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是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社区体育则是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有效方法,借助学校体育资源是发展社区体育的有效便捷途径,发展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的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意义。如果二者能够合理融合来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将能很好地推动学校与社区双方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区体育的发展处在瓶颈之处,场地设施与社区体育指导员匮乏.学校体育经过发展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方面有一定的积累,人才资源与场地设施资源较社区体育丰富.在当今情况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能否联手协作,互动发展,将会影响社区体育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综合研究方法,对百色市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百色市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存在着活动场地少、闲暇时间不足、内容单一、缺乏指导、管理缺位等问题;百色市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不平衡;百色市社区居民大多数有参与体育活动的强烈愿望;百色市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从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面,对太原市万柏林区高校与社区共享的体育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校校园里聚集了大量体育人才和场地器材设施;相比之下,社区体育资源显得微薄缺乏,人均占有量很低。但是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利用率不高,使体育设施、人力资源等在相对时间内不能充分地发挥功能作用。高校与社区若把各自的体育资源科学和合理地进行调配、共享,就能解决大学生和社区成员在体育锻炼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株洲市城市社区的体育组织不健全,缺乏场地及指导人员,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意识淡薄,目的多样化等现状不容乐观。应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的总目标,通过政府支持,企事业协助,个体参与,大力开发大众体育市场和积极培养社区体育指导员以及加强社区与学校的联系等有效途径,促进株洲城市社区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时间固定化,学校提供的场地、器材、运动项目有限,学生余暇时间被占用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我校女大学生的运动逐渐向贫困化发展,体育运动环境在缩小。学校组织应进行研讨,努力改观女大学生体育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学校体育优势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 ,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正蓬勃发展 ,但是 ,场地短缺和无人指导锻炼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区居民健身运动的发展。通过开放学校的体育场馆可以解决目前全民健身中的场地缺乏问题 ,并可为学校在不影响正常体育教学的前提下谋求一定的经济效益 ;发挥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优势 ,充当社区体育指导员 ,促进社区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有利于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 ,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娄底市社区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的积极性较高,但体育消费意识不强,消费水平较低。组织体育活动的经费比较匮乏,活动场地、健身器材相对较少,懂体育专业知识的指导员也紧缺。影响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忙、缺乏健身技术指导和正确的方法,缺少锻炼场地或场地设施不好等。建议大力加强社区体育的宣传力度,加大经费的投入,加快社区体育健身指导队伍的培训,完善社会基层体育组织,健全全民健身计划。  相似文献   

9.
合理利用高校体育文化资源 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运用文献研究、调查问卷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城市高校体育文化资源状况和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如何利用高校体育文化资源,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健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和高校体育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探讨如何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立"学区体育"模式,使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区,共同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城”最初是人类修建的环卫聚居处的防御性建筑,最初的功能是政治性和军事性的最初的功能是政治性和军事性的。它的出现大约在新石器时期的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而“市”虽然出现较早,但它的完善与发展与“城”息息相关。而“市”对“城”从一种必要的补充进而到相互促进和发展。如今,人们认识到我国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其中农业尤为重要,甚至取决于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超大规模的“中心城市”发展模式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结果,生产要素组织成本最小化的规律,导致工业化时期城市发展的“摊大饼”模式。“城市病”的内逼和交通条件降低物流成本的外引,导致了“逆城市化”现象的产生。“田园城市”理想在后工业化时期得到广泛的响应。成都市的统筹城乡进程是对效率约束下城市化模式的调整,是对城乡资源从公平角度的重新分配,是对后工业化时期城市建设规划的提前布局。  相似文献   

13.
试论城市品牌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城市品牌是城市极为宝贵的资源和发展要素 ,城市品牌的建设需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目前关于城市品牌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文章首先阐述了城市品牌及其相关概念 ,然后阐释了城市品牌的内涵、基本分类 ,将城市品牌和城市形象进行了对比 ,最后论述了塑造城市品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湘潭市森林城市建设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一体化和两型社会的建设,生态安全建设、城市森林与人文景观协调构建成为城市群发展的艰巨任务.2005年湘潭市提出了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根据湘潭市森林城市建设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湘潭市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应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师法自然,注重生物多样性,突出本土特色,城乡一体化的原则.按照湘潭市森林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主体框架,形成内外绿网,加快推进城市森林化.  相似文献   

15.
汉字城市的语源揭示了“城”的本质属性:(定居者所属的)大地(土)的自我实现(成).“城”的这一属性源自维柯的林间隙地原型,因而“城”的原型反映了人类进化、进步的历史及其文脉所在.其中“城”的声符字“成”(从丁从戊的结构)所含的丁火象征着城市圣火,标志着城市的灵魂;而“成”所含的大戊是城市整合力的象征.“成”之两大因素为现代城市发展提供原型思路.  相似文献   

16.
师陀的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通过一个还乡的知识者“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了小城在衰落过程中出现的 人、景、物、事,凸现了复杂的情感体验、生命意蕴和含蓄深沉的美学理想,文笔优雅明快,诗意盎然,使“果园城”成为中 国现代文学中又一座著名的“小城”。  相似文献   

17.
诗歌中的“城市”,不仅是典型的都市表象,而是一种心灵状态。诗人是将个体生命置身其中的现场,以魔它时心灵的撞击,作为诗歌的表现时象。在时城市生活的呈现里,诗人的重心依然是心灵吟速、感觉吟速和智性探询的扭结。因此。这类诗歌的恰当称谓应是“城市中的心灵之书”,心灵的敏感、柔韧、潜隐,与诗同格。正是有了这样的心灵,才使得都市诗歌避免了“城市社会学的形象演绎”。而获得了生命的元气。心灵和鲜润美质。都市的人与事物,同样可以是诗人想象力和经验敏识的新的培养基。诗人完全可以将自然语象和都市语象、心灵幽居和介入生存综合处理,在更有意味和现代趣味的奇诡糅舍中,表现现代人心灵的鲜润感与混成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围绕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的关系,对城市性质这一概念作了较为细致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父系文化的强势渗透与影响,使女性始终处于"被看"的位置上,在婚姻、家庭、事业等问题上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与人格的扭曲.<围城>中的女人大多是知识分子,受过新思潮的影响,有的还留过学,接受过西方现代文化的洗礼,所以她们不甘心接受父系文化分配给她们的既定角色,渴望着自由恋爱与家庭幸福.可是父系文化早已潜移默化,为他们的集体无意识产生了内化作用.本文着重探索父系文化在她们择偶上所产生的心理指归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川东北及四川主要城市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在川东北地区的六城市中,南充市的综合得分最高,在整个四川省的城市中,该市的综合得分也排在第二位,因此可以把南充市建成为川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把南充市作为川东北的"增长极",通过它对整个川东北区域的"扩散效应",推动整个区域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