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电白沙院黎话记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沙院黎话是广东茂名市电白县沙院镇流通的闽语。沙院黎话共17个声母,48个韵母,8个声调。其主要语音特点是:古心、生、书等声母均读边擦音 、文白读影响调类分化等。其主要语法特点是“俭”作男性名词后缀。用“糞pun^44”表示被动,用“贝poi^44”表示处置等。  相似文献   

2.
从常州话文白异读的主要类型和文白异读的主要特点两个方面入手,初步探讨了常州话的文白异读现象。普通话中改变了古音而常州话仍保留了古音的字,在常州话中往往有文白异读的现象;书面色彩较重的词或新产生的词及外来词语往往说文读,反之则说白读。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厦门话的文白异读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了。罗常培先生在他的《厦门音系》里说:“各系方言的读书音跟说话音往往都有些不同,但是很少像厦门音系相差那么远的。厦门的字音跟话音几乎各成一个系统,所以本地人发音时特别要声明‘孔子白’怎么读,‘解说’怎么读。这一点要算是厦门话的特质之一”。  相似文献   

4.
福州话的文白异读,虽不及闽南话那样普遍、大量,然亦值得重视。据笔者初步调查统计,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汉语方言调查字表》所收单字三千六百多个中,福州话有文白异读的便有三百二十多个字,占总数的百分之十弱。此类异读字,基本上是一个文读音对一个白读音,少数字也有二个以上白读音的。此一现象不仅福州话存在,属于福州话系统的闽东各地次方言土语也存在,只是语音形式不完全相同而已。福州话文白异读,对深入探寻福州话演变的历史层次,考察古闽语的分衍流变,乃至于上古音  相似文献   

5.
文章描写了赣语与湘语交接地带的衡东高湖话的文白异读,并探讨了文白异读所透露出的语音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6.
一、毕节方言的文白异读 1.0 近年来,毕节方言的文白异读已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见于刊载的有吴学宪的《贵州毕节方言的文白异读》(载《中国语文》1987年第2期)和汪平《<贵州毕节方言的文白异读>读后》(《中国语文》1990年第1期)二文。由于吴文过于粗疏,文中错讹颇为不少,对毕节话中的文白异读的真正成因实际上缺乏基本的了解;汪文虽有所订正,但由于作者是根据他本人所知道的贵阳话来作的判断,对于了解毕节方言的文白异读的真实  相似文献   

7.
以西昌方言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文白异读(文/白读:我,[?o314]/[?a 33];你,[li314]/[?ia33])为研究对象,分别归纳第一人称 和第二人称文读、白读的使用情况,总结相关语法规则,发现无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二人称”文读使用范围均比白读广;此 外,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文读的起源均与四川话(西南官话)的基本语音规律一致,而白读的起源与语言接触,特别是北方方言 和南方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有关。通过研究,旨在分析文读使用范围较白读广的原因以及语言接触如何产生出文白 异读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声母、韵母、声调、文白异读等方面详细整理了缅东果敢话的语音系统,并与昆明方言作了比较。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果敢话和昆明话的音系差别不算太大,但果敢话的音系比昆明话的稍为复杂一点。但两者之间有差别的地方能整齐对应。  相似文献   

9.
文白异读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是不同的。本文通过在对山西省孝义市西泉村方言语音调查的基础上,详细描写其文白异读的情况,并用叠置式音变理论来加以解释,我们发现西泉村方言文白异读呈现两种发展情况,就是原文读层的消失或萎缩和新文读层的产生,根据文白异读的竞争机制和语言发展的经济性原则,我们推测西泉村方言的语音系统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接近普通话。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今北京话音系为参照,从音类分合的角度对明末韵书《元韵谱》入声字文白异读情况进行了考察。考察发现,在《元韵谱》音系里曾摄一等、曾摄三等庄组、梗摄二等、深臻摄开口三等庄组入声字只有白读音,宕江摄、通摄三等入声字存在文白两读,较之《中原音韵》,宕江摄入声字文读音已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