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江  徐鹏 《东岳论丛》2000,21(2):48-52
资金商品化和借贷制构成了现代经济中银企关系的基本内涵。我国金融制度的改革 ,使中央银行制度得以形成 ,四大国家专业银行之外的新兴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 ,金融竞争的格局逐步形成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银企双方的选择性日趋强化 ,它具备了明显的现代银企关系特征。重构银企关系的基础性工作在于重塑金融交易制度或规则 ,规范信用环境 ,确立资金商品化和借贷制的资金交易机制。在新型银企关系构建过程中 ,银企结合的密切程度也是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银行与企业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银行离不开企业,企业也离不开银行(本文所指的银行主要是专业银行,下同)。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最主要的是借贷关系,也就是资金供应关系。这种关系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尤其是金融体制改革以后越来越突出。如何处理好银企关系,本文拟进行探讨和研究,以解决银企关系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目前遵义地区农村资金市场面临转化阶段和强制性所谓农村资金市场,是指自觉地或自发地利用市场机制和利率杠杆,调节农村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资金供求关系。其实质性含义是农村资金商品化。根据调查资料,按照这个标准衡量,当前遵义地区农村资金市场面临转化阶段和强制性。一是民间借贷还处在由生活性货币借贷向生产性资金借贷的转化阶段。农村民间借贷是小生产的产物,具有悠久的历史。建国以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曾被列为限制、改  相似文献   

4.
P2P网络借贷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兴民间借贷方式?由于网络借贷平台的参与,借贷关系不再是传统借贷的单一模式,基于网络借贷平台?借款人和投资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同,可分为自主交易模式?债权转让模式?平台 /机构担保模式和资金池模式?在不同借贷模式中,网络借贷平台扮演的角色有所不同,包括居间人?担保人?债权人?受托人等不同角色,其承担的法律责任也随之不同? 网络借贷的监管不应背离网络借贷为民法调整范畴这一出发点?监管机构不应过度干预网络借贷,其监管措施和监管行为仅应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为网络平台和投资人提供更多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增强网络借贷的安全性,使网络借贷更充分地发挥其便利资金流通?繁荣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是粮改“三项”政策的重要内容。它不仅界定了收购资金的运行轨道,而且促成了特殊的银企关系,形成了新的管理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建立新的银企关系,制定新的管理制度,使收购资金始终围绕着界定运行轨道运行,做到不呆滞、不挪用、不挤占,实现封闭运行。杜尔伯特农业发展银行自1999年起连续两年开展“银企共建星级库活动”,将支行的信贷管理目标和粮食购销企业的经营目标设为十项考核指标(即十颗星),对粮食购销企业进行考核。成立了以县政府、农发行、粮食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银企关系历史演进过程和比较国际上三种典型的银企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了现代银企关系变迁趋势和规则,结合中国银企关系的特征和问题,提出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银企关系模式框架。  相似文献   

7.
主办行制与国家银行两个根本转变蔺子荣胡金焱目前,全国一些省市根据《贷款通则》以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在本地区一些国有企业中推出了“贷款主办银行制度”的试点。推行主办行制,是在当前银企之间债权债务问题严重、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政府为调整银企关系而采取...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与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问题,既使得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也使得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专业银行举步维艰。对此,笔者就如何多法并举、多方联动,加强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 1.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总结企业形成高负责的经验教训,不难看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的一点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银企之间的信贷关系是一种资金供给关系,银行  相似文献   

9.
关于民间借贷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爽 《理论界》2011,(10):54-5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业主贷款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银行机构信贷的融资门槛较高,手续较复杂,审批程序较长,中小企业和个人融资从商业银行机构借贷的成本比较大,而民间借贷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民间借贷活动日益活跃起来,为地方企业融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撑。但是由于我国民间借贷缺乏有效的监管,民间借贷过程中出现一些借贷不规范、借贷资金用途违法等现象。因此,加强民间借贷法律监管,探索规范化的民间借贷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转制和银行转轨的改革过程中,正常的银企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银企关系虽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影响下,仍存在一些问题。而从银企内部和外部环境上采取措施,是积极改善与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张双才  齐寅峰 《河北学刊》2001,21(4):114-117
在企业筹资活动中,负债筹资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在有限责任的负债筹资条件下,会激励股东采取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从而产生债务的代理成本。木文将分析因负债筹资所引发的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并探讨缓解和消除利益冲突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封建社会 ,“朕即国家”的观念在秦汉就已形成。诏令形同法令的共识自封建专制制度初建时就已产生。皇帝一言九鼎 ,从出言到形成诏令须经过一套规整的程序。其中制诏前得到可信的第一手资料是其关键 ,获取可靠信息的主渠道之一是臣僚们的奏章 ,故执掌制诏与呈奏职能的机构便一直成为中央辅助皇帝决策的机枢部门。诏令的概念在《唐大诏令集》的解释是“用皇帝口气发布的官文书”,就是说 ,皇帝的话一经以书面形式发布出来就变成了官方文件。历朝诏令虽名称不同、内容不同 ,但均“无非是指书面记载的皇帝的命令”1。对奏章的概念 ,刘勰在…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而科学技术既在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 ,又对人类发展有诸多的负面影响 ,人类应该在利用科学技术的同时 ,尽量避免其不利的一面 ,发展全新的科学技术以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不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学说这一问题,是我们与告别“知识论哲学”的所谓“实践哲学”争论的核心或焦点问题。依笔者看,哲学世界观的抽象性并不妨碍哲学是一门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学科,同时,哲学的知识性和科学性也并不妨碍它作为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并没有真正搞清哲学和科学知识的关系,并没有真正同传统哲学划清界限。认识和实践、知和行,是不能彼此割裂分离的,哲学不能从只解释世界的片面性错误极端走向不要认识的片面性错误极端。  相似文献   

15.
主客统一与现象学的审美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金海 《阴山学刊》2003,16(2):13-18
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与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密切相关 ,意向性理论中的主客相关性特征和内在的主客二元分裂思维的残余决定了现象学美学审美价值观的基本理论品格 :它虽然强调审美价值在主客体的交流对话中产生 ,但是它并未真正实现主客体的统一 ,而始终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摇摆。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盖格尔的主观性审美价值观阶段、英伽登的客观化审美价值观阶段和杜夫海纳的形式上的主客统一的审美价值观阶段  相似文献   

16.
党群干群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深入研究党群干群关系 ,对于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党群干群关系总体上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应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以便对症下药 ,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寻找有力对策  相似文献   

17.
敬畏感是人们对某种力量既敬重又畏惧的情感。敬畏感与人所生存的文化背景有着直接的关联。生活在基督教文明中的西方人,其敬畏感来自上帝。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其敬畏感则来自"天命"。而从深层心理来分析,人们真正敬畏的是人自己。不同的民族性格决定着对信仰对象拥有不同的敬畏感。西方人执着的民族性格和中国人爱"变通"的民族性格及其在敬畏感上的鲜明特点表现着各自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8.
银行并购与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球范围内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进行综合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改革方向,提出我国银行并购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19.
王冬  李军松 《北方论丛》2011,(2):113-118
近代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导致了近代中国深刻的文化变迁。在此进程中,薛福成以"中西会通"作为处理中西关系的基本目标和价值判断,运用"体用"、"道器"、"新旧"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确定了对待两者交融会通的基本准则,并以"西学中源"说与"西法为公共之理"说作为论证,主张在开放的心态中保持着本民族文化的独立自主,初步展示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中西交融会通的发展方向。这一努力是积极的,但也突出表现了近代新陈代谢的思想变迁中存在的"欲新还旧"的时代特点:以传统的文化架构容纳西学。这是时代造成的必然局限。  相似文献   

20.
群己关系是不同社会关系之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的核心关系,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问题。以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理论为指导,扬弃和超越先秦儒家注重中道、和谐的理论向度和思维方式,克服群己关系形上思考的二元对立,构建一种以人为本、中庸和谐、群己兼顾、共生共荣的群己关系和社会秩序,应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