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着重指出:“继续发展商品生产和继续保持按劳分配原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两个重大的原则问题,必须在全党统一认识。”并对今后人民公社继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各地人民公社在整社过程中,传达和贯彻了党中央决议的精神,结合群众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结  相似文献   

2.
一、要从商品属性及其内在矛盾的分析中去认识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评关于商品生产存在原因的“社会分工”论 回顾国内学术界多年来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的讨论,人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大家还在讨论商品生产存在原因的时候,出发点是现存公有制是不言而喻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在稳定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力水平,疏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要实现这个任务任务,就必须从理论上和认识上解决放手让八亿农民发展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问题。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大课题,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商品生产的认识,同对其他事物的认识一样,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这是正常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说过:“商品生产同任何其他生产形式一样,有其特殊的、固有的、和它分不开的规律,……这些规律起初连这些生产者也不知道,只是由于长期的经验才逐渐被他们揭示出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的认识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探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过程中,出现了如何认识价值规律与剩余价值规律的关系的不同意见。比如,韩志国同志认为两者“是一个规律而不是两个规律”;许伟光同志“则不敢苟同”。我认为,既不能笼统地说两者是一个规律,也不能断然说两者不是一个规律。价值规律既然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当然也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不过,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经济条件,价值规律就具体化为剩余价值规律。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一)关于价值规律与剩余价值规律的基础问题。许伟光同志不同意两者是一个规律的论据之一,就是认为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他认为,一个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一个是“社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它关系到工农联盟的巩固,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巩固。万恶的“四人帮”疯狂地反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等同起来,诬蔑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产生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胡说社会主义货币必然转化为资本。这些谬论,给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揭批“四人帮”的第三  相似文献   

7.
自我国实现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在理论上和经济工作的实践中,曾出现了对我国现阶段商品生产问题的各种不同看法。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在“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针对这种情况指出:“继续发展商品生产和继续保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两个重大的原则问题,必须在全党统一认识。有些人在企图过早地‘进入共产主义’的同时,企图过早地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早地否定商品、价值、货币、价格的积极作用,这种想法是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不利的,因而是不正确的。”如何深入领会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这个问题的决议,以便更好地贯彻党的政策和指示,对全国人民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而对经济学界和经济战线上的广大实际工作者来说,则更其迫切。中国科学院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广东经济学会和本刊编辑部先后于二月廿八日和三月四日,联合召开了两次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座谈会,展开广泛讨论。现将两次座谈会的口头发言和书面发言摘要刊出(一部分全文发表,一部分摘要发表),以供同志们参考。我们认为,有些同志在发言中提出的某些论点(如何正同志提出的关于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很值得商榷;同时,有些论点还缺乏明确的论据,特别是缺乏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的论述;今后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最好能密切联系我国实际情况,特别是人民公社化以后的情况,在充分掌握实际材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我国现阶段发展商品生产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充分利用价值规律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等问题,使我们的学术讨论能真正与实际联系起来,为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8.
商品拜物教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经济理论界关于商品拜物教理论的探讨进入一个新阶段。其标志是:1、分歧争论的焦点逐渐明晰,集中在对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本意的理解,对商品拜物教产生根源、存在条件的认识。2、讨论的方向已经明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实践。3、把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不正之风、“一切向钱看”等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无必然联系,是否等同于商品拜物教意识的问题成为争鸣与探讨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市场问题历来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市场的健全和完善度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中,中央再一次反复强调。本文试图通过实证分析,深化人们对市场问题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对完善市场的意见。 一、对市场问题认识是逐步深化的 关于市场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谈了很多,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是不承认社会主义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他们曾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  相似文献   

10.
关于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命运,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长期以来,国外国内对这个问题存在着不同看法。在这里,我谈一点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一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是什么?自从1954年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著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出版以来,用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与产品的私有制来说明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所谓“两条件论”),一直是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我认为,“两条件论”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决議”中說:“在今后一个必要的历史时期內,人民公社的商品生产,以及国家和公社、公社和公社之間的商品交换,必須有一个很大的发展。”根据这个决議所指出的方向,目前各地正在努力发展商品生产,扩大商品交換,利用商品关系来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設服务。斯大林同志说:“在有商品和商品生产的地方,也就不能沒有价值规律”。价值規律是商品经济的固有規律。我国現阶段,既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規律就必然要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列宁在他的后期曾多次指出:“商品交换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存在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必须利用市场经济调节计划经济,同时又要通过国家计划指导和调节商品流通。这是列宁关于经济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根据实际情况产生的必然性改变经济政策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八年总结我国的经验教训时说过:在要不要商品生产的问题上,我们还要搬斯大林,而斯大林是搬列宁的。事实上,列宁的这个思想也是总结了俄国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验证,才逐渐明确起来的。他自己就讲过:“这种办法并不是一下子想出来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由实际情况所产生的必然性来改变我们的经济政策。”这就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而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要有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3.
对于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必须充分发展商品生产的问题,中央虽然在政策上已经肯定下来,并正在付诸实施。但是,人们对发展商品生产的认识,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因此,从理论上把一些有关的重大问题探讨清楚,对于发展城乡商品生产,特别是对农村实现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着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确实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就下面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发展商品生产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不能逾越的一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商品生产是私有制的产物、私有制是商品生产的基础的观点,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历史认识的发展过程,分析了他们对商品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的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文章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是:商品生产是社会生产力有了发展,产生了社会分工,出现了剩余产品的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一定的社会分工(指一定的奴隶般的社会分工)与一定的所有制(指与一定的奴隶般的社会分工相联系的所有制),不论是私有制,抑或是公有制,是一定的商品生产存在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在每一个存在商品生产的社会里,除了占统治地位的商品生产之外,必然存在处于从属地位的商品生产;在公有制的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可能产生或保留私人商品生产;在私人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可能残存公有制的商品生产;还可能出现介于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将是继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中央一九八四年一号文件,以很大的篇幅论述了发展商品生产问题,指出:“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不可逾越的必然过程。只有发展商品生产,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把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张翼飞同志在《经济研究》1959年第1期上所发表的“社会主义阶段商品的发展和消亡问题”一文,从整个人类社会及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来研究商品生产从发展到消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接触到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本质问题。这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尝试。在当前关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中,如果能够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本质及其变化过程,加以深刻的分析和揭露,弄清楚有关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最本质的问题,许多争论,可以迎刃而解。但是,张文对一问题阐述得不够明确,有些概念也较含混,如商品逐渐“褪色”和逐步消亡的“质”究竟指的是什么?推动商品的质逐步消亡的内在因素又是什么?对于商品总的质和每个发展阶段上的不同的质有些混淆,对于商品的量变和质变也有些纠缠不清。这里我想就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本质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论国内市场     
市场,狭义上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广义上是同家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国家、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的综合。列宁指出:“哪里有分工,哪里就有市场”,“市场不过是这种分工和商品生产的表现。”(《列宁全集》第一卷第83页)市场,既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产物,也是社会分工、商品生产深化和发展的条件;既是一个同家和地区经济状况的“仪表”,又是反映该国该地人民生活水平的“镜子”。我国是一个有着十亿人口、八亿农民的国家,这是一个非常广大的市场,是发展我国经济的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个国内市场的作用,利用和发展我国的国内市场,把经济搞活,加快四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俊岭 《人文杂志》2000,(3):121-124
19世纪德国诗人海涅曾说过,每一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一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就是当前中国遇到的一道世界级难题,它关系着怎样认识、理解、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华民族振兴的根本问题。邓小平尖锐地指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有许多是浮浅的,甚至是错误的。即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或者停留…  相似文献   

19.
我们要发展人民公社的商品生产,就必然要连带到价值规律的问题.因为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规律,有了商品生产就不能不有价值规律.那么,价值规律对于人民公社发展商品生产,究竟能起什么作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且从认识上来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价值规律本身所要求于我们的到底是什么?很多同志讲到,从价值规律的本身来说,它对我们所提出的要求,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要求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量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还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商品生产关系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但是,有些人却把我国发展商品经济及与此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看成是“补资本主义的课”,或者认为中国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搞资本主义。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 “补课论”的一个重要根据就是马克思说过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现在我国发展商品经济就等于背离社会主义而发展资本主义。 这里应该弄清楚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