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克思唯物主义经济哲学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从哲学研究转向经济学研究阶段,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思想和异化劳动学说;2.经济学研究上升到哲学高度阶段,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并提出唯物主义经济哲学的萌芽思想;3.哲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相结合阶段,批判蒲鲁东经济学思想以及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思想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将经济学和哲学研究相结合的第一次结晶:经济批判是哲学批判得以展开的基础,哲学批判是经济批判的理论提升,社会批判是经济批判和哲学批判的双向展开,只有在经济哲学的视域中解读才不会人为地造成对它的误读。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学术范式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马克思本人创立的第一个哲学形态是经济哲学。迄今为止,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已经历了三个里程碑,从而形成了经济哲学形态的三次提升。一是马克思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逻辑架构的构建和经济哲学研究范式的确立;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硬核的探讨和经济哲学学科的创立;三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弘扬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研究的焦点问题在于新唯物主义的"实践"与"历史"形式之争.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历程和内在逻辑进路.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经历了具有内在联结和深层递进的从实践的唯物主义革命到历史的唯物主义的复杂性过程.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哲学革命的对象是一切旧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革命的对象直接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是立足自身新哲学的内在性革命.从实践的唯物主义到历史的唯物主义的深层逻辑递进的革命实现了哲学与经济学内在融合,新哲学成为"历史科学",打通了通往现实实践的出口,成为彻底改造世界的哲学.实践的唯物主义虽然已经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革命,但它只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总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组成部分和基础性环节,因而不能把实践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同视之,从实践的唯物主义到历史的唯物主义的新哲学自身的内在革命才标志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正完成.这一复杂的思想历程表明了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深刻性、彻底性和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彻底批判精神.我们应该在更宽广的视野中理解马克思所实现的经济学科学转向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5.
葛兰西从"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入手,把"实践哲学"看作是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所谓"实践哲学",就是"一种绝对的创造性活动"。葛兰西以此为基石,一方面批判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物质一元论"与唯心主义哲学观———"精神一元论";另一方面,批判了对马克思思想起源和组成部分做僵化的研究。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内在统一的,是一种总体的知识。同时,葛兰西也反对庸俗唯物主义和经济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简言之,葛兰西认为"实践哲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哲学不是一种理论教条,而是一种历史性的政治实践。哲学不仅描述了这个世界,而在于推翻非人的旧世界,并建立合理化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关系问题的研究,自从马克思决定性地超越费尔巴哈、对整个德国古典哲学行之真正批判的那一刻起,有着伴随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长达一个半世纪多的追问历程。对此问题的研究中,“二阶段论”和“三阶段论”最具代表性。“三阶段论”者确认马克思哲学变革中有一个所谓的“费尔巴哈派”阶段的存在,夸大了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唯物主义观形成中的地位和意义;与之相反,“二阶段论”者则极力贬低马克思哲学变革中费尔巴哈哲学的意义,消解费尔巴哈的一般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对马克思思想转变所起到的积极影响。对此问题所作的各种探究之间内涵着的巨大差异,仅仅预示着针对这一问题所作的研究远远没有达到问题本身所包含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分析、评述和批判,初步形成了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基本轮廓。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劳动为核心论题,从3个方面阐释了他的劳动思想:揭示劳动对人的生成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构建唯物史观的基本框架;借助对国民经济学的“劳动”的批判,阐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通过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剖析,论述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的初步思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开创的劳动思想研究为他后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经济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的发生地。《手稿》的变革是通过经济哲学的过程实现的。在《手稿》中,经济哲学的思想表现在人道主义对经济学的批判和经济学对唯心辩证法的改造的交织,因此,《手稿》获得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内涵及其理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科学实践观,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变革。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哲学和其他一切哲学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变革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早期的唯心主义思想同客观现实冲突不断,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通过对经济学的研究,促使马克思哲学思想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人的实践”引入哲学批判,实现了哲学的“观念本体”向“实践本体”转变;提出“物质生产”决定作用,用唯物史观对唯心史观进行了革命性改造;通过“异化劳动”新阐释,科学地预见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新时期,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变革的内在逻辑,才能使我们更好地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科学主义盛行 ,现在世界上存在着广泛的贬低哲学存在价值的反“形而上学”潮流。在我国表现更甚 ,将“形而上学”看做是与“辩证法”对立的认识路线而采取断然否定的态度 ,其结果阻碍了我国社会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有序、平稳过渡和转型 ,造成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的不良局面。实际上 ,“形而上学”对事物本质的形上探索 ,正是哲学的重要任务和份内工作。人类离不开信仰 ,而要科学地信仰就离不开“形而上学”。目前 ,对“形而上学”的彰显至少具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填补传统文化形上关怀缺失的真空进而为文化重建奠基 ;二是弥补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缺陷 ,孕育和养成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江泽民同志“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讲话 ,可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纠正以往对“形而上学”的偏颇认识 ,才能使我们对哲学有更深和更全面的理解 ,进而发挥哲学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1808-1816年的纽伦堡讲稿在其哲学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前承《耶拿体系草稿》,后启《哲学全书纲要》,不仅更加深入和系统地推进了黑格尔在耶拿时期的哲学探索,而且为其"哲学全书"的体系化和最终成熟奠定了牢固基础。因此,纽伦堡讲稿就成为我们解读黑格尔哲学思想发展脉络的一条重要线索。在此,本文对黑格尔纽伦堡讲稿的体系意义作了详细梳理,力图阐明此讲稿对于黑格尔整个思辨体系、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传统哲学以追求绝对的终极知识和最高本体作为自己的根本目标。哲学家希望从无限的世界中为有限的世界寻找到一种根据,似乎只有寻找到这一根据才能为人的生存找到一个确定性的根基。哲学家因此也被赋予了众学之王的角色,哲学变成了一种知识之学,哲学学习及哲学素养的提高被视为哲学知识不断积累和增长的过程。这种错误的理解方式和做法,使哲学研究丧失了批判和否定的向度。只有恢复哲学“爱智之学”的本性,将哲学由一种知识之学转变为实践智慧之学,才能有助于解决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家自身角色的定位等诸多问题,进而有助于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走出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发展,既不能只着重哲学方面,回归到思辨哲学上去,也不能只着重经济学方面,成为纯粹的经济学.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的有机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方式,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5.
论作为部门哲学的经济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哲学是关于经济的哲学 ,它的概念含义是哲学 ,而不是经济学 ;它不是关于整个世界普遍性思考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而是部门哲学。从哲学史来看 ,哲学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 :整个世界存在的共性方面 ,人存在的一般维度 ,不同部门领域中所包含的哲学对象。哲学史的考察表明了经济哲学何以能够成立。经济哲学作为部门哲学 ,其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领域中存在的需要哲学去研究的事实 ,具体研究的内容或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整个世界的共性方面 ;经济活动与人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施莱尔马赫翻译思想的哲学溯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进行哲学溯源,发现施莱尔马赫的翻译思想与其哲学视界紧密关联。他在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阐释哲学方面独到的见解无不影响其翻译理论的形成。追溯施莱尔马赫的哲学思想是理解其翻译思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实践哲学思想的形成进行研究,分析该思想的基本内容,将其归纳为实践物质观、人性观、一元本体论思想三个方面。并对葛兰西实践哲学进行评析,阐述其值得肯定的方面及局限性,认为这对于当代人理解、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一种革命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丧失了哲学的特性也就丧失了其革命的特性;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提出过要"终结"和"消灭"哲学,但不能因此而否认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哲学,关键在于必须用马克思的"不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就不能消灭哲学"的辩证思维来理解这些有关"终结"与"消灭"哲学的言词;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特性,必须在两条战线上同时战斗,既要反对那种轻视与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内容的倾向,又要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歪曲成"二元论的形而上学观"的倾向作斗争;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哲学的关键在于,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坚持总体性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内涵和特征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者对科学理论中的新领域———全息学说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研究,我国学者也参与了作为一种新宇宙观的全息论的构建。全息论的基本假设是:在空间的任何一点,都有来自宇宙各不同方向、不同距离和发自于各不同时间、不同历史阶段的信息。全息包是体现全息普遍性的功能单位。全息包虽然不能脱离开物质的存在形式,但其本质是一个信息包。部分是整体的全息包;现实是历史的全息包;个体是类的全息包。宇宙起源于一个原始的全息包,是这个原始的全息包分裂、演化的结果。全息论是一种新的宇宙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包括全息认识方法和控制方法,在认识和实践中都有应用。目前全息论的哲学成分还比较浓,全息论哲学也为某些重大哲学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新的路线。  相似文献   

20.
当前发生的"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并不是某种外在尺度衡定的结果,而是中国思想之自我表达的"哽咽"状态所引起的内在的深切反思:由中国思想之叙述方式的困惑到话语形式之主体性缺失的焦虑。从哲学史类型来看,百年的"中国哲学"建构史做出了种种尝试,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这些方式有的已被淘汰或可能废弃,而有些则会在未来的中国哲学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在可选择的多元化的叙述方式中,中国思想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将会得到更好的呈现,其"失语"的状态也有望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