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循环经济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湖南的产业结构调整忽视了生态性和社会性,导致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必须应用循环经济理念作于湖南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以期促进湖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技术变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形态的升级与改造,推动了循环经济发展。然而,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企业循环经济中存在技术和产业转换等方面障碍。为此,本文提出了培育循环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政策性扶持,降低转换成本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吴飞美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1):35-39
经济增长伴随着对资源的高度依赖,已经显现出其固有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科学范式,在福建省的"十一五"规划中也摆上了重要议程.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动关系,产业结构随着经济范式和经济增长的改变而变动,以产业劳动生产率这一市场要素来不断作用于经济增长,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支持经济范式的变迁.循环经济和产业结构之间的联动作用要求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循环经济为导向,协调各产业比重,培育"关键种企业",并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形生产模式,以及以资源消耗型制造业为主的滞后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作为直接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素质高低的区域产业结构,就成为了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关键。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阐述了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结构优化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各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工业生态化改造、三次产业间形成三产互动的良性体系、通过虚拟产业链的延伸和对接实现区位优势互补,加强区域合作"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坚争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可持续发展已被我国确定为未来的基本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一发展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指导思想:必须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贯彻区别对待的方针。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比较严重的产业结构问题。加大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应立足我国产业结构实际,促进传统产业高级化;下力气解决产业趋同问题;逐步提高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注意选择正确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6.
徐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2):47-49
我国加入WTO后 ,产业结构调整受到很大的冲击。本文将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面临的问题、选择的政策导向等三个方面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7.
韩克勇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1,(12):11-13
经过20年的调整和建设,中国产业结构明显化.然而,面临新形势,尚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整体协调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产业结构主导产业选择合理化. 相似文献
8.
张原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3):14-15
要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就要对原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的主体;关键有两点:一是结构调整二是调整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主体功能区格局下的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继英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6)
在新的政策框架下,甘肃必须立足实际,利用好国家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相关的产业政策,及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正确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积极建设生态产业,改变以"高能耗为基础、高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发展模式为集约发展模式,实现甘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西部地区能否凭借其资源、技术、区位优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带",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西部地区能否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带,关键在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因此,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从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配置现状、效益现状、结构现状以及国际竞争力现状等方面来看,西部产业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国西部地区结构调整必须立足于西部各省区的客观现实进行调整,全面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努力实现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1.
开放经济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放型经济是指商品、资本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流动的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走开放型经济模式成为世界各国未来发展本国经济的必由之路。我国当前在总量规模扩张的同时,也正面临着严峻的结构性调整,在开放经济下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在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步伐;通过产业结构重组才能建立起真正开放的经济运行体系,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的天津市,近年来其经济快速发展,对建立循环型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天津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模式,针对天津市的经济社会特点,提出了适合天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循环经济模式,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制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及其政府职能的作用 ;分析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现状 ;结合农村实际情况 ,提出了强化政府职能、提高农民适应市场能力的相应对策 ,以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林伯强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10-20
当前,节能仍然是全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手段。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节能是较为有效且成本较低的减排措施。中国过去在节能领域的工作以提高能源效率为主,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碳中和目标对中国的能源需求总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一个广义的角度来理解,碳中和背景下的节能不仅在于提高能源效率,同时也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低碳消费和循环经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未来经济仍将继续以中高速增长。由于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是“生产型”而非“消费型”,因此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更快地减少能源消耗,同时促进脱煤和减排,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中国经济增长需要鼓励消费,但其他条件不变,更多的消费却意味着更大的能耗和更多的碳排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鼓励清洁低碳消费。预期人均能源消费及居民部门能源消费占比将持续增加的前提下,中国需要倡导低碳消费以倒逼企业低碳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也是解决消费增长与碳排放矛盾的重要方面。中国正处于技术高速进步阶段,产品更新换代频繁,需要尽可能实现再利用、再生产、再循环。所以,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政策制定者需要更广义地看待节能的内涵,并制定和完善具体政策,坚持生产侧和消费侧并重。 相似文献
15.
孙法臣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8-13
兵团产业结构处于一种相对扭曲的状态,制约了兵团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是兵团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该文通过分析兵团产业结构的历史状况,测算兵团产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关联度,认为兵团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结合兵团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兵团自身优势,通过自身优势的转化,实现兵团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榕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1):81-82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息息相关,它不仅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意味着市场的扩大,因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使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效果,必须充分认识产业结构发展的规律。我国在制订产业政策、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中应当避免盲目追求高级化的情况,并注意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化。同时,要注意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洁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4):10-11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调整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山西省产业结构中的问题不仅影响经济增长的建设和质量,也极大地影响我省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后劲,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引发了我省的就业结构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山西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对改善就业结构与缓解就业压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但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下,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极大破坏。目前,我国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逐步建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陆亚林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3):17-19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人类发展观、文明观上具有革命性的进步.一直以来,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而烟花爆竹的生产和消费过程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危害与可持续发展是相悖的.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消费习俗,推崇绿色消费,调整产业结构,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支持系统.现有合格烟花爆竹企业也要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及安全性、环保性. 相似文献