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大多注重对服务群体相关社区历史、政治、文化等因素的考量,对物理空间的关注相对较少.这导致社会工作实践中常忽略社区居民的社会人文关系特质与物理环境空间的关联,可能会给专业服务的执行带来负面作用.事实上,Booth早在19世纪就将空间的地理信息概念应用于社会工作领域,并形成了社会工作的"绘图"传统.后来英美及中国台湾地区社会工作实践中依然有少数社会工作者选择通过GIS软件协助将空间意涵应用于社会工作之中.因此,大陆社会工作需重拾社会工作实践空间意涵的传统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的时候,儿媳给我那一岁的小孙子买了一本小人书。我看了之后不禁拍手叫绝,多棒的书!后来得知,这真是一本创造了奇迹的小人书。第一,它早在1940年就出版了。第二,从初次出版至今,年年再版,年年畅销,历久不衰!第三,它被评为美国的“GoldenBooks”系列,也就是金奖图书系列。  相似文献   

3.
王锋 《浙江学刊》2023,(6):34-41
空间是理解社会的重要维度。传统社会地域和空间高度一体化,进而也与时间不可分割。由于技术的推动,现代社会的空间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即时间与空间相互分离。数字社会的空间已经不同于地理意义上的空间,即它日益呈现出虚拟空间、流动空间和编码空间的特点,且这种空间更多地成为一个全息空间。空间构成的根本变化使得数字社会的空间需要根据构成数字社会空间的基础要素——代码来进行治理,这就需要在代码的基础上对整个社会治理体系进行重塑。  相似文献   

4.
物质性的空间一是指自然物理空间,二是指社会空间即社会关系。空间生产包括空间中的生产和空间本身的生产两个向度的内涵。这两个向度内涵之间的关系和物理空间生产与社会空间生产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空间生产中两大基本关系。这两大基本关系的辩证内涵表明,空间生产根本上可以归结为社会关系再生产。由此,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的讨论就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意义转换,即从对象到视阈的意义转换。以此来审视,当代中国城市建构理念尚存在某些偏差,即对象与视阈的意义断裂与分离,由此造成了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和代价。  相似文献   

5.
陈蓓丽 《社会工作》2009,(20):13-15
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外来女工在车间和宿舍的生活体验之叙述,指出车间内的主、副制度和空间位置对女工的影响,并指出宿舍是车间空间政治的一种延续。同时,宿舍和车间的空间政治能重新锻造外来女工的习性和兴趣等。  相似文献   

6.
论《到灯塔去》的空间叙事艺术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到灯塔去>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经典之作,小说在叙事手法上别具匠心,从空间叙事视角展现小说故事与人物的物理和心理空间,通过意识流手法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探索变动不羁的物理世界、着重剖析波澜起伏的人物内心世界,伍尔夫小说的空间叙事技巧既是对传统叙事的创新,也是对全新写作手法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张荣军  蒋丽春 《创新》2014,(4):34-37
空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纬度。空间既是本源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人和人类活动的存在与发展是以制度为前提与基础,在空间所划定的范围内活动,在和谐共处中彰显制度空间的认同。从本体论上看,人和人类社会需要完善合理的制度;而就认识论而言,制度能否被民众认同则是其是否合理、合法的重要依据。如果说制度通过权力获得外在的合法性,那么公平、正义就是制度认同的灵魂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在对世界概念化、范畴化的过程中,基于身体组织、边界接触的空间感知从根本上引导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它是蕴含在前概念框架中的核心观念.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一个从物理空间向其他认知域的隐喻映射的过程.语言系统中的空间关系是时间关系的隐喻来源,由此形成了概念意义与语言结构间的对称性.但由于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中心不同,话语主体建构语义内容的方式不同,从而使概念意义与语言结构间也呈现出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9.
李斌 《东西南北》2011,(22):66-67
爱文学,爱旅行,爱云淡风轻,爱导演自己的生活。土豆网CEO王微像一个航海旅行家,在网络视频的蓝海里,历经6年多的惊涛骇浪,终于将亲手打造的“土豆号”帆船从中国驶向大洋彼岸的美国纳斯达克。荣耀归来之后,王微引入新浪入股土豆,上周又结盟乐视网成立合资公司共买版权,给外界留下了诸多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0.
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和福柯的空间规训理论出发,就新媒体空间"童年资本化"生产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新媒体空间"童年资本化"生产表现为经济生产、权力生产、意识生产三大形式,呈现出了当代消费社会中童年消逝的现况.对此,可尝试从建立完善的监视机制、制定刚性法律法规制度、确立童年赋权的"反意识锁链"三大途径构建新媒体空间"童年资本化"规训理路.  相似文献   

11.
陈聪 《学术交流》2015,(4):104-108
临近空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对其性质和法律地位尚缺乏权威的统一的认识。关于临近空间的法律性质存在着不同观点,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临近空间是否应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存在;二是临近空间与空气空间、外层空间的关系。尽管临近空间目前尚未在实在法上取得独立的法律地位,但是其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临近空间不宜发展成为与空气空间、外层空间相并列的第三类独立空间,而应是在当前空间二元划分之下的一个细分层次,从属于空气空间。可以通过设立临近空间的无害通过制度来调整临近空间中飞行需要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冲突,其它方面则应适用空气空间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方长春  刘欣 《社会》2005,40(4):163-190
与关注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体制性因素和市场能力因素对住房不平等的影响,以及着重以个体的劳动力市场处境予以解释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居住有很强的空间粘滞性,地理空间差异同样是理解住房不平等问题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因素。对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分析发现,居民家庭房产的地区差异具有高度的统计显著性。基尼系数按地理空间分解后显示,相对于家庭收入或家庭人均收入的地理空间差异而言,家庭住房资产的地理空间差异更为突出;运用赫克曼两步回归法分析资料发现,地理空间因素不仅影响产权住房的获得,对房产产值的效应也具有高度的统计显著性。这些发现都支持了我们的基本论点:地理空间差异不只是住房不平等的外在表现,而是导致住房不平等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关注地理空间这一结构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及其社会不平等后果不仅有现实的政策意义,也有助于拓展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关于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五个命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发生“危机”或“没落”的形形色色的“后马克思主义”以为有能力从理论上把握资本主义这个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研究对象的那些新的和难以预料的方面。资本主义在它的每个阶段所控制的空间,也包括它在技术上能生产的商品,都可能饱和,所以说资本主义的危机是制度固有的。在苏联解体以后,资本主义体系在欧洲、美国和日本这三个中心之间利用前苏联那些卫星国的一望无垠的地盘来搞平衡,但反而造成了不平衡。  相似文献   

14.
1910年代初《盛京时报》的连载小说呈现了东北文学的新空间,营造了欧美国家的叙事空间并使之日常生活化,这使得当时的东北文学奉献出中、西两个文学空间.西式空间中有中式空间的叠合,中西文化元素在这一空间中交汇并且提供给文学创作以广阔的、超越现实社会的活动空间.借助西式空间,呈现了西方文化的观念层、制度层以及器物层的内容,曲折地表现出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文化观念的接受,但叙事细节仍有众多的中国尤其东北地区的元素,透露出其东北文化背景.而在中式空间里,则显示了中国社会内生性的变化,主要是婚恋观念和社会阶层观念的变化.与此相关,叙事追求上也发生了视角、语言等方面的丰富的变化.这一文学空间为当时向现代性发展的东北文学提供了宽阔的场域.  相似文献   

15.
雷定坤 《南亚研究》2023,(1):97-126+158-159
莫迪率领的印度人民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2014年和2019年大选,一举改变了印度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联邦中央由多政党联合执政的局面。莫迪政府正式开启联邦集权进程,扭转了近20年来印度央地分权的趋势。当前印度国内呈现出快速的集权态势,深刻影响并持续改变着印度政治发展形态。系统认识并解释印度人民党执政以来的集权实践以及当前的集权态势对印度联邦制的影响是本文关注的核心内容。本文尝试建立制度空间的解释框架,聚焦印度央地的行政、立法、财税三个维度,提出印度人民党政府积极运用包括扩充现有制度解释、创立新制度、改变制度环境等强硬手段,实现其自身操作空间的不断扩大,进而压缩联邦单元自主权限,使得央地互动下省邦自治属性减弱,促使权力进一步向中央靠拢。莫迪政府以快速集权为目的的制度改革将进一步助推国内民粹情绪,裹挟少数群体的利益与诉求,持续冲击其国内秩序的同时对外政策也将变得更具冒险性。  相似文献   

16.
城市空间的持续扩张与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迁移是现代化进程中最为突出的两大图景。立足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背景,通过将农业转移人口问题置于总体性城乡空间秩序与空间再生产的体系中进行考察,分析这一群体空间区隔与权益剥夺的现状,并从空间生产的逻辑中透视农业转移人口空间权益区隔与结构化的机理。研究发现,城乡空间分工的制度壁垒导致了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身份结构化,空间再生产的资本逻辑加剧了农业转移人口的空间区隔,城市空间扩张与规划中的权力介入强化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弱势地位。因此,要以共享城市空间为理念,以空间正义为核心,提高空间权益的开放性,增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权益。  相似文献   

17.
蒋江敏 《社会工作》2009,(17):53-55
因为先生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做访问学者,于是我有机会和女儿一起也到美国的波士顿生活学习一年。虽然至今只在美国呆了短短的三个多月时间,但美国人热衷于做义工的精神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临近空间作为全球一体化的重要连接点,是实现长期驻空侦察、全球精准打击的军事战略高点。受空天划界论争的影响,临近空间飞行的监管规则仍依附于国内立法,在国际层面尚未实现有效规制和协调。在临近空间法律地位不清、监管主体不明、监管客体不定、监管内容复杂、飞行活动存有争议的情况下,现有国际航空航天法律制度已无法满足调整此类新型利益关系的实践需要。构建针对性的监管制度不仅是行业有序发展的基础,也是确保地面国国防安全和临近空间资源有序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在国内立法层面,中国可参鉴《临近空间管制公约(草案)》的相关条款,积极推进临近空间融入航空法或航天法的制度设计,或制定单行的临近空间法,以国内立法引领国际立法;在国际立法层面,应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为主导,通过修订《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又称《芝加哥公约》)相关附件或增设临近空间飞行的新附件标准,推进国际统一规则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孙群郎 《求是学刊》2013,40(1):149-158
当代美国郊区的空间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低密度空间蔓延、区位功能的分割、街区和街道布局的不合理。导致这种空间特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欧美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巨大影响是最根本的原因。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及其向"花园郊区"嬗变导致了美国郊区的低密度蔓延,以勒·柯布西耶为代表的欧洲功能主义的现代主义规划理论,导致了美国郊区在区位功能方面的分割,而美国的本土规划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低密度蔓延和功能分割,并进一步导致了郊区街区和街道布局的不合理。这种空间特征对美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只有正本清源,才能拨乱反正。而厘清欧美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有助于从根本上找到治理美国城市和郊区病症的良方。  相似文献   

20.
董国礼 《社会》2006,26(6):154-154
詹姆逊的空间化思考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和曼德尔的资本主义分期,他实现了对晚期资本主义的空间批评,提出超空间这一后现代概念,以建筑、文化、绘画和电影进行空间分析,并建构认知测绘美学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拯救之途。他的理论贡献构成更大范围的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