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层管理者的身份具有多重性,既是直接听令于上级、传达政令的听令者,更是分解宏观规划、制订行事方案的规划者,还是身体力行、真抓实干的实践者。中层管理者的多重身份要求其把握行事中的"度",听令于上但不机械,服务于下但不越矩,创新规划但不越限,真抓实干但不盲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中层管理者应捋清职责、定位身份,绝对服从、高效配合,立足民众、服务为首,做好中转、适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正>管理工作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更是高深的谋略。作为管理者,大到识人用人、论功行赏、整治"刺头",小到谈心汇报、讲评发言,时常会遇到些意想不到的新问题,纠结之中甚至束手无策,这个时候不妨试一试"柔性思维"。一、立木赏金,小义取信管理的本质是管人,核心是如何用人,而用人则从  相似文献   

3.
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越来越被高层管理者重视。企业中层的作用,是使高层领导布置的任务和作出的决定得以执行,但在实际决策或执行的过程中,大部分中层管理者都乐于布置任务,降低执行标准,到最后与原意相去甚远。就企业日常运行而言,中层管理者既是执行者,又是领导者。他们的作用若发挥得好,则是领导联系职工的一座桥梁;若发挥得不好,则是横在领导与职工之间的一堵墙。企业领导认可的方案,往往需要中层管理者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才能得以贯彻。  相似文献   

4.
<正>中层副职是部门中非常重要而又独特的领导群体。言其重要是因为副职担负着部门的业务工作和基础性的执行管理工作;说其独特是因为副职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充当正职领导的助手,又是正职领导与下级沟通的桥梁,既是承上启下的"结合点",又是上传下达的"传送带"。在各级、各类组织中,中层副职是业务工作的中坚力量,身处基础管理的最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齐鲁石化公司中层管理者介于经理层和普通职工之间,在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战略决策的执行者,又是战术决策的制订者;拥有权利,也肩负责任。中层管理者在企业中具有鲜明的特征:在经济上,他们比一般职工工资奖金高;在知识层次上,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从职业生涯看,许多人是基层工作的佼佼者;从行为目标看,他们并不满足于现状,希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跟许多国有企业一样,齐鲁石化在对中层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方面,忽视了他们独特的个性,企业制度结构的误导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失当,已…  相似文献   

6.
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既是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的一部分,更是企业成功进行全员绩效考核的关键。本文就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流程、实施策略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技术型中层管理者在角色转换中,要准确定位,做好心理角色转换;树立科学思维,做好职务角色转换;树立问题导向,做好行为角色转变。同时,应加快提升综合素质,建设高效的工作团队,发挥好"头雁效应",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切实提升自身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行为的组织中层管理者工作绩效评价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研究从行为视角出发,运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组织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绩效评价结构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组织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绩效是一个可以通过行为表现来反映的构念.组织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绩效评价结构由五个维度构成:人际沟通、行事风格、领导作为、任务执行和敬业尽责,五维度评价结构能较好地反映中层管理者工作绩效的特殊性.五维度评价结构模型与西方关于工作绩效的"任务-周边绩效"模型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成功战略管理:中层管理者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战略管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层管理者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正受到中西方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本文对学者们的有关研究作了归纳,包括:中层管理者参与战略管理的动因;中层管理者参与战略管理的方式及绩效;中层管理者参与战略管理的条件与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对企业和学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如何推动中层管理者从“创新阻碍者”向“双元创新者”转变是目前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引入“中层管理者正式与非正式网络一致性”概念,将中层管理者所处网络的结构属性与情境因素融合构建了跨层调节模型,旨在探讨中层管理者双元创新形成的前因和边界条件。以50家企业的84个部门中180名中层管理者、47名高层管理者和778名员工为对象,研究发现,中层管理者与上下级的社交关系(正式与非正式网络一致性)对其双元创新存在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关系,组织双元文化能强化这种倒U型影响;当组织倡导集体/个人主义文化时,中层管理者与上下级之间的咨询/朋友关系有助于提升中层管理者的利用/探索式创新。本文为中层管理者培育双元创新提供跨学科的新视角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正>如何认清和把握中国经济走势,这既是广大百姓关心的重大话题,更是考验决策者的治国智慧。我们面临的"经济新格局"中国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格局,之所以称之为"新格局",首  相似文献   

12.
<正>有些人看来,值班工作无非是"接接电话喊喊人,发发报纸看看门",无关紧要也无足轻重。实际上,总值班室既是展示学校形象的"旗帜",又是联系协调内外的"枢纽",还是服务师生社会的"窗口",更是处理应急突发情况的"前哨"。做好总值班室的工作,须扭住一个"精"字,追求一个"细"字。所谓"精",首先精在精准。精准就是要尽量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小到接  相似文献   

13.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关注中层管理者多重角色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首先,将中层管理者的多重角色划分为企业家、执行者、辅导者与协调者四个维度;其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性的验证了中层管理者多重角色行为模型及各个角色维度对组织财务绩效与运营绩效的不同影响.结论表明中层管理者企业家角色行为仅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积极影响,其余三个角色行为仅对企业运营绩效具有积极影响.最后,分析讨论研究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管理语丝     
<正>企业领导者培植下属就是提拔自己。领导的实质是领导"人心",管理的实质也是管理"人心"。所以,作为既是领导者又是管理者的企业领导者要轻"领"重"导"、轻"管"重"理"。企业领导者:要管"事"则要先管"人",要管"人"则要先管"心",要管"心"则要先知"心"。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企业领导者,才能有望不断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15.
<正>任何组织的中层管理者都是充满了责任和挑战的经营群体,他们承上启下、协调资源,为组织的长久发展而尽职尽责。中层管理者没有一定的级别界限,主要是指能准确理解上层领导的计划意图,并运用各种素质确保下属和自己共同完成任务的中层管理人员。作为中层管理者,既要严格贯彻组织高层的战略意图,又需要结合本部门具体状况合理配置资源,充分调动下属积极性,发挥团队的合作能力与创造能力,坚定地执行计划,进行具体的操作运营,这是组织中难度颇大的工作。通过观察和分析,笔者认为成功的中层管理者一般要具备十项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6.
韩英豪 《经营管理者》2013,(11):104+149
管理者不仅是决策制定者,同时也是组织和领导组织成员及调配组织资源以实现目标的人。而企业中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是指一个组织中中层机构的负责人员,在整个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企业中层管理者在执行高层领导决策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公司的总体发展,对公司的绩效、整体形象产生了极大的损害。这就需要我们尽快采取措施进行解决,比如加强企业中层管理者的个人道德建设,增强公司高层的领导权威,提高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等。  相似文献   

17.
正中层管理者在企业中的作用中层管理者在企业结构中的中层位置,对决策层与执行层具有桥梁和纽带作用。高层制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后,中层会参与制定与之相匹配的部门战略战术,并且将其向基层传达,是坚定的战略的执行者和具体战术的制定者。另一方面,在基层员工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需要企业中层管理者将意见从基层向高层反馈,总结工作问题,提供参考意见。中层管理者的工作将决定着企业能否按照预定的战略健康发展。我国企业中层管理者执行力不强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执行力水  相似文献   

18.
中层管理者在组织变革中的角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需要迅速地调整变革以适应新的变化,变革对企业中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中层管理者在组织变革中的角色进行分析,建立角色模型,重新认识中层管理者的作用,使人们对中层管理者有一个新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复杂快变的竞争环境中,中层管理者的内部创业行为对公司内部创业战略的成败至关重要.基于公司内部创业和社会认知理论,以280名在职中层管理者为样本,实证分析感知的创业环境对中层管理者内部创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感知的创业环境对中层管理者内部创业行为有积极的影响,而创业自我效能感在感知的创业环境与中层管理者内部创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由此,尝试打开感知的创业环境对中层管理者内部创业行为影响机制这一“黑箱”,丰富公司内部创业行为研究,同时为企业激发中层管理者内部创业行为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中层管理者受家庭事务、职场发展等影响,容易陷入职业倦怠的困境,不仅会严重降低自身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还会消减工作热情,损害工作效率。因此,组织应改善工作制度安排,加强对女性中层管理者的组织支持和关怀;女性中层管理者自身也应转变工作态度,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尽力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