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仲谋 《阅江学刊》2013,(3):106-115
明季词人卓人月和徐士俊共同选编的《古今词统》与陈耀文《花草粹编》、沈际飞《草堂诗馀四集》等共同代表着明代词选的水平与特色。该选本努力超越流行数百年的《草堂诗馀》的范围与手眼,并试图建立一种大一统的词史统序,即合古、今为一体,而着意强调今词即明词的地位;合婉约、豪放为一体,意在打破嘉靖以后贬抑豪放独尊婉约的倾向;合词史百汇于一体,既开拓了选源也丰富了词史。这是对《草堂诗馀》系列选本长期垄断词坛的反拔与重构,对清初词坛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于李清照的创作道路,一般皆以“靖康之难”为划分前后两期的界限。但是对她的词为“婉约”和“豪放”,学术界并非众口一词。我们考察了李清照流传至今的诗词,认为她的创作道路应是出于“婉约”而入手“豪放”,先“婉约”而后“豪放”,走的是一条由关心个人身边事物,侧重自我感情的抒发,到关心家国安危和民族命运,侧重忧国伤时的感情倾吐的道路。她的《词论》是宋代词坛上第一篇重要的词学专论,对后代词的发展,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是文学批评史和词学史的重要文献。《词论》以词“别是一家”为立论准…  相似文献   

3.
一、苏、辛词风总述宋代词坛 ,历来“苏辛”并称 ,因为他们分别开创和推进了豪放词风。我们知道 ,晚唐五代 ,诗、词正式分流。但直到北宋苏轼之前 ,人们习惯以诗体为尊 ,以词体为卑、为“艳科小道” ,只用来表现男欢女爱、羁旅离愁等不甚正规的主题。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虽一度打破这种局面 ,并推出几首初具豪放倾向的词作 ,如范仲淹《渔家傲》、王安石《桂枝香》、欧阳修《朝中措》 ,但总体来说 ,类似的作品寥若晨星 ,未能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真正把诗文革新运动深入到词的领域 ,并“指出向上一路 ,一新天下耳目”(王灼《碧鸡漫志》)的 ,不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概括婉约、豪放之别和对词发展史进行宏观考察的基础上,指出:词初本具“豪放”之一体;流为“艳科”是词发展史上的特殊现象;在“艳科”成为词坛主流的情况下,“豪放”一脉也未尝中断;豪放词的“再生”是“复归”表象下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词《贺新郎》详解靳极苍毛主席的词《贺新郎》发表在1978年毛主席逝世二周年纪念日人民日报上,并注明该词是他1923的作品。全词如下:“挥手自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  相似文献   

6.
扬雄《方言》中的转语词问题,在实际操作层面可细化为对同源关系与单纯音转关系的区分.文章分别举证分析了平行互证法在《方言》同源词的提取、音转关系的判断等方面的作用.借助平行互证方法充分考虑目标关系词在相应语言中的转语关系,核心诉求是要判断该词在相应语言中是否为固有词的问题.最后,强调古汉语与民族语关系词的对比需注意两点:其一,转语关系的充分考察;其二,意义的必要对应.  相似文献   

7.
把苏词的风格定位于"豪放",并忽略其"豪放词"中的"婉约"内质, 是由文学史叙述造成的一种职业性"误读".如果把阅读视角转换成作家作品本身,则不难发现:苏轼的"豪放词"其实是表里不一的"二重矛盾组合体",其特征可以概括为"外刚内柔".  相似文献   

8.
名词解释     
文明,文化(civilization)该词是从动词civilize、名词civis以及civilitas派生出来的,原意指上级对下级表现出来的礼貌、和蔼的气质.过去的百科全书编纂者把"文明"与"封建主义"相对比,而不是与"野蛮"相对比.于是这个词就带上了启蒙的意味,因为它表示了一种进步.这个词在十八世纪末期,在早期的社会学著作中进一步扩大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理论.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起源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的历史,屈指算,至多约半个世纪。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鲁普在《经济一体化思想史》一书中,对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起源做了仔细的探究,发现: 英文“integration”一词来自拉丁文,“integratio”本来的主要涵义是“更新”、“修复”(renovation)。据《牛津英语词典》记载,是在1920年该词第一次在出版物中被赋予“将各  相似文献   

10.
论稼轩词的风格──格式塔的启示蔡起福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他的词风豪放沉郁,苍劲悲凉,历来被人赞颂。对于他的豪放词风人们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或称之为“词论”,或评之为“以文为词”,或贬之为“别调”、“变格,”或责之为用事过多,等等。我认为要正确认...  相似文献   

11.
顾鲁词误为和凝词南宋陈鹄《耆旧续闻》云:“(陈)子高《谒金门》云云(指“花满院,飞去飞来双燕”句),乃《花间集》和凝词:“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后来朱彝尊,汪森编《词综》,张宗(木肃)辑《词林纪事》,均在陈子高《谒金门》(“花满院”)  相似文献   

12.
东汉以来,随着佛经的译入,汉语吸收了不少的梵语词。梵语词的介入,使一部分汉语原有词增添了新义,新增一义由于源于梵语而使该词“梵汉双遮”。本文要论述的“忄麽忄罗狼藉”、“狼藉”两词便是梵汉双源词  相似文献   

13.
豪放中见含蓄达观处露幽怨——重读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张崇琛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些作品是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意蕴的。最近重读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一诗,就有这样的感觉。苏轼之为人素以达观闻名,其诗作也以豪放见称,但实际上,人的心态(尤...  相似文献   

14.
当代青年词人、词学家、《陕西电大报》总编辑月人(张君宽)先生的新著《词学入门》近由西北大学出版社作为大学中文系教学参考书正式出版,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的霍松林教授欣然为该书题签,这是月人继《润金书斋词稿》后的又一部词学力著。  相似文献   

15.
慈善一词的英文为“PHILANTHROPY”,源于古希腊语,本意为“人的爱”,大约从公元18世纪开始使用。还有一词“CHARITY”也是慈善的意思,该词出现的历史较为久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其本意为“爱”。慈善,可以理解为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这是一个纵横的关系。慈善事业指部分社会成员建立在利他和志愿基础上从事的一种无偿的、对无助弱势群体的救助行为。追根溯源,  相似文献   

16.
雷磊 《阅江学刊》2010,(5):85-91
明代词学观念的发展和《草堂诗余》的传播是一个互动的关系,相辅相成,甚至互为因果。以《草堂诗余》的传刻为线索考察明代词学观念的演变,可以理出一个较为完整而清晰的发展轨迹,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整个明代词学观念发展的状况,有利于理解明代词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但是,明代词学观念同《草堂诗余》相纠缠,也存在严重的局限,影响明人对宋词的全面认识和对词体本质的深入理解。拘于《草堂诗余》是明词不兴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许昱君 《社科纵横》2013,(1):280-281
清代词人孙麟趾,以其词学理论著作《词径》,为中国词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与清代吴中、常州派词人均有密切交往,且工于填词,在中国词史上具有一定地位。然目前学界困于资料有限,对其研究尚远远不足,古代学者对他的研究亦只是零散见于各种古籍之中,使其生平事迹难得彰显。今据清潘钟瑞抄《长啸轩诗稿》本《月坡词》一卷本及《月坡词》二卷本、《同治苏州府志》、《词话丛编》等文献,对孙麟趾的生平事迹作了较细致的订补。  相似文献   

18.
承剑芬 《学术交流》2012,(12):188-191
陈维崧作为清初词坛的代表人物,其词风从冶艳、沉郁再到豪放的变化,一方面缘于人生遭际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他在不同时期与众多词人之间相互砥砺、激荡、融汇的结果。在传统的词风分期基础上,以其师友交游为切入点,以时间为脉络,清晰梳理陈维崧词风在不同时期因受师友交游影响而呈现出的绮丽冶艳、凄怆沉郁以及慷慨激荡等不同特点,将有助于我们研究词人创作风格的变化,并从其千回百转的命运经历中,体味其词风的分期、流变与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19.
《社科纵横》2015,(8):122-125
中国古代词集分为民间和文人两类,著名学者对民间词的特点进行了归纳。从敦煌《云谣集》重见天日开始,绝大多数研究者因各种原因将这部词集定性为民间词总集,并写进了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但是,仅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运用对比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云谣集》的词律、语言风格与民间词存在很大差异,与民间词的标准不合,而与创作时间相近、属于文人词范畴的花间词和南唐词高度相似。《云谣集》收集的作品是成熟词而非初期词,因此,它应该是文人词总集而非民间词总集。  相似文献   

20.
宋代词风的演变,受制于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儒学,宋初儒学已见衰微,词以其为“小道”,而避开儒家“明道”的导向标,因而婉约一派兴起。南渡后,民族危难在即,词人又在儒家“言志”大旗下集聚起来,于是豪放词便异军突起。南宋当局在求胜无能时,又奉行儒家“无道则隐”的信条,龟缩一隅,求乐避祸;一些词人也安贫乐道“弗趋荣利”只追求一种工丽典雅的形式,形成典雅词一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