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石油工业发端以来,石油资源稀缺与充足之间的争论经久不衰,影响着业界对石油供应和油价前景的分析判断,甚至影响到国家能源安全政策的制定.20世纪90年代以来,争论再次燃起,一些极端观点再次认为全球石油供应的高峰期已经迫在眉睫,将导致21世纪初又一次石油危机.2003年以来,石油市场急剧变化,国际油价持续高涨,市场似乎正在朝着这一悲观方向发展.应该说,石油资源稀缺总是存在的,特别是相对于需求而言.但是,石油资源耗竭的论断却言过其实了,其认识和分析判断是片面、停滞和短见的.从发展的观点看,全球石油资源充足,至少在21世纪相当一段时间内,世界石油供应有充分保障.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的持续波动和上涨并非资源短缺问题,而是全球石油工业长期投资不足和以市场心理因素为主的多种综合因素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在现代工业、农业、运输和国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石油的生产和消费往往是一个国家发展与否的重要标志。世界上多次经济危机、战争都与石油有关。本世纪五十年代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七十年代两次世界性“石油危机”,八十年代的“油价暴跌”及九十年代初的海湾战争等都与石油市场竞争密切相关,每次经济、政治波动也会影响石油市场的变化。石油工业发展不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  相似文献   

3.
世界石油市场自2014年下半年价格出现了断崖式下跌,虽经沙特与俄罗斯领导的限产保价联盟经过9个多月的努力,布伦特油价也仅为下跌前的一半。新能源发展以及能源系统演进,出现了关于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灾变观点——石油行业行将快速没落,石油工业不是储量耗尽,而是需求耗尽。观察布伦特油价趋势,2017年8月布伦特原油价格的数据表明,在多重影响下油价是随机游走态势。从需求层面讲,在全球能源需求连续3年弱增长1%,仅是过去10年平均增长率一半的背景下,2016年全球石油消费强势增长1.6%,连续2年高于10年平均增长速度;虽然OECD国家2005年达到石油需求高峰,但并未改变全球石油需求持续增长的趋势。全球石油需求高峰将出现在2035年,峰值需求52.85亿吨,比2016年绝对增加8.67亿吨。值得注意的是,2035年仅是达到石油需求高峰,而不是"需求用完"。禁售燃油汽车规划将派生巨大天然气需求。从供应层面讲,"限产联盟"策略不一、执行不力是低迷油价的一个解释;而助推供应、改变世界石油生产消费格局的美国页岩革命,才是诠释世界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密钥。世界石油工业已进入供应宽松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油价预测理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价预测是一项世界性的热点和难点,对油价运行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准确预测油价的关键.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了不同供求特点下的原油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借此解释了形成各种油价波动形式的原因,对油价波动的内在规律性作了有益的理论探索.本文还考察了油价在历史上的变动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总结了在石油市场基本成熟和供大于求条件下油价波动的若干运行规律.本文试图为进一步探索油价运行规律,指导油价预测实战尝试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的世界石油市场曾一度染“病”在身。导致石油市场“病变”的关键因素是石油生产者丧失了对油价的控制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历史上的各个“危机”时期石油市场的“病因”,分析当今世界石油市场所处的状态,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预测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用寡占市场的卡特尔理论来分析OPEC组织对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平衡的影响,进而得出OPEC石油战略对世界石油价格的影响。短期内,OPEC的石油战略可能会影响石油供给和短期油价;长期来看,由于其内部意见的分歧,再加上世界石油的探明储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替代能源的发展和单一美元计价体系的问题,其石油战略不可能会对世界油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成本控制是提高石油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石油市场规则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以及我国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公司的改制重组,石油石化企业已全面进入市场.如何面对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其中控制成本是重中之重.因此控制和降低成本便成为摆在石油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国际油价在基本上处于长时间高涨态势后又在近期保持了趋势性低迷。现有国际油价走势的研究难以对新世纪(尤其是近几年)国际油价走势给出充分解释。世界石油市场存在的双重定价悖论或许能够对新世纪国际油价走势提供另外一种有效分析视角。英国Brent原油价格日益成为世界石油市场最重要的基准油价格,但其所处区域市场的原油产量却逐年下降,直接导致Brent原油价格上扬,Brent原油价格通过基准油价格制度带动整个国际油价上涨,并在扩大效应的支撑下放大了国际油价上涨幅度。国际油价上涨和高位运行需要建立在旺盛的石油需求基础上,一旦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出现不振甚至萎缩,国际油价就会大幅度下降,出现低迷趋势。  相似文献   

9.
石油是具有商品、金融和政治三重属性的特殊商品。商品属性是石油最基本的属性,可耗竭资源模型、供需模型和市场结构模型是基于石油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差异对石油价格波动进行的分析。金融属性是石油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特性,基于不同的石油金融工具,分别以期货市场理论、石油美元理论和美元汇率控制理论对石油价格波动进行解释。石油的政治属性表现为国家、利益集团之间对石油资源的争夺和控制,这个博弈过程引起的石油价格波动可以通过政治影响论、战争威胁论来解释。从石油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政治是控制石油价格的手段,金融是影响石油价格的工具,商品属性是决定石油价格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国际市场油价预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未来油价,对于研究国家能源政策,制订石油贸易策略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定性预测,这类方法的优越性在于能够充分发挥预测者经验判断和逻辑推理的优势,能对油价变化的总趋势及其变动的大致范围作出有益的预测。但是,由于缺乏丰富的数字作依据,预测结果不甚具体和明确,尚不能满足现代决策的需要。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有必要进一步对油价的数量关系以及有关的石油经济问题作详尽的分析,掌握较为确切的数量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发挥定性预测的优势,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建立国际市场油价预测的专家分析系统。本课题就是为此目的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