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一、发展思想的立论根据 (一)依据对国际局势的正确判断。邓小平同志判断世界在较长时间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争是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由此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著名论断。他把中国的发展置于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他指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依据对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深透认识。对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  相似文献   

2.
一、政治体制改革思想 1、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1)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我国原有政治体制是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有许多弊端。“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2)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人学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研究过程中,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人学思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理论界就邓小平有没有人学思想、邓小平人学思想的内涵、特征及其在现实中的运用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和讨论,现将有关研究成果综述如下。一、关于邓小平有没有人学思想的争论  关于邓小平有没有人学思想的争论,学界主要存在肯定和否定的两种观点。  持否定观点的学者认为,邓小平没有人学思想。理由如下:第一,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当代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理论的创立者,但他毕竟不是学者,更不是人学专家,说邓小平有人学思…  相似文献   

4.
一、爱国主义思想的崭新内容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和作用。1.爱国主义是一种把维护祖国利益和推动祖国进步作为自己最高职责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准则。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精神,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相似文献   

5.
一、政策思想 (一)政策观的特点。即稳定性、连续性与发展性的统一。1.政策的稳定性。他认为,中国发展的条件“第一条,需要政局稳定。……第二条,就是现行的政策不变。”(1)政策稳定的含义是指在适合政策环境的条件下,保证基本政策对调节社会关系和规范社会行为的有效性。政策稳定既包括现行基本政策,也包括各项具体政策。体现基本路线的基本政策需保持长期稳定,具体政策的稳定服从党的基本政策的稳定,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2)政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一)把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提到总体布局的高度。邓小平早在1979年规划中国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时就提出了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目标。他说:“我们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有了两手“就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走”。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  相似文献   

7.
一、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性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过去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是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中遇到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发展,无疑是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大问题.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考察和探索社会主义社会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为前提,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取精用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思想.邓小平发展思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结晶,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最深刻、最富于时代精神和理论创造性的部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和基础.因此,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邓小平发展思想,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科技思想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的本质。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211页)这就明确了科学技术的本质是生产力,不是上层建筑。但是“四人帮”竟然宣称现代科学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邓小平捍卫和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原理,指出“生产力的基本因  相似文献   

10.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 1、坚持党的领导。早在1979年3月他针对少数人否定党的领导,明确提出“我们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因为“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围绕这一根本原则,他作了多方面的论述。(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是长期斗争历史形成的。(2)党是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曾论述过社会主义要发展生产力,但没有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也没有提过解放生产力。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成就,但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阶级斗争冲击了经济建设。拨乱反正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明  相似文献   

12.
10月16日至20日,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中共党史学会、中共南充地委党史研究室、南充地区中共党史学会共同发起召开的“邓小平的思想研讨会”在邓小平同志的家乡四川南充隆重举行。来自中央机关、省内外和驻川部队、大专院校以及出版部门等71个单位的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共11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87篇。 会议以邓小平同志怎样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以及提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展开讨论,既探究他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又  相似文献   

13.
十四大以来,关于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研究成果丰硕,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内容体系的构成、思想的内在核心、特征、重要意义以及与其他人物的思想比较等。研究中尚存的不足之处在于:存在重复研究,研究视角比较单一,缺乏细致微观的深入研究以及结合实践调研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共同筹办的,全国首届邓小平经济思想学术研讨会,5月21日至23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界的一百多位学者,联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对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及其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发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发展思想贯穿于探索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全过程。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 ,它科学地创造性地阐明和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重温和研究邓小平的发展思想 ,对于学习和掌握、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侯远长教授主编的新著《邓小平发展思想研究》一书,最近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邓小平发展思想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和深入思考,具有重要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无论是本书的内容、体系,还是写作风格都具有一些鲜明特点。 一、内容丰富全面,有深度和高度。本书从研究人类的发展入手,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形成和意义、客观内容、理论基础、方法论、特征、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动力、发展条件、发展规律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全面的探讨。这种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历史地看待邓小平有关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邓小平发展思想的脉络,而且有助于人们在掌握了邓小平发展思想之后,正确运用其思想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传奇式的经历及其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海外人士普遍关注邓小平生平和他的理论的研究。现在已经形成一股蔚为壮观的“邓小平热”。  相似文献   

18.
一、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 (一)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的伟大气魄,力排众议,最早最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全力支持并具体领导了对拨乱反正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时地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  相似文献   

19.
沈传亮  张晓 《阴山学刊》2004,17(4):14-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邓小平文化思想研究取得丰富成果。从研究重点来看,主要是围绕着邓小平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与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与新时期文化以及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继承发展等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的。  相似文献   

20.
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思想,这就是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思想,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思想具有中国的特色,它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而且是中国发展经济学建立和走向成熟的重要理论指导。本文拟对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