位的警官,别人对他又怕又尊重;在北京,没人理睬他,他只是一个骑着一辆  相似文献   

2.
朗朗 《社区》2010,(5):19-20
我坐在父亲破旧的自行车后座。穿过北京的大街小巷,我不由自主地拿北京和沈阳做比较。在沈阳.大家都知道我是个才华出众的小钢琴家;在北京我什么都不是。在沈阳,父亲是一个身居高位的警官,别人对他又怕又尊重:在北京.没人理睬他,他只是一个骑着一辆二手自行车,车后带着一个胖小孩的男人。  相似文献   

3.
读者平话     
《社区》2003,(15):4-5
杂弹没必要 北京 李红 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总导演黄一鹤,是我的朋友。台里要搞一个他的作品研讨会,请我参加。我问他在什么地方,他给了我一个电话,还说了句什么,我没听清。我的耳朵有点背。我拨通了  相似文献   

4.
说起外交部大使范承祚,与我可算是“忘年之交”了,这几年我曾多次采访过他:他既是大使、又是诗人,还是教授(上海交大、扬州大学兼职)。前不久我去北京学习,他非常热情地邀我去北京方庄外交部公寓的家中作客。在宽敞的客厅刚刚坐定,他就高兴地告诉我:现在他又多了一个头衔,这就是去年初刚刚被授予的中国“首批资深翻译家”。  相似文献   

5.
吴晓波 《市民》2006,(9):12-17
伟人去世30周年了! 2006年8月,我陪女儿去北京。上天安门,带她去毛主席纪念堂。排队参观的人很多,绕了纪念堂整整一个圈。排在找前面的是一个企业家模样的中年人,他一直在打电话,“我在毛主席纪念堂呐,我去看一下他老人家。”他的身后站着两个小伙子,一个抱着好大的一捧鲜花,另一个则给他打伞遮阳。  相似文献   

6.
爱情病毒     
雪小禅 《可乐》2008,(7):29-29
旧爱蓝岸17岁,我被一个戴着白帽子、穿着旧牛仔裤的男人骑车拦住。他的黑T恤上画着切·格瓦拉。他说:"妞,来,上车,我带你去看画展。"我心中暗喜,上了他的车。那年,蓝岸22岁,正是小城风头正劲的画家。一年后,他去北京流浪,我到石家庄一所财经学院读大学。他打电话让我过去,我想也没想,就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火车在爱情中飞奔,我想自己爱上了这个四处流浪的男人。他在圆明园的东村画画,那  相似文献   

7.
优雅的分手     
我有个南方朋友,只身来北京求学,认识了一个北京姑娘. 女孩想出国深造,可外语又不过关,他在恋爱之余又成了女孩的私人家教.看到女儿和如此优秀的男孩在一起,父母也很放心. 两年之后,男孩留校当了助教,女孩去了英国.他在北京完全担当起女婿的角色,煮饭,打扫,跑腿.准岳父家有一点风吹草动,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逢年过节,他有时也不回家,留在北京陪着两位老人.  相似文献   

8.
正1993年我在中山公园举行的北京黄埔同学会上,认识了李老先生。他身体健壮,很是健谈,他知道我父亲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让我带他向我父亲问好,并让我有时间多到他家聊聊。于是,我走入了李老人的生活,也了解到他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经历坎坷,但他始终力排众议,坚持为黄埔做了许多事情,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他曾在湖南、海南出资办学,为北京黄埔大学捐资助学,主张开展民办教育来振兴四个现代化,还在北京成立了黄埔敬老院……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一位朋友告诉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在北京的一个大公司里谋求到了一个电工的职位,月薪2000元。  相似文献   

10.
膝下有黄金     
他36岁时,是北京的一所名牌高校的博士生导师。他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别的没什么好说的,我只跟你讲一个小故事,也许对读者还有点益处。"他说-- 我母亲是我7岁  相似文献   

11.
吉安 《可乐》2007,(12)
那年,他是个年轻力壮的男人,希望能在繁华的北京混上几年,攒一笔钱,衣着光鲜地回老家,盖一所像模像样的房子。他收拾简单的行李,带上我和我母亲,坐火车来到北京。我们很快在一个胡同里安顿下来。我和母亲都不知道他具体干些什么。他有时会拿一把小葱回来,有时会带回一颗让我不知如何下口的棉花糖,有时还会给  相似文献   

12.
琼琼 《人生与伴侣》2006,(10):18-19
37岁的时候,我再婚了,并且决定放弃北京的一切,带着儿子移居上海,跟他一起生活。这是一个重大的决定,但我那时信心十足,因为我相信他,相信我们的爱情。  相似文献   

13.
刘希 《老友》2015,(1):42
儿子在北京念完大学后留在北京工作,我和老伴本指望他能回来安家立业,让我们享受儿孙绕膝的幸福,但他说在北京生活习惯了,以后就在那里安家落户。我想到我和老伴将会在人生一半的时间里过着空巢生活,心里很不是滋味。老伴倒是看得开,常安慰我说:"儿子长大了,有他的想法,我们做父母的,没有必要绑住他的脚。"尽管这样,我对儿子的怨气还是不能一下子消除。为此,我还跟儿子吵了几次。本来退休  相似文献   

14.
心心 《今日南国》2007,(16):37-39
午夜电话,我听到了另一个女人的声音2月14日,是我陪儿子到美国读书后的第一个情人节。上午,我拨通了国内家中的电话。虽然我不能和丈夫一起过情人节,但我要让他感受到,在这个充满浪漫的日子里,我是多么地思念他。铃声响了很久后,终于有人接听了。我刚想开口对丈夫说"情人节快乐",却传来了一个年轻女孩温柔的声音:"喂,请问您找谁?"我愣住了,这时的北京应该是晚上11时左右,  相似文献   

15.
安顿 《可乐》2008,(1):24-24
旦旦是我的小外甥,14岁,在北京一所重点中学读书。今年旦旦过生日,我没像往年一样给他买"惊喜",把不准什么东西能让他惊喜。我问他:"你想要什么?"他眨眨眼睛说:"小姨,你觉得如果我给斯皮尔伯格写一封信,告诉他我爱死他的电影,他会给我回信吗?"我给他讲了个故事:"斯皮尔伯格小时候,像你迷恋他一样迷恋一个大导演。他去片场门外等,人家没时间见他。他下定决心拍电影,见那人。有这样的童年经历,他一定不会怠慢一个来自中国的小影迷。"旦旦眉开眼笑。我想他也就是问问。  相似文献   

16.
丁香 《新天地》2012,(4):38-39
我的丈夫是在1997年3月去世的。转瞬间,他离开我15年了,我几乎没有一天忘记过他,特别是当我外出,看到成双成对的老年人时,就生出一种羡慕的思绪——他要还在,该多好。上个世纪50年代,我在中国科学院位于长春的一个研究所工作,我在各种政治运动中都算不上积极分子,这自然对我的前途有些影响。1958年9月,我代表单位到北京参加中国科学院"大跃进科  相似文献   

17.
膝下有黄金     
他36岁时,是北京一所名牌高校的博士生导师。他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别的没什么好说的,我只跟你讲一个小故事,也许时读者还有点益处。”  相似文献   

18.
惊悉韩礼德先生仙逝,万分悲痛.他是使我踏上语言学研究征程的第一人,也是为我确定了毕生努力方向的第一人.大学毕业,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我有幸获得了到澳大利亚留学的机会,我们在北京语言学院集训期间就听说在悉尼大学有一个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要到悉尼大学的语言学系去跟他学习.他就是韩礼德教授.  相似文献   

19.
佚名 《社区》2004,(5):62-62
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东住过十几年,南京、东京都住过六年,这都是我的故乡;现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  相似文献   

20.
老骥 《社区》2008,(23):18-19
我和王岐山从小在一个机关大院里长大,对他的早年经历算是略知一二。其父经历坎坷20世纪50年代初运动一来,就有人把王家给查抄了,但到了1956年,建设部还是指名道姓,要把这位高级工程师调入北京。记得那是1957年,我的父母从上海奉调进京,我和姐姐、妹妹随父母到了北京。王岐山和我同岁,我们同住一个机关大院,而他也是上有姐姐下有妹妹。更巧的是,我们两人的姐姐、妹妹又是同岁,因此两家的三个同岁孩子,便常常“配对儿”在一起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